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尚无真正成体系的汽车制造业,国防建设也需要大量军车。1950年,重工业部出台了《汽车工业建设计划草案》,国家计划四年建成长春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1951年以斯大林汽车厂为主,苏联共26个设计单位参与完成一汽的工艺施工设计。1953年开始建厂,毛泽东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调集了大批干部支援一汽,铁道部、邮电部、外交部、商务参赞处等也给予大力支持,吉林省长春市政府也全力调拨物资,组织大批学生、机关干部到工地义务劳动。1956年一汽建成投产,制造出第一批解放牌载货汽车12辆。
——摘自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一汽创建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一汽三年建成投产的有利条件,(3分)并概述其影响。(2分)
材料二
/——据发改委、中商产业研究院等公布数据资料整理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3分)
A.中国汽车工业调整产品结构,一改过去
“只有卡车没有轿车
”的局面。( )
B.为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竞争加剧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
“国家品牌计划
”。( )
C.21世纪初,我国汽车产能和技术全面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
(3)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至2009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2分)
材料三 过去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而在技术端,近几年我国新能源在多个领域各类技术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推动了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逐年增加,中国品牌不仅赢得了海外市场份额,更提升了国际消费者对
“中国制造
”的认知,将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形象传递给世界。
——摘编自第一财经《新能源汽车成为新质生产力出海新引擎》 (4)从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到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我国的汽车工业获得迅猛发展。请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3分)
(5)综上,谈谈你的感悟。(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