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24+2)【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6 浏览数:133

一、单选题

1.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同时期的北方文化中,代表器物是黑陶,还有精美的玉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据此推断,该文化遗址主要应位于下图中(  )

A.①B.②C.③D.④

2.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观点是(  )

A.尚贤者,政之本也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C.道常无为,而无不为D.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

3.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其中对下图中①地区少数民族采取的举措是(  )

A.册封民族首领B.设置羁縻府州C.实行和亲政策D.建立南北面官

4.

明末清初一些进步思想家认为,君臣皆应以 天下万民为事 要严君子、小人之辨 ,还提出以 天下之法(公法)治天下 的主张。据此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

A.尚未摆脱传统思想范畴B.主旨在于推翻君主制度C.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D.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发展趋势

5.

1833年,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只有60万英镑,到1845年,达到近240万英镑,其中棉纺织品高达173万英镑。这反映了(  )

A.重农抑商政策退出历史舞台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C.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已经解体D.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该地位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7.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 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关于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B.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
C.中国在会议上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会议主要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8.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八大

9.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在的地区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摇篮之一。这一地区(  )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
②古巴比伦人制定现存最早的成文法
③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文字
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18世纪的一位启蒙思想家说过: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康德

11.

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9年法国发表《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这两个文件的共同点是(  )

A.宣告了新国家的诞生B.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C.冲击了本国的封建势力D.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12.

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D.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

13.

下图是 秦铜诏铁权 ,上面刻有篆字: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由此可知,此物件可用于研究 (  )
①秦灭六国的史实 ②秦朝郡县制的设置
③秦代衡器的标准 ④秦朝的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资治通鉴》载: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下列对该制度表述错误的(  )

A.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B.扩大了征税的对象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取消了人头税

15.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谕令各省督抚召集义民以御外侮, 沿海沿江各省尤宜急办 而南方督抚相互联络,认为不必 拘泥 该谕,并于驻沪各国领事协商,谋划 东南互保 。由此可知,当时(  )

A.中央政府权威大大削弱B.清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C.义和团遭中外联合剿杀D.南方督抚认同反清革命

16.

陈独秀提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其中, 德先生 赛先生 指的是(  )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民权与平等

17.

如表是近代中国轻工业产品和重化工业品进出口比重(%)表。据此可推断出,民国时期(  )

进口轻工业产品

进口重化工业品

出口轻工业产品

出口重化工业品

1912

54.7

13.7

10.9

3.6

1936

14.3

47

25.2

6.5

A.中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B.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C.中国工业布局得到了改善D.社会经济结构渐趋失衡

18.

如图是画家古元于1947年创作的木刻版画《烧毁地契》,描绘农民们烧毁地主的土地房产契约的热烈情景,画面中熊熊烈火衬托着兴高采烈的人们。该作品可用来说明(  )

A.抗日根据地土改蓬勃开展B.边区农村尖锐的阶级矛盾C.土地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果D.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

19.

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私营商业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时间

1953

1954

1955

19551953年减少(%)

从业人员万人

608

446

390

35.8

商品销售额亿元

223

133.8

120.1

46.1

资本额亿元

19.2

14.2

10.1

47.4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国家对不法商贩的打击C.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巩固

20.

1984年是当时很多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开始。这一年,联想、健力宝、万科、工商银行等多家企业成立,中国企业家的梦实现了;女排三连冠,奥运会大突破,羽毛球 尤伯杯 夺冠,众多运动健儿的梦实现了;陈慧娴、张学友、谭咏麟、张国荣等一堆日后响亮的名字出现在大众面前,一首首经典歌曲诞生,一个多姿多彩生活的梦实现了。下列助推这些 中国梦 开始实现的重大事件,下列事件发生于 这一年 的是(  )

A.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推进国企改革
C.中央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

这些贩奴船只从非洲满载黑人起航前往美洲,在那里出售奴隶。最后,从美洲运回欧洲的是市场上很抢手的食物和原料 。关于该贸易表述正确的是(  )

A.该贸易兴起使印度洋贸易衰落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该贸易路线由西班牙控制D.解决了欧洲劳动力短缺问题

22.

一颗大树虽经风雨的摧残,使它的种子飘摇零落;但是春光一到,最先产生小树的地方,恐怕终还是在那棵大树的附近罢。 历史学者的这一比喻,可以用来说明(  )

A.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B.日耳曼人入侵对欧洲文化的影响C.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的条件D.文艺复兴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23.

一旦战争危机过去,那些违背经济规律的强制性措施和脱离社会实际的理想化方案很快就同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选择取向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苏维埃政权的基础发生动摇,一场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接踵而至。 苏维埃政权基于这一背景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新经济体制改革D.农业集体化

24.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制作的时间轴,该时间轴的主题为(  )

A.经济全球化B.政治多极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化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 通判 ,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 监司 ,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9分)
材料二
宋朝建国后,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公元987年,宋太宗派宦官八人,分四路到南海诸国招徕商人来华贸易,首先续通了唐时自广州——越南—印尼—大食(阿拉伯)的海上商运航线,而后开通了明州(宁波)、泉州到日本及高丽的航线。到宋哲宗时,将密州(诸城)板桥镇开辟为贸易港,北可到高丽、日本,南可通南海各港,内陆可与内河漕运相连接,是当时一条重要的河海贸易线路,加上宋哲宗时增开的泉州可直达阿拉伯各国的航线,使宋朝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摘编自于一贫《两宋时期海外贸易与税收管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9分)

26.

科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刻的改变着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首先,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使每一个工人只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使工人的劳动获得技术上、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样的工人就是未来大机器生产所需要的。其次,手工工场中的劳动分工,导致了生产工具的专门化,每一种工具都只有一种特定的用途和性能。这就为以后的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因为机器实际上就是由简单的工具结合而成的……由此可见,手工工场的发展为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生产,也就是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是如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条件的?结合所学,写出英国工厂制度出现的标志(6分)
材料二
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工厂制度引入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三

(3)能够运用图表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材料三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变化,并从原因和实质层面加以简要评析。(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