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474

一、单选题

1.

红山文化出土的一种非日常实用性陶器无底筒形器,基本形状和样式较为统一。有学者认为其与宗教活动或丧葬仪式有密切关系,是祭祀中将天、地、人联通在一起的重要媒介。也有学者结合古代文献以及世界民族志的材料,推定其为乐器陶鼓。这种非日常实用性陶器的出现说明红山文化时期(  )

A.贫富分化日益明显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社会分工趋向复杂D.原始农耕生产较发达

2.

西周时,姓、氏为贵族所独用,而平民称名不称姓氏。姓最初源于居地或部族名,氏是姓的分支,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春秋以后,姓与氏的界限慢慢变得模糊不清。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这一变化反映(  )

A.编户齐民带来姓氏的普遍化B.平民阶层在政治上迅速崛起C.社会流动性增强冲击旧制度D.贵族垄断权力的世官制消亡

3.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孝文帝下诏书说: 民有不从长教,惰于农桑者加以罪刑。 唐代法律明确规定:“(地方官管辖)诸部内田畴荒芜者,以十分论,一分笞三十,一分加一等,罪止徒一年。户主犯者亦计所荒芜,五分论,一分笞三十,一分加一等。 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政府禁止土地抛荒B.封建法律制度严酷C.生产懈怠官民同罪D.弃农从商现象普遍

4.

下表为元代乡试、会试对策试题的关键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元代(  )

政治

经济

文化学术

社会

重点关注

36

10

11

13

一般关注

37

26

0

17

合计

73

36

11

30

A.社会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B.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取士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D.科举的实用主义倾向突出

5.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说: 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进入 康乾盛世 ,汉口可谓 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 。这反映了清代(  )

A.集镇的专业化分工B.汉口成为全国第一大镇C.工商业集镇的发展D.交通发展对集镇的影响

6.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厂丝和土丝市场产销状况统计(单位:担)。其中,土丝主要是供土法纺织者购用,厂丝主要向欧洲出口。据此可知(  )

年度

土丝

厂丝

18811882

11526

18851886

2567

4457

18901891

3276

10317

18951896

2474

20629

19001901

1037

31038

A.经济发展具有转型特征B.传统手工行业逐渐崩溃C.机器化大生产占据主导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7.

截至1927年4月,湖北省各地已发展工会会员40万余名,共青团员2万余名,农协会员171万余名,妇协会员3万余名,1927年7月,湖北省69个县、市中,已有65个县、市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除武汉三镇外,各地特支以上党组织所属支部约500个,党员增至1.7万余名。这表明(  )

A.革命形势助推进步力量成长B.国共两党合作存在分裂隐患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D.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得到纠正

8.

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5日颁布法律规定,自次日起,限制提存,不分国内国外,一律限制资金的转移。国民政府这一做法(  )

A.一定时期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为抗战胜利奠定扎实物质基础D.助推了官僚资本主义急剧膨胀

9.

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和内地投资的比重。这体现了(  )

部门

沿海

内地

工业

44.7%

55.3%

建筑业

47.6%

47%

地质勘探

225%

76.2%

交通运输业

29.3%

52.1%

农林水利

37.7%

62.3%

文教卫生

55.4%

44.6%

A.内地经济水平逐渐超过沿海B.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C.我国国民经济布局得到改善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

10.

下图为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的河北灵寿农民花费8万元自铸的 告别田赋鼎 ,鼎上560字铭文颂扬国家在 三农 问题上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是(  )

A.全国人大通过 农业税条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C.国家正式取消对农业的征税D.农业用地推行 三权分置

11.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如此描述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们更加雄伟高大……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 古罗马诗人贺拉西说: 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 据此可知(  )

A.文化交融推动了社会不断进步B.罗马文化由希腊文化发展而来C.希腊城邦后来反过来征服罗马D.罗马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统治

12.

中世纪晚期法国从 领地国家 逐渐向 税收国家 过渡,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家赋税逐步取代封建赋税成为国王收入的主要来源,国王逐渐超越中世纪封建领主的属性,以整个王国最高统治者的君主身份要求全体臣民纳税。这说明(  )

A.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B.封建关系的逐步瓦解C.中世纪统治十分黑暗D.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

13.

17至18世纪,英国的治安法官通过厘定工资表详细规定农业工人、工匠、仆人等劳工的最高或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英国在1650—1659年由治安法官颁布的厘定工资表数量为97份,1700—176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71份,1760—180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24份。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由主义学说影响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社会保障体系破坏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14.

马克思在论说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意义时,既不用玫瑰色描绘剥削者的面目,也不耽于从事道义上的指责批判,而是科学指出代替封建社会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也只是换了一副新的阶级压迫和斗争形式。这表明(  )

A.马克思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B.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C.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可避免

15.

1950年,德国最底层的20%人口占有的社会收入为5.4%,最顶层的20%人口享有的社会收入为45%。1985年最底层的20%人口占有的社会收入为7.4%,社会顶层20%人口占有的社会收入为43%,这一变化说明(  )

A.贫富差距趋于不断扩大B.中间阶层 人数增加C.社会生活水平整体提升D.国家宏观调控成果显著

二、材料阅读

16.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献公十年, 为户籍相伍 。所谓 相伍 ,就是以五家为 的办法编排户口, 是户籍编制的基本单位。以什伍之法编排乡村民户,使之互相担保、相互纠察,且共赏罚乃至同生死,乃来源于军法。汉代沿用秦制,编排什伍。北魏立三长之制,以五家为邻(保),五邻为里(闾),五里为党(族),各有长, 取乡人强谨者 任之。唐制在乡、里之下有邻、保。《唐六典》卷三《户部尚书》谓: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 北宋熙宁、元丰改革,推行保甲法,最初规定以十家为一保,后来定制以五家为一保(小保)。明朝自洪武十四年起,推行里甲黄册之法。在里甲制下, 是一个应役单位,由十一家民户组成(包括一个里长户)。明中后期在部分地区实行的保甲制及其原则,入清以后,渐次得到全面推行。

——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

清初基层社会结构示意图

——摘自宁波《清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特点之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演变历程。(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8分)

17.

【近现代中国律师制度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清末民初,西方律师制度被引入中国。当时,在认识到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黑暗后, 睁眼看世界 的先进中国人着手引进西方司法制度,尝试实行律师制度,所谓 既可以牵制法官不至意为出入,且可代人民诉讼剖白是非,其用意深且远也 。武汉是近代中国较早出现律师身影的地区之一,当时在汉口租界内,比较有名的有裴赉、福禄等洋律师。1909年至1910年间,湖北积极筹设各级审判厅机构,在武昌先后设立了高等审判厅1所、地方审判厅1所和初级审判厅1所,在汉口、宜昌、沙市也分别设立地方审判厅及初级审判厅各1所……律师与讼师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接受过以西方法律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法律教育。

——摘编自朱英、魏文享《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新中国的人民律师制度是在废除旧法统、创立新的法制体系的过程中创建并发展起来的。1949年,中共中央逐步废除了国民党旧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我国新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开始建立。1950年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人民法院审查案件,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可以委托律师为他辩护。 至此,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律师辩护制度在法律上获得了明确规定,律师参与诉讼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确认,我国律师制度建设和研究取得重要进展。1956年,国务院批准司法部《关于建立律师工作的请求报告》,对律师的性质、任务、工作机构等作了原则规定,任务包括接待群众来访,刑事辩护,担任机关、企业、团体的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在性质上,律师既非审判人员,又非行政机关干部,而是社会团体中的一员。到1957年6月,全国已有19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律师协会,同时借鉴苏联经验,共建立了817个法律顾问处,有专职律师2572人,兼职律师350人。

——摘编自王福强、付子堂《实践驱动:新中国律师制度研究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律师群体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律师制度建设呈现出的新特点,并分析律师制度建设的意义。(9分)

18.

【土地变革与近代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4世纪时,契约租地农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5世纪末,圈地运动蓬勃兴起,引起了英国历史上的 农业革命 ,进一步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贵族阶级一分为二:旧贵族固守封建传统,收入锐减,每况愈下;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新贵族则蒸蒸日上,他们与工场主、商人等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志趣相投,在政治上结成联盟,一致反对封建王党。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推动了圈地运动的加速进行。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游民,有的被迫在农场做日工,大部分背井离乡,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法国的大多数农民在18世纪末的大革命中,都获得了一小块土地,以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汪洋大海般的小农阶级。按理说,由于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它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两极分化,导致地产日益集中,但是,由于十分猖獗的高利贷资本作祟,法国小农的分化极为缓慢。小农经济把大批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影响了工业劳动力的供应,并且造成农业生产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摘编自刘祚昌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历史上的 农业革命 引起了哪些重大社会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在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上与英国相比突出的不同点,并概述其历史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文化的离异与回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向,也是文化史研究带有永恒魅力的重要课题。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于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长期沉睡于中世纪落后状态的东方又是一种类型。这里的离异,首先表现为向西方近代文明的模仿、学习与趋近;这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本民族的主体意识,以求避免被先进的外国文明同化。

——摘编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关系试析》

请以 离异与回归 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