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郑州市七校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选择性必修三】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04

一、单选题

1.

《论语·雍也》记载: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荀子·王制》记载: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些思想(  )

A.促使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相结合B.强调规范社会等级秩序C.致力于协调民众与贵族间的利益D.彰显了一定的人文意识

2.

如表所示为古代日本重要人物的主要成就。这可用于印证(  )

人物

成就

山上亿良

带着《游仙窟》《王勃集》等诗文回日本后,写就了《沉疴自哀文》,引用了《抱朴子》《游仙窟》等经典书籍

空海

以《文心雕龙》为鉴,将《新定诗格》《诗格》《诗脑髓》《诗仪》等书排比编纂为诗论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超》

吉备真备

教授皇太子阿部内亲王孝谦天皇《汉书》和《礼记》,并在大学教授五经、三史、明法等

A.汉字的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契机B.儒学得到了日本社会的普遍认同C.日本文化的主要思潮由欧洲转向中国D.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作用

3.

有学者指出,古代希腊艺术家们在观察生活或创作构思时,用全部的身心去研究自然和人本身。如索福克勒斯创作出《俄秋浦斯王》,希罗多德讲述着他的《历史》,菲过亚斯设计创作了帕特农神庙及雅典娜神像。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希腊(  )

A.成为欧洲史学发展的源头B.人文精神为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C.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巨大D.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

4.

从出土的印加人头骨证实,印加医生很早就掌握了穿颅术。他们用称为 杜米 正确 形钢刀对头盖施行手术、治病。外科手术通常使用的麻醉药是从一种名叫 古柯 的灌木叶子里提取的古柯硷。据统计,印加人熟知的草药就有600多种,并首先发现了金鸡纳霜、古柯硷、颠茄、洋地黄等医药用途。这反映出印加帝国(  )

A.文明程度超越了其他地区B.医学成就较为显著C.迈入高度成熟的封建社会D.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5.

伴随着匈奴西征,日耳曼人掀起了民族大迁徙的狂潮,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入主西欧后,日耳曼人首先把没收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因此军事首领成为国王,亲兵成了贵族,原来简单的氏族组织因形势的需要变成国家组织。这说明日耳曼人的迁徙(  )

A.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B.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C.增强了区域文化认同D.扩大了农耕文明传播范围

6.

华工在古巴遭受虐待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清政府除了派员调查,还将调查报告及相关证据分送给英法等国。1879年,清政府驻哈瓦那领事馆正式成立,并为华工发放身份证明,在古巴法律的框架下为中国公民提供法律、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支持。这些举措体现出清政府(  )

A.致力于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B.放弃闭关自守政策主动融入世界C.利用外交手段维护华工权益D.内部统治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7.

历史学家葛剑雄指出,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西域的唐朝军队东撤去对付安禄山,造成了西域兵力空虚,吐蕃人乘机扩张,占领了新疆和河西走廊;原来在蒙古高原的回鹘人西迁至塔里木河流域;阿拉伯帝国东扩,把伊斯兰教传到新疆。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当时(  )

A.中断了中外的经济联系B.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C.造成了华北地区的战乱D.导致阿拉伯垄断东西方贸易

8.

如图所示为1970~2015年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移民以及1960~2010年全球贸易对全球GDP的贡献(单位:%)情况。据此可知(  )

A.世界经济增长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发达国家主导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C.冷战时期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D.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9.

1813年,在与第六次反法联盟交战时,莱茵联邦的萨克森步兵和炮兵阵前倒戈,投向反法联盟。这一战役也被称为 德意志人民第一次共抗外敌 之战。这表明战役(  )

A.重构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秩序B.有利于增强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C.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全面改造D.促进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10.

1930年3月12日,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发动 食盐进军 。他率领70多名崇拜者向海滨丹地进军,当他们的队伍经过时,村民潮水般加入他们的队伍。当他们到达海滨丹地时,远征的队伍达到几千人之多。各地人民纷纷以海水制盐,这种破坏食盐专卖法的狂热席卷了整个印度,食盐这种违禁品也在各村庄和城镇公开销售。据此可知,这一事件(  )

A.反映出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趋于崩溃B.意在配合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促进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政策的实施D.推动了印度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

11.

中世纪大学中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神学院是地位最高的学院。这说明中世纪(  )

A.欧洲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B.新式教育解放了民众的思想C.大学教育渗透了神学色彩D.西欧的大学延续了古典思想

12.

法国卢浮宫早期是在塞纳河北岸建起的具有政治权威象征的卢浮防御城堡,14世纪被改造为豪华宫殿,正式成为皇家珍玩和档案收藏之所。1793年,新成立的法国国民公会决定卢浮宫对公众开放,成为公共博物馆。据此可知(  )

A.政治运动助推文化的大众化B.法国宫廷文化日益普及C.法国民众文化素养普遍提升D.法国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13.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及其北部,发展起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反映了(  )

A.早期国家出现促进了农业进步B.当时中国北方农耕文明较南方发达C.人类的生产纯粹依赖自然资源D.中国早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明显

14.

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文献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书籍

记载

《管子·霸言》

夫强之国,必先争谋

《孟子》

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战国策》

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

A.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B.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C.社会阶层流动渐趋固化D.思想繁荣导致学术下移

15.

国家稳定后,秦始皇开始实施以秦朝的都城咸阳为中心,向外扩建交通路网,建成了连通各个区域的交通路网。政府还编制了《行书律》,规定了丞相统筹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地方主要由郡守和县令共同负责交通运输。据此可知,秦朝交通建设(  )

A.促使边疆地区得到有效开发B.得益于法律制度的建立C.渗透着强化中央集权的意图D.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

16.

上封事制度源于汉代,是一种密封奏章,具有 不关尚书 的特点。元帝时, 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成帝时,帝舅王凤权势更胜石显(元帝时的中书令),京兆尹王章借日蚀之机奏封事, 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 。这说明,汉代上封事制度的实行(  )

A.为选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契机B.顺应了国家增强治理效能的需要C.有效保障了官僚队伍的素质D.折射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的演变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孔子向来是十分尊崇礼仪的,孔子所谓的礼,简单说是 仁礼 ,是合乎仁德之 ,也就是合乎忠恕之道的外在行为规范。他以严格的外在礼仪形式来践行 。《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在日常活动以及朝会和出使时的种种守礼行为,如孔子在乡里之间温恭谦逊,在宗庙朝廷之上非常恭敬,孔子也不用红色和紫色作为平常的便装。孔子认为 礼制 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有两个重要的原则,即 尊尊 亲亲 。孔子认为要维护这种 草尊 亲亲 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就必然要求不同的人在包括从车马服饰到钟鼎等器物使用上,都要在大小、质地、形制、数量各个方面加以区别。在孔子看来,普通人通过自已的努力完全可以成为 君子 。所谓 君子 是尚德的,他们一切以仁爱为出发点,所以又能表现出忠、信、恭、义、礼等种种美德。当然,孔子常说的 夏礼 般礼 ,就是指夏、商两代王朝的文化成就和整体文明状态。

——摘编自谢婧《孔子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荀子说: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又说: 礼义生而制法度。 据此,荀子提出了 非礼无法 的思想。荀子突破了传统儒家只重视 的思想格局,在治国策略上也改变了 德主刑辅 的传统,对于违礼的惩戒也打破了只按传统习俗柔性对待的方式,将 融入礼之中或将 提到法的位置上,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

——摘编自龚建平边颜《简论荀子以礼法为核心的法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 的思想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对 的思想的新认识,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如日中天,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当时政局松散的西欧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的对外传播是阿拉伯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必然的结果。阿拉伯人珍爱典籍和书籍,达官贵族出资兴建图书馆,伊斯兰教也鼓励教徒学习知识。阿拉伯学者们翻译了大量古希腊的古籍,涉及天文、文学、社会、医学等领域。特别重要的是,阿拉伯哲学在世界观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知道宇宙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这些典籍流传回欧洲后,典籍中的各种思想伴随着阿拉伯翻译者和学者独特的见解和注释在欧洲理性的土壤上开出了绚烂的花朵。欧洲人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也为后来的大航海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殷实《论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

材料二
儒家思想及其典籍传入欧洲各国后,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及欧洲思想界对中国认识的分歧,在西方世界形成了所谓 颂华派 贬华派 之间的争论。这种争论对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进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伏尔泰是典型的 颂华派 ,在他的《风俗论》中对中国的制度赞赏有加,他指出中国的体制比同时期的亚洲很多国家都要优秀。孟德斯鸠则是 贬华派 在法国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中国的制度在孟德斯鸠看来没有明确的限制君主的法律和机构,但在伏尔泰看来,中国君主自身大都是道德高尚之士,他们都会按照正确的方式行事,也就不再需要实际的制度限制了。其实,两派都是借助中国和儒家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摘编自何岩巍《儒家思想在欧洲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阿拉伯文化对外传播条件及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 颂华派 贬华派 对中国认识的分歧。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传播的认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类历史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现象。如果越过的地界为国界,这种迁移就成为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今的国际人口迁移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家间的关系有着十分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联系。下表所示为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

时期

概况

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

在欧洲,日耳曼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欧、西欧和北欧;斯拉夫人的一支南斯拉夫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东欧;在亚洲,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逐渐扩散、分居到西亚北非;突厥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亚和小亚细亚;在非洲,班图人从尼罗河流城扩散、分居到非洲南部

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前期

15世纪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欧洲到达南美洲;18世纪后,荷兰人从欧洲到达南部非洲;19世纪后,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达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非洲内陆国家人口向西非海岸国家迁移;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向中东石油生产国迁移;日本、德国、意大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国的人口返回本国

——摘编自李宏规《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家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 人口迁移 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有 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 美誉的莫高窟,是敦煌文化的核心。现留存有自公无 410世纪以来的 700余个洞窟, 3000余身彩塑, 4.5万平方米壁画,有汉文、梵文、古藏文、龟兹文、回鹘文、于阗文等多种文体的文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历史、宗教、哲学等众多领域。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均无可比拟。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献资源宝库,其地位和影响不可替代。 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 1991年被授予 世界文化遗产 证书。

         莫高窟及其周边环境均被戈壁、沙漠包围着,如何保持这里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街?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游客的超载,加速河窟内温度和湿度急速升高、长时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含量,对壁画颜料层的色彩和固着状态造成直接的破坏。与此同时,游客的日益增多,使莫高窟景区周边出现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造成对景观和遗址地风貌的破坏。

                                                                                                 ——摘编自买小英《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以莫高窟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及其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莫高窟为例,谈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应当注意的问题。(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