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1世纪末期和12世纪,许多城市往往通过非常规手段取得自治,完成独立。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力量。随着自治城市的增多,许多城市结盟与诸侯抗争,希望能免除强加给城市的苛刻税收。在意大利,市民们往往以手工业协会的形式和当权者进行交涉。与此同时,许多学者把注意力转向对人内心的思考……大学以有组织的方式建立起来。12世纪后,学术自身成为一种生财之道,其价值商品即为知识。
——摘编自【英】约翰·史蒂文森《欧洲史:1001—1848年》》
材料二
澳门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对,共同扼着珠江的出口……且离广州仅约100公里。
“这样的地理位置给澳门提供了两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一是便于与日本、东南亚与欧洲等地来往;二是澳门可以倚靠大陆,尤其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广州,获取各种各样的中国商品。16世纪50年代后期,葡萄牙留居澳门后……以澳门为基地重点经营的贸易航线有两条……随着贸易的发展,80年代澳门在葡萄牙人亚洲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己非常重要,并成为了葡萄牙人在东方最重要的贸易基地。
——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材料三
曼彻斯特市区一处被称为
“小爱尔兰
”的地方,
“在高大工厂和建筑物之中,有四百多座木屋,供4000多人居住。木屋又脏又破又狭小,街道坑洼不平,水坑中漂着令人作呕的污物和垃圾,周围数十根烟囱排出的烟雾污染着空气,一群衣衫褴褛的妇女和孩子出没其中……在如此阴暗、潮湿、污浊不堪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一定承受着人类所能忍受的极限。
”1811到1812年,曼彻斯特发生了大规模的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运动遭到政府的血腥镇压,但是卢德派的领导并不放下武器,他们中许多人在大约15年之后再次聚集,成为宪章运动的领袖。
工业城市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命运吸引马克思多次造访曼彻斯特。自1845年恩格斯留居曼城后的20多年间,马克思每年至少去曼城一次。除了社会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时常去公共图书馆研读政治经济学书籍。在这里,马克思与恩格斯酝酿了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作。
——据王民同《英国工业革命》、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
“许多城市
”
“取得自治
”的
“手段
”,并概述
“自治城市
”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
“澳门在葡萄牙人亚洲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分析澳门在16世纪80年代成为
“葡萄牙人在东方最重要的贸易基地
”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曼彻斯特城的社会状况,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
“在这里,马克思与恩格斯酝酿了
”《共产党宣言》的理解。(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