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重庆市第104学校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126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在1949年写道: 我活了七十多岁的年纪,现在才看到了真正人民的社会,在历史上从不曾有过的新的社会。 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新中国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2.

各族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共有200多万人先后奔赴前线。全国各省市人民银行汇解抗美援朝总会的捐款共为55650亿元人民币 。材料旨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是中国军民团结一致的结果B.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胜利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

下图所示版画创作于1954年,描绘了宪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在田间地头热议的画面。它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 (  )
宪法草案公布了(版画)

A.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果丰硕B.法治建设充分尊重人民意愿C.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D.建立了党领导下的政协制度

4.

下列表格是小江同学对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四次调整的梳理,它们从本质上反映了(  )

事件名称

内容

影响

土地改革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

农业合作化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推动生产力发展

人民公社

公有化程度更高

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社会主义改革取得历史性的成就B.制度创新是农村工作的获胜法宝C.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中心工作D.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实际

5.

据不完全统计,到1978年底,报刊上发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专文650多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会,不包括中央单位,仅地方就召开70余次。这一现象(  )

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B.宣告 文化大革命 结束C.完成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D.冲破了 两个凡是 的禁锢

6.

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三百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这一工作的展开(  )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路线B.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C.调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D.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活力

7.

下图为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据图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  )

A.呈现出逐步扩大的特征B.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C.推动了外贸体制的改革D.扩大了中国文化影响力

8.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庆祝 三月三 连休四天,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等民族风俗活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庆祝泼水节连休五天,泼水节成为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这说明国家(  )

A.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B.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C.发展各民族地区经济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9.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一组关键词(如下图),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国家统一B.民族团结C.法治建设D.制度创新

10.

2024年4月1日至11日,马英九带领台湾青年访问大陆。在参观故宫后他发表谈话,指出 历经六百年兴衰荣辱,故宫始终象征中华民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以及历朝历代的万千气象 。上述现象表明(  )

A.海峡两岸开始实行 三通 B.增进了两岸民族文化认同C.台独 势力被彻底清除了D.两岸领导人实现首次会晤

11.

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孔子曾提出 君子和而不同 ,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新中国运用这一智慧首先取得成功的外交实践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D.全方位外交布局的形成

12.

近年来,我国圆满完成了探月四期、首次火星探测、空间站建造、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任务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航空发动机、人工智能等装备和技术也取得丰硕成果。这说明我国(  )

A.广泛参与多边外交活动B.货物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一C.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增强D.民众文化自信得到了提升

13.

下图是某历史老师整理的建国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

A.建设教育强国核心在于发展基础教育B.教育培育人才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C.人才培养完全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D.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一直获得稳定发展

14.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着需求主要集中在坚实、保暖、耐磨、耐脏上。改革开放后,服装款式多元,服饰已经不仅是满足御寒等需求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出现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服饰文化的发展B.民众知识的丰富C.经济实力的增强D.国际交流的加强

15.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2008年海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实现了 三通
D.2014年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材料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尚无真正成体系的汽车制造业,国防建设也需要大量军车。1950年,重工业部出台了《汽车工业建设计划草案》,国家计划四年建成长春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1951年以斯大林汽车厂为主,苏联共26个设计单位参与完成一汽的工艺施工设计。1953年开始建厂,毛泽东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调集了大批干部支援一汽,铁道部、邮电部、外交部、商务参赞处等也给予大力支持,吉林省长春市政府也全力调拨物资,组织大批学生、机关干部到工地义务劳动。1956年一汽建成投产,制造出第一批解放牌载货汽车12辆。

——摘自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一汽创建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一汽三年建成投产的有利条件,(3分)并概述其影响。(2分)
材料二
/——据发改委、中商产业研究院等公布数据资料整理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3分)
A.中国汽车工业调整产品结构,一改过去 只有卡车没有轿车 的局面。( )
B.为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竞争加剧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 国家品牌计划 。( )
C.21世纪初,我国汽车产能和技术全面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
(3)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至2009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2分)
材料三 过去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而在技术端,近几年我国新能源在多个领域各类技术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推动了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逐年增加,中国品牌不仅赢得了海外市场份额,更提升了国际消费者对 中国制造 的认知,将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形象传递给世界。

——摘编自第一财经《新能源汽车成为新质生产力出海新引擎》

(4)从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到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我国的汽车工业获得迅猛发展。请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3分)
(5)综上,谈谈你的感悟。(2分)

17.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基石,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某中学八年级一班同学以 国家安全·青春挺膺 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整理资料——了解加强国家安全的举措】

第一小组同学们从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挑选出与 国家安全 相关的部分史实:
(1)根据材料,将表格中A.B.C处补充完整,完成史实分类。(3分)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分类,再为其补充一例相关史实。(2分)

【任务二 提取信息——探究国家安全观发展历程】

第二小组同学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源流与继承创新》等文章,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2)根据材料,简要叙述建国后我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历程。(3分)
(3)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2分)
A.建国70多年来,中国国家安全观随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发展完善。( )
B.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安全等要素孤立存在。( )

【任务三 建构联系——感悟加强国家安全的意义】

第三小组同学们搜集到如下资料:
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建国初期,相对安全稳定的内部环境为中国赢来了宝贵的发展机会。改革开放的成就更加证明,只有保障好国家安全,中华民族才能更加顺利地走上复兴之路。当前,我们无比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要保障安全,要始终全方位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确保国家长时间的安全稳定。当前国际环境变乱交织,全球安全治理迫切需要摆脱 旧思维 ,寻求 新出路 。中国的国家安全建设探索,为有效破解国际安全困境、有力缓解全球安全赤字、主动塑造中国外部安全环境、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 中国方案

——马振清《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4)根据材料,探究我国加强国家安全建设的意义。(4分)

18.

阅读下面的年代尺,完成任务。 202407011914194689
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