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西省太原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考试历史试题(25+3)【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下表为古代不同文明区域的文字使用情况。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具有相似性B.不同文明区域独立而共存C.农耕文明极具扩展的潜能D.世界文明因交流获得发展

2.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记述,埃及法老塞索斯特里斯 将土地均分给每个埃及人,评估每年税收,以此作为财政来源。所有因河流泛滥而导致田地损毁的人,都可以说明原因。国王会派人调查,并计算被毁土地的面积,以便按照现存土地的面积占原先土地的比例,相应地收税 。这反映了古埃及(  )

A.法老权力至高无上B.环境恶劣灾害频发C.国家治理讲究务实D.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3.

从公元前334年到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埃及以及波斯的腹地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伊朗。公元前325年晚些时候,又成功横跨杰德罗西亚沙漠成功征服印度,印度也被牢牢植入了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所熟悉的神话地理体系之中。这表明亚历山大的征服(  )

A.实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长治久安B.开启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君权神授制度D.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

4.

中世纪的庄园,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一切生产都是为了满足庄园领主的消费和奢侈需要,满足庄园生产者最起码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只有庄园无法生产的东西,如盐、铁、高级手工业消费品等,才通过商人进行交换。据此可知,中世纪庄园(  )

A.与市场联系密切B.封建主压迫农奴C.不受国王的管理D.以自给自足为主

5.

中世纪西欧出现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领地主人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书。下表为英王颁发的部分特许状,这些特许状(  )

亨利一世

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

亨利二世

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

理查德一世

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并且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

A.得益于封君封臣制的发展B.有利于工商业经济发展C.使城市摆脱了教会的控制D.促进了英国的统一事业

6.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中世纪大学尽可能地为所有人提供系统和廉价的教育,大学课程包含了文、法、神、医四科,以神学为尊。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  )

A.瓦解了欧洲封建社会B.受到教权和王权影响C.宗教性与世俗性并存D.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

7.

观察下列图示,据此可知(  )

A.俄罗斯继承了拜占庭文化B.罗马法源于拜占庭帝国C.拜占庭是东西方文明中心D.东欧地区盛行集权统治

8.

7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促使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迅速传播,并与当地的文化传统融合。撒马尔罕、布哈拉、花刺子模等城市逐渐成为伊斯兰教学问、艺术和商业的繁荣中心。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

A.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B.消弭了当地传统文化C.推进了中亚历史进程D.保障了帝国统治稳定

9.

中古时期,日本平城京建设沿袭了藤原京并借鉴了唐代的长安;朝鲜的汉阳城,不仅继承了开城王京的城制,还借鉴了明代北京的制度。由此,东亚各国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都城规制:以宫城为中心,划设南北中轴线,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街区呈棋盘状。这说明(  )

A.东亚各国成为中国藩属国B.中华文明对周边影响巨大C.民族文化因交流互鉴发展D.亚洲各地区文明同源共生

10.

中古时期,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奴隶是重要的生产力量,对外贸易中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东非的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广泛使用奴隶,并通过阿拉伯商人进口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这一现象表明(  )

A.地理环境决定外贸发展B.非洲经济水平极其低下C.三角贸易导致非洲落后D.区域文明交流较为频繁

11.

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后,发现印第安人虽培植了大量植物,但其耕作技术从未超过养活全体居民所须达到的最低限度。他们的工具仅有石头、木头或骨头制成。印第安人不会冶炼矿石,尽管也使用金属,但几乎只用于装饰目的。他们所造的船只有独木舟和木筏,而陆上运输工具还没有利用轮子。据此可知(  )

A.文明发展具有区域独特性B.交通进步能保障文明发展C.印第安人对世界贡献很小D.美洲文明落后于其他地区

12.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日夜祈求上帝赐给他产金的土地,因为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是(  )

A.欧洲的黄金储备匮乏B.西欧对财富迫切需求C.基督教宣扬探险寻金D.东西方贸易通道受阻

13.

下图为17世纪全球贸易路线图。据此可知,当时(  )

A.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格局B.传统印度洋贸易仍占主导C.打破了多元文明并存状态D.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序幕

14.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首次提出教育有智育和德育两大基本任务。他将人的学习时段划分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4个时期,各以6年为限,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如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法等。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体现了(  )

A.近代科学兴起B.理性主义精神C.人文主义思想D.教育体系完善

15.

加尔文的 新教伦理 包含了若干鼓励日常生活中理性、勤勉和苦行倾向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培育了教民的俭朴、勤勉、苦行等文化观念。这一规范反映了宗教改革(  )

A.简化仪式提倡信仰得救B.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C.扩展了新教的传播范围D.建立了独立的民族教会

16.

16、17世纪之交的弗朗西斯·培根认为科学真理的获得不必依靠传统权威,必须重视归纳和实验。他说,不要像蜘蛛,只知从自己肚里吐丝结网;也不要像蚂蚁,只会采集;而应像蜜蜂,既会采集,又靠自己消化和改变材料,进行整理加工。这表明科学革命(  )

A.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B.促进了求知探索的理性化C.确立了较完整的力学体系D.掀起了社会思想革命运动

17.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个人对于他所服从的法律应有参与制定的权利,服从法律的意思乃是服从他自己和同胞的意愿,如此人才能说有自由……政府的成立是基于每一个公民自愿签订的一项契约的规定,一个合法的政府主宰应该是人民。据此可知,卢梭认为(  )

A.社会契约有助于人民主权B.公民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C.立法必须由公民直接参与D.民主共和制度最具优越性

18.

1731年,首相沃波尔的13名阁员中有8名是贵族;在1734年的议会大选中,纽卡斯尔公爵竟然控制了18个选区的议员选举,致使 下议院中有六七十名议员的席位是靠他的影响获得的 。这说明英国当时(  )

A.君主权力未受限制B.责任内阁形同虚设C.国家元首统而不治D.民主制度尚需完善

19.

1889年,日本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由皇族、华族还有天皇指定的议员组成;众议院从普选中产生议员。政府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有道德上的责任。这反映了日本宪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C.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D.延续了军国主义传统

20.

下表是1861—1880年俄国主要生产部门的增长率(%)。据此可知,俄国(  )

棉纺织品

生铁

熟铁

18611880增长率%)

76

190

116

131

A.农奴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突出C.落后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

21.

莫兹利工厂里的一名雇工说: 看莫兹利(英国机床工业之父)操作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令人愉悦的,他最拿手的是使用18英寸的锉刀。 瓦特不知疲倦地试验着他的机器;威基伍德(陶瓷工匠)一看到别人粗心工作就生气跺脚。这些 企业家新贵 现象说明工业革命能在英国发生是由于(  )

A.海外市场扩大的需求B.商业资本积累的结果C.重视技术进步和生产D.现代工厂的科学管理

22.

工业革命早期, 工厂儿童 俨然成为儿童的代名词,儿童受到长时间劳动和严酷工厂环境的折磨。随着19世纪 拯救工厂儿童运动 的兴起,1880年英国实施强制义务教育法以来,学校被认为在培养 新型儿童 过程中扮演 关键 角色。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工业革命促使社会认识不断深化B.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频发C.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英国儿童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23.

19世纪,著名诗人雪莱写道: 地狱是个伦敦般的城,人头涌动,烟雾弥漫 ;拜伦笔下的《唐璜》中,浓雾笼罩下的伦敦 透过众多教堂的塔尖纱幕……久久不见晴朗清澈的日子 。这些描写说明(  )

A.文学作品真实反映社会现实B.原创作品比史料更具有价值C.作家要挖掘全部的历史细节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24.

下表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国家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建议措施节选。据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征收高额累进税。……

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A.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B.揭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说明了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进程D.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25.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

A.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D.拥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如果一个自由民(属于统治阶层)因其懒惰而没有加固堤防,从而导致他所负责的那段河堤决口,水淹没了农田,那么此人必须赔偿因此被毁的粮食。
如果他不能赔偿这些粮食,那么人们可以卖掉他和他的财产,其收益由那些遭受水灾的农民分得。
如果一个自由民打掉了另一个与其社会等级相同的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也该被打掉。
如果他打掉的是一个平民的牙齿,他需要赔偿三分之一迈纳的银子。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当时,为了繁衍人类,主从自己的口、臂、腿、足等部位,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他赋予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威胁所有主而占有其房屋、池塘、园圃、田地时,应处五百钵那罚金;如由于失误所致,仅处二百。损坏人家财产者,无论有意无意,应该赔偿,并向国王缴付与损害相等的罚金。抵押时可按照种姓的正顺序,每月收婆罗门百分之二(绝不可再多),刹帝利百分之三,吠舍百分之四,而首陀罗百分之五的利息。

——摘自《摩奴法典》

材料三
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再加上十年革命期间的教训,他深刻意识到要保住独裁地位就要维护大、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他们的政治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于是,他在1801年就向各法院、参政院提交了《民法典》这部 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草案用于讨论,不久就获得通过。《民法典》确立了 天赋人权 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来反对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顺应了历史潮流。

——摘编自邱枫《浅论<拿破仑法典>的巨大影响力及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谟拉比法典》和《摩奴法典》内容的相同点。(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法典》编纂的背景及其影响。(1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时期,当政者热衷于建造各种大型娱乐设施,如座位达25.5万个的大型竞技场、可供1600人同时洗浴的浴池等;为获得民众的支持,当政者还会举办各种与农事活动相关联的节日和赛会,如农神节、牧神节、平民赛会、谷神赛会、酒神赛会等。公元3世纪中叶时,罗马城每年有177天在举办各种赛会。罗马娱乐活动最受欢迎的是竞技性活动,主要有角斗士间的角斗及角斗士与猛兽的搏斗。罗马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但在战争与掠夺中走上了殖民化的帝国之路,并形成了以公民为主体的寄生性城市文明。

——摘编自马新、陈树淑《汉朝与罗马娱乐生活之比较兼论汉朝与罗马文明基因之差异

材料二
16世纪之前,英国戏剧的基本类型为宗教剧,旨在表现上帝的 全知全能 。而到了16世纪,乡绅、商人等中间阶层兴起,手工艺人、仆人等一般平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很多,许多平民还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除了财富的增长与分布,还有长期的和平,外国文学和外出旅行的增多。以上原因使观众对戏剧提出了新要求,全新的人文主义戏剧应运而生。新剧中既有反映新兴阶层的人们追求财富的《马尔他岛的犹太人》,也有反对蒙昧、提倡理性的《浮士德》。人文主义戏剧的集大成者无疑是莎士比亚。到了16世纪,英国体育活动的内容更加复杂,形式更加多样,且大众参与度更高了。除了中世纪流行的骑马、游泳等运动外,还出现了足球、手球、网球、保龄球、曲棍球等新兴运动项目,除了斗鸡,各地还流行斗狗、斗熊等娱乐活动,更多民众学习和跟风王室贵族项目——架鹰打猎、阅读英文翻译的《圣经》,感受新兴英国的繁荣。

——摘编自沈迪《16世纪英国的文娱活动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娱乐生活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6世纪娱乐生活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娱乐活动的共性因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为不同地区的文献对玉米足迹的记载。

玉米不但是玛雅人的主要食物,更是深入到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之中,生养死葬,没有一样能少得了玉米;玉米之于玛雅人,正如水稻之于中国、印度,小麦之于埃及、巴比伦,甚至意义更为重要,因为在玛雅神话中,造物主用玉米创造了人类。

——【美】西尔韦纳斯·莫利《玛雅三千年》

玉米的到来,使欧洲南部的农村景观、农业传统、饮食习惯和整个生活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由于玉米种植方便、价格低廉,一方面为地主、佃农、放债者、土地领主和新的中产阶级带来了财富,另一方面日益成为普通民众的食物,尤其是在遇到饥荒时,几乎成了穷人们唯一的救命稻草。自从玉米被引入之后,欧洲的人口数量也持续迅速增长。

——章林《玉米:大刍草的7000年环球之旅》

玉蜀黍……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呼芭谷。山农之粮,视其丰歉;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豚,秆干以供炊,无弃物。

——【清】吴其溶《植物名实图考》

1550年后,玉米逐渐成为非洲大西洋沿岸的主要作物。非洲酋长和国王们通过集中储存、分配玉米来实现权力的最大化……推进了比以往更大规模的国家的产生。便于储存和携带的玉米也使得军事扩张和奴隶贸易等更容易深入内陆。

——【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 足迹 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