时间
|
事件
|
1866年
|
左宗棠在福州城郊选址建设船政,同年求是堂艺局开始招生,后改称船政学堂,聘请欧洲教习执教,培养出詹天佑、邓世昌等名人志士。
|
1867年
|
船政在马尾设立水师,调用“闽中旧撤炮舰”10艘,招募精壮水勇二三百人。
|
1869—1871年
|
以船政所造“万年清”号蒸汽动力军舰为基础,编练第一支近代化舰队。
|
1877年
|
船政向欧洲派遣首批留学生包括严复、刘步蟾等,学习海军、制造以及矿务、国际法等专业,成为我国近代首个全面实施的留学计划。
|
1912年
|
船政制造和教育部门分离。船政制造部门被命名为福州船政局。
|
1917年
|
设立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培养飞机、潜艇制造和驾驶人才。成立海军飞机制造工程处,开始研制飞机。两年后,我国第一架国产水上飞机“甲型一号”在马尾问世。
|
1941—1944年
|
福州船政局多次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日军两次占领工厂,大肆洗劫破坏。
|
1949年
|
马尾解放,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福州接管组接管马尾造船所厂区。
|
1952年
|
全国院系调整,勤工、商船、高航学校(原船政艺圃)师生分别并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福建理工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
|
1958年
|
成功自行研制两辆履带式拖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