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时间
项目
动用劳动力
大业元年(605年)
开通济渠
百余万
大业四年(608年)
筑长城
大业八年(612年)
伐高丽
发四海兵
读书摘要
一生要读的100位中国名人
627年,他离开长安,历尽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师从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潜心研究佛法。645年,回到长安,由他口述,门徒记录,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行营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目的: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内容: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影响:①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②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宋太祖
设置通判
设置转运使
派文官任知州
西夏
辽
金
北宋
南宋
①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
②天宝已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唐宪宗)
③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
①发动起义,打击唐朝统治
②抗击金军,统率“岳家军”
③统一蒙古,建蒙古政权
④建立元朝,定都于大都
《金史·哀宗本纪》北兵(蒙古)入城末帝为乱兵所害,金亡。
《辽金简史》三年正月,宋蒙联兵攻破蔡州,金哀宗自焚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文“三司”,互不统属
废除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车都督府
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澶渊之盟
宋、金对峙开始
B
元朝设宣政院
中央正式管辖台湾
C
明朝地方设“三司”
加强中央集权
D
清朝闭关锁国
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农业方面:记载水稻、麦等种植技术;
手工业方面:养蚕、纺织,染色、造纸、酿酒等注意事项;
工业方面:涉及糖、盐、陶器等制作和加工方法,五金锻造、冶铸等。
驻藏大臣每年五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
——《卫藏通志》
新疆伊犁将军府
1653年
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
1727年
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1793年
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朝代
事件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唐代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
乾隆时期
①
人物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代耕地与人口统计数据(部分)
年份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嘉庆十七年(1812年)
人口
人均耕地(亩)
总计
103,782,355
5.51
361,693,379
2.01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外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
·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