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浙江省宁波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9+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3 浏览数:182

一、单选题

1.

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壳等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由此可知(  )

A.当时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B.当时中国的大地上邦国林立C.河姆渡人逐渐向食物生产者转变D.河姆渡人即将进入阶级社会门槛

2.

史载:“(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上述措施(  )

A.促成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严重阻碍了小农经济发展C.推动了贵族政治进一步发展D.有利于成就秦的统一霸业

3.

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察举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4.

据《资治通鉴》记载: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该赋役制度(  )

A.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制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C.体现了赋役征银的突出特征D.废除了存在约2000年的人头税

5.

下图为浙海关旧址老照片。浙海关创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旧址坐落于浙江宁波甬江老外滩,现存旧址为当时的海关验货房。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见证了近代宁波开埠的历史B.浙海关大权长期被赫德把持C.该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式风格D.由 十三行 代理外贸事务

6.

下图是1912年8月13日刊登于《民权画报》的一幅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喻指(  )

A.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B.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C.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D.袁世凯企图专制独裁

7.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此举(  )

A.挫败了国民党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C.推动了东北全境的解放D.摧毁了国民党军事力量

8.

5—15世纪的西欧历史曾被认为是 黑暗时代 ,它与 古典 现代 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有 中世纪 一说。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使用 中古时期 这一概念,以淡化和纠正人们对 中世纪 黑暗 认知。下列说法符合这种倾向的是(  )

A.英国确立陪审团制度,普通法的形成B.基督教戒律森严,严重束缚人性发展C.西方国家完成从专制王权向民族国家转变D.以自治市或镇为基本单位,实行基层自治

9.

在整个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规模远远小于它的荷兰对手。尽管如此,荷兰人还是非常担心英国的竞争,因而总是不遗余力地加以防备。 下列关于东印度公司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导致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参与竞争B.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C.属于当时新型的股份制贸易公司D.反映了近代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0.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曾提出: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 下列项中,属于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11.

史著《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写道:天宝九年,粟特商人诺盘陀从撒马尔罕出发,翻越帕米尔山脉,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到达长安……(货物)被安置到西市的货仓中……(三千多家商铺)出售着各行各业的货物:金银器皿、姜、绸纱、螃蟹、鞍具、药材等,还有提供各色服务的商街:印刷、典当、保管、借贷、品茶与餐饮。诺盘陀觉得,没有什么是长安所没有的。据此可说明当时( )

A.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B.人们使用纸币购买货物C.长安坊市分区制度已瓦解D.商业贸易领域有所扩展

12.

宁波旧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 海定则波宁 之义改称宁波,是大运河南端出海口、 海上丝绸之路 东方始发港。下列有关 宁波 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开辟了由明州前往日本和朝鲜的航路B.宋朝设市舶司管理明州港进出的海外贸易C.马可·波罗从明州出发经海路回到威尼斯D.郑和从宁波港出发经海路到达非洲东海岸

13.

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北方边境状况。结合所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蒙古是这一时期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B.理藩院是当时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机构C.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蒙古族进行管理D.鞑靼一度南下在作战中俘虏了对方的皇帝

14.

1908年,盛宣怀决定将经营状况不佳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建为汉冶萍公司……通过委派学生出洋、和高等学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培养技术人才。1914年,汉冶萍公司参展世界博览会, 其所产铁矿石、煤、钢铁制品获得最优等奖,火砖获银牌奖 。据此可知,汉冶萍公司(  )

A.是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B.已初步实现了技术自主C.垄断了中国钢铁煤炭生产销售D.培养了首批近代中国技术人才

15.

某文件规定,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这一规定(  )

A.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团结工农进行土地改革C.推进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D.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16.

阅读下表,下列各项中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全国水稻良种推广概况表(1941—1946年)

年份

推广面积

市亩

栽培总面积

市亩

推广面积

占总面积%

增产量

1941

 2320917

190916000

1.22

 1141715

1942

 3704603

206462000

1.79

 1866617

1943

 5496911

176506000

3.11

 2755147

1944年*

 3270188

102388000

3.19

 1646234

1945

 5047681

197395000

2.56

 2101032

1946

 8054550

260310000

3.09

 3729824

合计或平均

27894850

2.49

13240569

A.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取得了新突破B.1944年数据下降可能受战事影响C.我国开始建立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D.良种推广得益于农业自动化技术的提高

17.

1723年,伏尔泰在巴黎天花大流行中侥幸活了下来。为此,他在《哲学通信》中热情赞赏中国人。他还以诗歌表达情感: 必须战胜偏见。……难道向我们发动战争的人那里,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法国人应该求教,你必须战胜的英国人。……让我们接受这可贵的启示,不必考虑出自谁人之手……让宇宙天地成为它的祖国。 这说明(  )

A.天花大流行导致了启蒙运动的兴起B.伏尔泰具有豁达的胸怀和世界眼光C.中国人发明的牛痘接种法传到了欧洲D.英法百年战争唤醒了伏尔泰民族意识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方面更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有利于(  )
①减轻政府公共财政负担 ②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③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机制 ④社区组织逐渐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9.

2024年4月,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展览备受瞩目。通过瓷器、绘画、钟表、科学仪器、珐琅、家具等诸多种类文物,追寻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一百多年间,中法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这一时期法国可能留下的历史印迹有(  )
①法语已经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强化民族认同
②路易十六修建凡尔赛宫,成为专制王权的象征
③法郎硬币流通,并采用金本位制进行货币结算
④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中国服饰参加舞会受喝彩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二、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童仆。
(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
(三)礼俗相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
(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的主要特点,并概述宋朝以后乡约这一社会教化工具的演变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乾隆时期保甲之法较之以前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基层治理的视角分析其变化原因。(8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北大有三个学生社团,代表着三种不同倾向:新潮社、国民社和国故社。1918年11月18日,大约二十个新文化运动的年轻学生领袖决定组建新潮社。《新潮》以他们老师辈创办的《新青年》为样板,这是《青年杂志》的新版。新潮社和国故社之间的对抗冲突非常激烈,但是新潮社很快就赢得了更多的听众,《国故》只出版了四期就停刊了。《国民》仍然用深奥的文言文写成,《新潮》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激进的思想,这种组合得到年轻一代的积极响应。

——摘编自王汎森著《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简要评析 新潮社 得到年轻一代的积极响应 这一历史现象。(7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律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 无用 ,认为西学 有用 ,并将西方分科之学奉为圭臬。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主要标准,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这一制度建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 清末新政官制改革 的具体表现,并简析这一改革所 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 。(7分)

三、综合题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这以后, 铁路时代 迅速到来,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而1836—1837两年中又批准铺设44条铁路,到1843年已经有2036英里铁路了,1845—1847年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19世纪中叶,铁路已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密集程度(每平方千米铁路长度),甚至在20世纪末尚未被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赶上!

——引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铁轨工厂分布图

——据【美】加里·纳什等编《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三
1868年,距离横跨大陆的太平洋铁路通车不到一年之时,艺术家范妮·帕尔默(Fanny Palmer)以铁路为主题绘制了一幅石版画,并命名为《横跨大陆: 通往西部的帝国之路 》(Across the Continent:“Westward the Course of Empire Takes its Way”):轰隆向前的火车与笔直的钢轨将画面一劈两半,左侧是绵延的电报线与白人定居者,右边则是森林、草原及两位印第安战士,而他们正好撞上了火车头冒出的滚滚浓烟。

——[英]苏珊—玛丽·格兰特著《剑桥美国史》

(1)概括材料一中推动英国 铁路时代 迅速到来 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简述英国进入 铁路时代 的社会意义。(6分)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世纪美国的相关史实,围绕铁路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