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4+2)【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6 浏览数:162

一、单选题

1.

宁绍平原土地肥沃降水充足,是今天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六千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稻作农业。下列文化遗存属于这一时空的是(  )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2.

西汉初立,社会残破,连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将相大臣有时只能乘牛车出行。下列项中,属于缓解当时窘境的举措是(  )

A.尊崇儒术 B.均输平准 C.与民休息 D.北击匈奴

3.

人口迁移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下图中的人口迁移发生于(  )

A.春秋战国B.西晋C.隋唐D.南宋

4.

唐前期,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通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合署议事。高宗永淳年间,政事堂迁往中书省。后来,尚书省也参与政事堂议事,三省长官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请旨。政事堂的演变(  )
①保证了社会公平 ②提高了工作效率
③体现了三省一体化趋势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某书按全球、各洲、各国顺序,详细介绍了亚、欧、非、美各洲及其域内近80个国家的疆域四界、地理风貌、建置沿革、种族人口、风俗人情、宗教信仰、物产种类、经济状况和政治制度,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该书是(  )

A.《徐霞客游记》B.《坤舆万国全图》C.《四洲志》D.《瀛寰志略》

6.

某一时期,北大学生对于学校的专任教员 不甚欢迎 ;对于行政、司法界官吏兼任的教员则 特别欢迎 ,以期 毕业后可为奥援 ;对于学术 并没有何等兴会 。1917年后,此种风气发生改变。下列选项中促成此种 改变 的是(  )

A.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B.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D.蔡元培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任教北大

7.

1978年12月1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口总公司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议定在中国可口可乐装瓶厂建立起来之前,从1979年起,用寄售方式由中粮总公司安排销售。这体现了(  )

A.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窗口B.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中国以创新的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

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B.中共十七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

9.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下列古代帝国中,最早将亚非欧文明区连接起来的是(  )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10.

到了11世纪,教会学校已不能满足新兴市民的需要,他们要求建立城市学校,于是多数城市建立了所谓的世俗教育学校。城市学校包括用本民族语言教学的读写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男童高级学校、女童初级学校。这一时期欧洲学校的变化主要源于(  )

A.市民阶层成为统治阶层B.人文思想已经广泛传播C.教会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城市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11.

下表记录了俄国(苏联)在1913年和1940年国民经济部分主要指标方面的情况,它反映出苏联(  )

产品

1913

1940

煤炭万吨

2915.3

16592.3

钢材万吨

395.4

1311.3

砂糖万吨

136.3

216.5

粮食产量万吨

8600

9564

牲畜存栏头数万头

5840

4780

A.计划经济体制被突破B.国民经济畸形发展C.工业产量跃居欧洲首位D.国民收入迅猛增长

12.

2009年阿联酋发行了一类信用卡,卡面同时印有英语和阿拉伯语,获得了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信用卡组织VISA的支持。这类信用卡见证了(  )

A.国际金融旧体系的瓦解B.美国对世界的经济征服C.第三世界经济加速腾飞D.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13.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颁布变法令,其中内容有: 凡不做耕织的游民收为公家的奴隶,努力耕织多致粟帛的人民免除徭役。家有两男以上不分居的纳加倍的人口税。非有军功的人不得受爵 。据此分析,其目的是(  )

A.发展奴隶制经济B.贯彻法家治国思想C.使秦国国富兵强D.维护下层平民利益

14.

某史著打破常规,将夏、辽、金作为 积极和正面的主演角色,由它们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辽作为 主演角色 的史实是(  )

A.增设通判制约知州B.实行 猛安谋克 C.各项制度模仿北宋D.设置南、北面官

15.

某城是清朝 东南财政赋税的倚仗 ,清人徐扬在1759年完成的画作中如此描绘它: 吴阊至枫桥,列市二十里 阊门前吊桥上人流如潮,桥下运河中帆樯林立 。据此可知,这座城市是(  )

A.上海B.苏州C.武昌D.成都

16.

毛泽东曾写道: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材料反映了(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意义B.国共第一次合作时的革命前景C.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价值所在D.国共第二次合作时的抗战决心

17.

据《蒋介石日记解读》载, 1941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居里访问重庆。居里向蒋提出:本人来渝,常闻传言,某某等秘密对日进行和议,请直率相告。蒋答:自由中国绝对无一人愿与日本言和。倘英、美能继续予以援助,亦决无人表示不满。此间人士皆决意除最后胜利外,他无所求,何言个別之和平! 材料主要体现了(  )

A.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坚定立场B.中国战场是抗日的东方主战场C.中国政府依靠英美支持抵抗日军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18.

1949年6月,陈云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打击银元使人民币占领阵地的指示》促成上海市军管会派出军警到证券交易所,把银元投机的大本营端掉,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执行该《指示》。这些做法(  )

A.推动了农村生产力极大解放B.巩固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C.促进了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D.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9.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题为 自力更生造大船 的宣传画,画中船头两字为 大庆 。对该宣传画解读准确的是(  )

A.一五计划改变工业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八字方针调整经济政策,激发民众建设热情
C.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指引中国发展方向D.三线建设提高国防水平,改变国家工业布局

20.

某同学为一篇小论文准备了如下素材: 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以及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等内容。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A.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C.新时代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21.

阅读下表。下列选项中,对布罗代尔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马基雅维利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

这个国家意大利看上去天生是要复活已死之物的

布罗代尔对马基雅维利观点的解读

如果这些已死之物如此急切地被重新赋予生命,那就证明生活中需要它们,它们是唾手可得的,根本没有死去

A.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是意大利B.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C.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复兴古典文化D.文艺复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

22.

有西方学者评价某历史事件: 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这场革命 指(  )

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十月革命

23.

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学会识别历史地图,还要学会整理历史地图。如果为以下两张历史地图设定一个主题,最为合理的是(  )

A.紧张的国际局势 B.焦灼的世界大战 C.普遍的国际合作 D.合理的国际秩序

24.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苏外交大事记(部分),它们反映出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  )

时间

美苏外交大事记部分

1986

苏联采取外交新思维,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

1987

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规定苏联比美国销毁的中短程导弹数量高出一倍

1988

经互会和欧共体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989

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

1989

柏林墙倒塌,苏联采取支持德国统一的政策

A.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开展对话,核战风险完全解除C.关系缓和,苏联做出一定妥协D.关系恶化,两极格局最终崩溃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指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以至于周,七国为极(意为尽头,结束)。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即五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而势(时势)固然已!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李之藻在重刻《天主实义》的序言中,对利玛窦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利玛窦并未受周公、孔子之教,也未沿用程朱学说,但是他的传教与儒家经典完全契合,李之藻编辑的《天学初函》,收录了当时几乎所有传教士的著作,包括《天主实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等。被人称为 异端之尤 的思想家李贽,一向桀骜不驯,抨击理学家不遗余力。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启蒙时代已经悄悄来临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 一变 时期西周的主要制度,简述 再变 时期主流思想的确立及其地位演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概括 三变 时期宋之 。(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认为 启蒙时代 来临的理由。如果不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所学简述主要依据。(8分)

26.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最大并且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美洲和绕好望角到达东印度通道的发现。就目前来说,它们将世界上最遥远的部分联系起来了,人们能够互通有无、增加和促进产业发展。……美洲的发现,的确对欧洲的情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从发现了美洲之后,欧洲的各种商品就有了一个广阔的新市场,欧洲的社会分工也得到了调整,还多了一些新技术。这些现象,在以前从未出现过。在此之前,欧洲的市场范围狭窄,大部分产品没有销路。自从发现了美洲之后,欧洲改进了劳动生产力,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产品,提高了居民的实际收入和财富。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欧亚商路的特点。商路伴随着文化交流,结合阿拉伯帝国相关史实,简要分析其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原因。(6分)
(2)分别写出“(发现)美洲和绕好望角到达东印度通道 的主导人物。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述 美洲的发现 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 极大的影响 。(7分)
(3)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在生产方式、交通、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中任选三个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