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7 浏览数:87

一、选择题

1.

考生 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 自由报考,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此现象始于(  )

A.西汉B.隋唐C.两宋D.明清

2.

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唐朝从 小邑犹藏万家室 的开元盛世到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的衰败历程,唐朝这段历史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黄巢起义B.宦官专权C.藩镇割据D.安史之乱

3.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的状况,提出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的建议。为此,宋太祖直接采取的政策是(  )

A.继续完善三省六部制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C.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D.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4.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是1142年并存的政权,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

A.②向①称臣并给以钱物,偏安江南B.②和④唐蕃和亲,和同为一家C.①和②签订 澶渊之盟 ,保持和平D.①灭掉②③,建立大一统国家

5.

七年级某班学生在进行 中华英雄谱 的项目学习中整理了如下笔记。该班学生从学习中能感悟的是(  )

A.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气概B.辛弃疾诚挚无私的情怀C.戚继光守家卫国的抱负D.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6.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

A.12世纪后期B.12世纪前期C.13世纪初期D.13世纪后期

7.

宋代风俗图《瓦子内说书》中配诗写道: 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该诗句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都市文化丰富多彩B.中外交通发达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宋词成就突出

8.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古代四大发明中,推动欧洲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活字印刷术

9.

明朝时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时期,雍正设立军机处。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D.发展经济

10.

如果给下表中的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适的是(  )

A.民族关系的发展B.国家疆域的巩固C.封建社会的危机D.中央集权的加强

11.

它被称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按 贵五谷而贱金玉 之义分为上中下卷,上卷记载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等工艺方法,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等制作方法,下卷则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等技艺。这本科技巨著是(  )

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2.

清朝前期统治者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这些措施直接有利于(  )

A.彻底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B.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C.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地区D.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13.

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 一把心肠论浊清 之句,乾隆皇帝看了竟说 字于国号 字之上,是何居心? 胡中藻被杀,友人也被牵连。这反映清朝(  )

A.官僚体系臃肿B.腐败之风蔓延C.文化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

14.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 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此规定(  )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意在防范倭寇侵扰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积极组织远洋航行

15.

下图是晚清画师沈蓉圃挑选同治、光绪年间舞台上享有盛誉的13名戏剧演员所作的一幅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绘有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此图反映的艺术形式是(  )

A.杂剧B.京剧C.昆曲D.元曲

二、材料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朝、元朝、清朝时期与西藏地区的关系(部分)
(1)结合所学知识,在A.B处填上合适内容。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个朝代处理与西藏关系的方式。(4分)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没有完全照搬原有民族的政治体制,如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这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朝边疆治理的积极意义,并说明你从清朝边疆治理中得到的认识。(2分)
材料三
(3)分别指出材料三中的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写出对应的序号)。在初中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有哪些搜集史料的有效方法和途经?(4分)

17.

中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朝时,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往来,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友人前往长安,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 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影响 的事例并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宋代海外贸易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外国商人可以从哪些港口来中国贸易?其在华贸易要接受什么机构的管理?(3分)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