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年份
进口商品总值
进口机器设备总值
实数(千元)
指数
实数
占进口商品总值的%
1873
103487
100
8383
8.1
1893
235823
228
19733
235
8.4
1903
509059
492
76582
914
15.0
1910
721299
697
126493
1509
17.5
1920
1187585
1148
335940
4007
28.3
特点一
人类居住模式的改变导致人群结构和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发展出现根本性变化
特点二
农业活动创造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多样的驯化动物和作物,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及储存,推动了人口增长
特点三
农业促使劳动分工、导致商品交换,对阶级、法律、宗教、文字、城市与国家的出现等有积极作用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董琴《明代国家货币体系研究》
——摘编自成玉玲《略论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及其影响》
特征
具体表现
由外及内
近代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自东向西,由被动城市化向主动城市化转变的历史过程。所谓由外向内,是指西方殖民主义者通过直接和间接等方式开启了中国近代早期城市化。外力推动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首要表现是一批通商口岸的开辟和租界的设立
自上而下
随着沿海、沿江、沿边城市被迫开埠和早期工业化运动的开展,中国现代城市化开始蹒跚起步。近代中国城市化显现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鲜明特色。国家和政府成为城市化运动的主要设计者、决策者和推动者,社会和民间也积极参与,成为推动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乡到城
近代中国畸形城市化的表现是大量乡村人口集中于城市,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数量不断增长的流民阶层,由此带来城市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形成了很大的贫富差距。这种不断加剧的贫富和权力的两极分化,又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形式,不断形成判若天壤的贫富社区
——摘编自涂文学《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路径》
——据张淑清《日耳曼人大迁徙及其深远影响》等整理
——摘编自《丝路古韵:延绵千年的丝路荣光》
三、开放性试题
时期
基本特点
具体阐释
15世纪至
19世纪中期
强调自助互助与有限救助
资本主义尤其是工业化为每个人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个人理应依靠个人的努力为自己创造较好的生活与发展条件,个人的成败荣辱与自己的个人努力直接相关,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不是社会的过错造成的
19世纪末到
20世纪
70年代
强调国家责任与国家保障
社会问题的出现主要不是由于个人的原因,而是由于社会的原因,解决社会问题应该主要是社会或国家的责任,而不应该是个人的责任,社会保障应该依靠国家保障而不是依靠个人自助
70年代以后
强调自助互助与国家共同责任的理念
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加剧既有社会的原因,也与个人原因相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责任。社会保障不应仅依靠国家保障,也应该依靠社会的力量,还应该发挥个人自助的作用(
——据丁建定《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溯源》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