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一场世界革命的大幕正在揭起。延续了上千年的均势正在瓦解。如此后两个世纪所揭示的那样,数千艘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里斯本、塞维利亚、伦敦、布鲁斯托(英国城市)、南特(法国城市)、安特卫普和众多其他欧洲港口扬帆起航,前往其他大陆寻找贸易机会和利润。它们将驶向卡利卡特(印度城市)、广州、长崎。到了某一时期,从欧洲人的海外殖民地出发的船只也加入其中——从波士顿到费城、从巴达维亚(雅加达)到澳门。
——摘自【英】J.M.罗伯茨,0.A.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材料二
“光荣革命
”后,英国全面接收荷兰的遗产:银行、证券、信贷、流通、资本市场、股份公司、保险业务等这些现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组织手段都在英国建立并完善起来。殖民活动也在此时进入高峰,英国在全世界发展殖民地,构成它
“第一帝国
”的基础。英国国内手工业蓬勃发展,市场不断扩大,以毛纺织业为支柱的对外贸易与日俱增,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技术革新一触即发。更重要的是,
“光荣革命
”给英国人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让一切人都可以去努力追求财富。总之,英国已存在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由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摘自钱乘旦《思考中的历史:当代史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转型》
材料三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等等,均可认为是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在此过程中,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步形成,强权政治原则不断被强化。当资本主义列强将扩张矛头指向中国时,中国却仍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农业社会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15—17世纪带来商品世界性流动的主要贸易网络。从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维度,简析这场
“世界革命
”的内涵。(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乘旦认为
“由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的条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7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对
“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通顺)(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