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77

一、选择题

1.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下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  )
202406292209336159

A.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D.战国时期的变法革新

2.

某班围绕 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 编排历史课本剧,下列可以出现在剧本里的情景是(  )

A.妇女骑马打球B.商人使用 交子 C.市民欣赏杂剧D.晋商经营 票号

3.

某历史公众号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推送了以下资源包,由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  )

资源

名称

地图

丝绸之路示意图和宋代海外贸易图

书籍

《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行纪》

图片

唐朝墓葬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和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A.政治局势稳定B.民族交往密切C.科技文化璀璨D.中外交流频繁

4.

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西汉2年至南宋1187年北方人口由974万户减少至679万户,南方人口由262万户增加至1238万户。这说明西汉至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商业贸易日益繁荣B.海外贸易更加兴盛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中外交通不断扩展

5.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材料旨在说明(  )

A.活字印刷术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B.火药和火器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D.三种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6.

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某同学梳理笔记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据此判断图中横线处应填写(  )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中国民族危机加剧D.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7.

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 。某班举办 英雄人物事迹 主题班会,下列事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

A.戚继光率军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B.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C.杨靖宇在东北组织队伍开展游击战争D.邱少云为保护潜伏部队安全壮烈牺牲

8.

某同学阅读书籍时看到如下目录(节选),此目录体现的主题是(  )

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探索独立自主的建设道路

大跃进的深刻教训

多事之秋与共渡难关

……

A.新中国的政治建设B.现代化的曲折探索C.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9.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使得很多亚非国家了解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在亚非会议后,中国的和平外交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C.提出加强与联合国合作D.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下列图片能够反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方面的成就是(  )
  
  

A.辽宁舰B.歼—20战机C.我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D.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

11.

文学、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研究文艺复兴促进思想大解放,可以参阅的文艺作品是(  )

A.但丁《神曲》B.巴尔扎克《高老头》C.托尔斯泰《复活》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2.

杰出人物的重要贡献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下列关于图中两位人物的共同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
202406292209336159

A.都领导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B.都带领人民沉重打击英国殖民者C.都领导人民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D.都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反抗运动

13.

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讨论某一历史事件,依据下面发言内容可知他们讨论的是(  )
202406292209336159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三次科技革命

1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登上美洲大陆B.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制定出了美国宪法C.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D.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5.

识读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二战后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B.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调整C.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D.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二、综合题

1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建设·巩固统一】
材料一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注释: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而藩国自析。

——班固《汉书》卷十四

(1)材料一中 新皇帝 管理 若干郡县 的制度是什么?材料二中 武帝 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什么影响?
【民族交往·促进交融】
202406292209336159
(2)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人物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影响?图2反映了唐与吐蕃交往的方式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
【边疆治理·奠定版图】
202406292209336159
(3)图3文物证明了清朝对哪一地方加强了有效管辖?1727年,清朝在这一地方设置了什么机构?图4设立的机构管辖范围是哪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认识。

17.

某校同学以 近代中国·不懈探索 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板块一】近代工业·起步
【板块二】政治制度·变革
材料一 甲午一战,变局急转而为 世变之亟 。于是出现了公车上书——强学会——康有为历次上皇帝书——保国会……这一连串事件,前后相接,构成了一场社会变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这次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长期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它的结果,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刚》

【板块三】思想文化·解放
(1)版块一中图1是近代中国哪一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这一运动提出的口号和主张是什么?图2的创办者带动中国人走上什么道路?
(2)版块二材料一中 社会变动 和材料二中 这次革命 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3)版块三中图3和图4人物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请写出两位人物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主要贡献。(任选一位,答出一点即可)

18.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奋进千秋伟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书写峥嵘岁月】
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不久,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间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材料二 上海北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奋斗与梦想》

(1)材料一中 五四运动 工人阶级政党 的成立做了什么准备?材料二中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是哪一精神的深刻内涵?
【记录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中重要事件示意图(部分)
(2)请分别写出与示意图中①②③④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或会议名称。
【见证重要时刻】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获通过
(3)请从两份报纸中任选一份,对其头版头条报道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要求:写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答出一点即可)

19.

历史学习小组以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为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活动,请你完成活动记录。
【整理与解读】

A.《汉谟拉比法典》局部图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1689年)

(1)将上面四部法律或法律文献按颁布的时间排序,在方框中填字母序号即可阅读《权利法案》条款,说说《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归纳与总结】

法律(法律文献)

国家

地位

代表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奴隶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奴隶主

《权利法案》

英国

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

资产阶级

(2)请将表格中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选择与论证】

(3)请从上述法律或法律文献中任选两部,论证法律法律文献的颁布与实施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