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5+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50

一、单选题

1.

下图所示物品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这反映出(  )
202407051413258549

A.万邦时代的到来B.社会分工的发展C.礼乐制度的形成D.远古文明的多元

2.

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当时 中国 一词约有五类含义(如下表)据表可知,先秦时期(  )

中国的含义

出现次数

示例

指京师

9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指国境之内

17

咨女殷商,女穀于中国

指诸夏之领域

145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指中等之国

6

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小国之形也。

指中央之国

1

南国之人??,北国之人??,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边疆地区得到开发C.传统政治秩序破坏D.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3.

里耶古城北护城壕中出土的20余枚 户籍简 中的户主前均冠以 ,说明其是 荆(楚)”的遗民。而在已公布的里耶秦简户籍资料中,秦统一后迁陵县 一邑二里 户口中的记录均未见 故六国 标记。秦及汉初以户籍为依据 名田宅 ,不同身份等级的 编户 ,拥有田宅的数量 各以差次 。据此可推知,秦及汉初(  )

A.人身束缚渐趋松驰B.贵族特权受到限制C.地方行政制度完备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4.

邓通受汉文帝宠信,获得蜀郡严道县的铜山,遂铸铜钱(如下图)。其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因而流布天下。邓通钱的流行(  )

A.改变了汉初经济思想B.冲击了国家金融秩序C.体现了盐铁官营政策D.顺应大一统时代潮流

5.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特别是汉水中上游的南阳、襄阳、汉中等地,无论是移民还是土著,大多以城邑、坞堡、戍垒为中心聚居。这一时期聚落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耕经济的需求B.宗法传统的影响C.社会动乱的加剧D.高门士族的兴盛

6.

下表是根据《通典》所载的唐天宝八年(749年)诸道各仓所储粮数。这反映出当时(  )

正仓

义仓

常平仓

关内

1822561

5946211

373570

河北

1822516

17544600

1663778

河东

1589180

7309610

535386

河西

702065

388403

31900

河南

5825414

15429763

1212464

陇右

272780

200034

42850

剑南

223940

1797228

70710

淮南

688252

4840872

81152

江南

978825

6739270

602030

山南

143882

2871668

49190

A.安史之乱削弱唐朝统治力量B.土地兼并之风日趋严重C.两税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D.北方经济仍有一定优势

7.

唐代的诗歌繁荣、种类丰富,其中讽喻诗具有明显的 谏言 性质。如白居易曾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要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这说明唐代讽喻诗(  )

A.具有经世精神B.促进监察制度的变革C.展现开元盛世D.推动科举制度的繁荣

8.

宋神宗元丰年间,徐州地区的36个冶铁作坊因政府关闭河北市场而开工不足,冶户和冶工均有 失业之忧 。经苏轼上疏请求后,中央政府撤销禁令, 使铁得北行 ,冶户们 皆悦而听命 。据此可知,当时(  )

A.宋辽之间关系紧张B.区域市场联系密切C.雇佣关系已经普及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9.

下面是宋代宰相任期时间表(任期一律以实足年数计算)。这一状况(  )

任期时间

20年以上

15年以上

10年以上

5年以上

1年以上

不及1

合计

北宋人数

0

0

6

19

37

10

72

南宋人数

1

2

0

5

38

17

63

合计

1

2

6

24

75

27

135

A.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B.实践了崇文抑武的策略C.折射出君主专制加强D.体现了权力运行的调整

10.

唐宋以来,出现了将 不善 不正 不美 三类地名雅化的现象。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时,曾到福建长乐境内的 龙峰岩 游历并修葺龙峰书院,此后一般称此岩为 三宝岩 。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蒋以忠推崇朱熹,将此岩改称为 晦翁岩 。蒋以忠的做法反映了(  )

A.明朝放松海外贸易限制B.传统士大夫的价值取向C.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D.基层教化约束力的强化

11.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把学习 政治技艺 看作一种伟业,他认为 人天生关注自己和忽视他人……(但如此)即便他们没有偷窃和犯罪,也会受到指责 ,如此城邦毁坏了,一切也就毁坏了。他强调城邦的存续得益于(  )

A.持续拓展的海外殖民B.有效的城邦制度规范C.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D.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2.

如下图为公元2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利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该雕像(  )

A.代表了希腊化时代的艺术成就B.反映了印欧人迁徙的历史全貌C.凸显了印度文明的世俗化倾向D.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3.

9世纪末,中国造纸术沿 丝绸之路 传入非洲后,埃及开罗设立了非洲第一家植物纤维造纸厂,并在原有造纸原料中加入本地盛产的棉花,生产出品质精良的 开罗纸 。据此可以推知(  )
①古代中非文明交融互鉴 ②开罗棉花种植业的发达
③埃及成为非洲造纸中心 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4.

印加帝国实行人口迁移制度,将新近被征服的有反叛倾向的部落迁往内地,而以可靠部落的人口取而代之,还将最忠诚的勇敢部落的人口迁移到边关据点。印加帝国的人口迁移制度(  )

A.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B.保障了印加文明的辉煌C.推动了行政体系的完善D.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15.

12世纪,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城市居民为了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需要具备计算、会计、商业、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富裕贵族和工商业者捐款的帮助下,西欧城市中出现了第一批大学,如意大利的波伦法律学校、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开设科目除神学外还有法律、医学、经济、文学和自然科学等。据此可知,西欧大学的创办有赖于(  )

A.各国王权的不断强化B.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C.理性主义精神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材料阅读

16.

【主流思想的演变】(14分)
材料一
20世纪以前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 稷下学宫 这个概念。部分专家考证,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 稷下学宫 一词来自1944年郭沫若写的《庄子的批判》一书,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侧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稷下学宫
历史文献中关于 稷下学宫 的记载

西汉《史记》

高门大屋

西汉《盐铁论》

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东汉《中论》

昔齐桓公田午374—前357在位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北宋《稷下赋》

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北宋《太平寰宇记》

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 杜预注本 ,北朝流行 服虔注本 。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 服虔注本 来诘难 杜预注本 ,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 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 。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 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 ,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 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 。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对 稷下学宫 这一历史概念进行阐释。(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8分)

17.

【古代社会治理】(14分)
材料一
社仓始于隋代,其管理、发放等体制历代不一,但多以失败结束。1171年,朱熹在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创办了社仓,在他带动下,建阳、光泽、顺昌等闽北各县相继建立社仓百余所。以下为朱熹为五夫里社仓订立的规则:
社仓贷谷给农民,取息20%,发生小饥时可以减半,发生大饥时可以免除利息。丰年如遇人户请贷,即开两仓,存留一仓。若遇饥歉,则开第三仓,专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社仓的首领一般由乡官或士人担任,选任时尤其注重其人品德行,粮食贷放和收回时,县府须派官到场监视。借贷社仓米必须签署文书并有人担保,贷户如拖欠不还或者逃亡,由担保户 均备纳足

——摘编自朱熹《社仓事目》

材料二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五夫里社仓能成功运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所反映的社会矛盾,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概括案件的处理所体现出的特点。(8分)

18.

【史料价值与古代世界】(15分)
材料一
史料一   《吉尔伽美什》记载: 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客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   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
725—750年间某法律文书的摘录:立约人某地某某人信赖某地某某大人之权威。众所周知,我一无所有,衣食难以为继,因此恳求您怜悯周恤,蒙您仁慈恩准,使我得以信赖您的保护。您应按我所尽之力,依照我所提供之劳役和劳债,助我保有食物、衣服。……兹经双方协定,如我们之中有人违反协议,将向另一方赔偿金钱(钱数待定),并且协议继续有效。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三则史料的历史价值。(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加以评价。(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城市发展与历史变迁】(12分)
材料
下图分别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城市布局示意图。
202407051413258549

——摘编自刘淑虎等《海丝影响下泉州古城格局演化及规画探析》

根据材料,围绕 历史变迁 ,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