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7 浏览数:323

一、单选题

1.

《逸周书》记载: 汤放(放逐)桀而归于毫,三千诸侯大会,”《帝王世纪》记载: 诸侯有不义者,汤从而征之,诛其君,吊(慰问)其民,天下戚悦。 上述文献记载可以说明,商代(  )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构建了贵族宗法制度C.推动了早期国家发展D.遵循了儒家仁政理念

2.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 度田令 ,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 度田令 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3.

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

A.选官制度的变革B.主流思想的演进C.文官地位的变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4.

明代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为 科道 明代乃以监察官员治天下 。下表所示为明代对科道官员选任的部分规定。据表可知,明代(  )

时间

内容

永乐年间

明成祖曾谕,御史当用清道介宜之士宜用有学识达治依者

正统初年

颁布《宠纲》,始立新进初仕者不与科道之籍,认为新进小生,遽受斯职,未达政治之体而有可为之权……以好恶为是非,甚至贪秽无籍

成化年间

著令:今后初仕者,不许铨涂风宪不得选任为科道监察官员

A.科道官员行政权力扩大B.官员监察制度成熟完备C.科举取士标准趋于严格D.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强化

5.

1894年,湖北枪炮厂初步建成,机器设备订购于德国著名军工企业——克虏伯公司,初有工匠1200多人。1895年,该厂每月产枪500枝,子弹10万多发,炮弹7000余枚。到1906年,该厂共耗银784.6万两,主要来源于海关洋税、厘金(行商税)等,该厂的初期发展(  )

A.缓解了清朝的统治危机B.壮大了民族资本主义力量C.满足了清军的装备需求D.体现了晚清近代化的潮流

6.

1918年1月,胡适、陈独秀等人编辑《新青年》时,开始用白话文发表文章。随后,陈独秀等人创办白话刊物《每周评论》,北大学生博斯年等人创办《新潮》白话杂志。五四运动中, 以白话行文的定期刊物,遍于全国 ,共有四百多种。这表明,此时(  )

A.民主科学成为社会共识B.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C.新思潮的社会影响扩大D.国民精神改造任务完成

7.

1940年11月,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一个决定中说: 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这首先就是为了使边区由半自给自足迅速走上完全自给自足……没有有效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边区的巩固和发展是不可能的。 这反映了(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坚持抗战C.民主联合政府亟待巩固D.陕甘宁边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

8.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对浦东地区的开发开放。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成立(如下图),这张历史图片见证了(  )

A.中国特色现代化探索的深入B.浦东率先尝试现代企业制度C.上海浦东实施 走出去 战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9.

雅典最后一次放逐发生在公元前417年,互为政治对手的阿尔西比亚德斯与尼西阿斯联手将希帕波鲁斯放逐。雅典人对于这一结果感到愤怒,不仅是因为代表平民利益的希帕波鲁斯被放逐,更是政客对整个投票过程的操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古代雅典(  )

A.贵族特权遭到严重削弱B.公民有较强的政治意识C.公民大会掌握实际权力D.政客受制不能恣意妄为

10.

1667年,法国进行关税改革,改革前后的部分商品税额对比如下表所示(单位:利弗尔)。据此可知,法国的关税改革主要是基于(  )

商品名称

1664年税额

1667年税额

西班牙羊毛织品

70

100

荷兰羊毛织品

40

80

安特卫普挂毯

120

200

A.保护本国棉纺织业B.顺应商业革命趋势C.抵制外国资本渗透D.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11.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米留科夫照会各国政府, 愿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 ,继续命令前线军队投入战斗。1917年5月3日,照会在报纸上公布,彼得格勒街头出现游行示威,抗议运动席卷各大城市和军队,米留科大被迫递交辞呈。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

A.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B.十月革命条件已经成熟C.临时政府缺乏合法地位D.和平民主成为社会共识

12.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揭示了从微小的质量中获取能量的可能性。其后,原子核裂变现象被发现,链式核反应理论形成。1945年7月16日,美国新墨西哥州上空升起巨大的原子蘑菇云。8月,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被原子弹化为炽热的灰烬。这一历程表明(  )

A.原子能利用仅限于军事领域B.反法西斯战争赖于原子武器C.科技进步影响人类历史发展D.现代战争催生科学技术革命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乡村建设运动。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 民族自救 ,一批知识分子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改善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成百上千的城市知识分子来到农村,或担任民众学校的老师,或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他们自下而上,努力使中国农民摆脱贫困愚昧,推动农村走向现代化。但作为乡村主体的农民并不太欢迎乡建工作,号称 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开会时有技术人才,有地方,中央政府的人,有教育界的人,但乡村农民的代表几乎没有。抗战开始后,有些乡建工作者辗转至后方,继续其未竟之事业。然而,作为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的乡村建设还是结束了。

——摘编自阎明《深入民间: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英国提出了 保护性治理 的乡村振兴理念。为限制城市的 破坏式 扩张,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先后出台《限制带状发展法》《绿带法案》,通过空间规划解决农村土地占用矛盾并促进城乡融合。同时,为应对农产品短缺,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斯科特报告》与第一部《农业法案》,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城市过度蔓延、支持农业补贴、扶持农业有序发展的规划方案。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日趋强烈,乡村政策制定的目标逐渐转向 乡村生态保护与社区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 。英国政府努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经营,鼓励地方社区和志愿组织积极参与,形成 政府一社区组织一积极分子 合作共治。

——摘编自武小龙《英国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与实践逻辑》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与20世纪英国乡村建设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英国乡村建设的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谈从20世纪中英乡村建设中得到的启示。(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表4

时期

概况

西周

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

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

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

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

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

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认识到,必须与赞同变法的官吏联合起来,在朝野上下形成变法的社会 风气 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 。在康有为的推动下,1895年8月,翰林学士文廷式组织强学会以 达民情、育人才 ,它标志着维新运动进入了有组织的阶段。强学会每十天集会一次,宣讲 中国自强之学 。11月,康有为在上海成立强学会分会,出版《强学报》,两地的会员有50人左右。1896年1月,慈禧太后下令封闭强学会。但各地的维新运动并未停步不前,到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等超过300所。

——摘编自谢景芳、祁冰《文廷式与强学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强学会成立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强学会成立的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尼克松就任总统后,结束越战是尼克松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优先考虑的问题。1969年1月12日,《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查默斯·罗伯茨分析道: 竞选运动已经很清楚地表明,绝大多数美国人要求从越南脱身。 为了能让美国 体面 地从越南问题中解脱出来……美国与中国的和解将会为华盛顿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杠杆。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武装冲突,尼克松和基辛格希望通过利用两个社会主义大国间的矛盾,以及 与中国和解 所形成的威胁来对苏联进行讹诈,这基本上成为尼克松政府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

——摘编自李丹慧《冷战国际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推行 与中国和解 政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 与中国和解 政策。(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马援少有大志,常对宾客说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他是闻名于世的 光武中兴 名将。建武八年(32年),马援协助光武帝消灭隗嚣势力,平定了凉州。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被任命为陇西郡太守,剿灭羌敌,治理地方,修筑城池,开导水利,发展农牧,使得郡中百姓安居乐业。六年后,因政绩卓著,马援被征召入朝,担任虎贲中郎将,建议重铸五铢钱, 天下赖其便 。建武十八年(42年),马援率军平息二征叛乱,平定西南边境,并参照汉代法律,对越律进行整理,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矛盾的地方,以约束交趾人。匈奴、乌桓尚扰北边,马援请求击之,最后死于平定五溪蛮的前线。汉章帝继位后,亲写金匾 马革裹尸 派人送到马家,并以此为军歌,在汉军出征前唱咏。在马援战斗过的地方,人们念其功德,把马援奉为大神,多修庙建祠以祭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马援的主要功绩。(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援身上的哪些精神使他受到后世的敬仰。(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