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85

一、单选题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资阳濛溪河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4万多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该遗址出土了典型的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制品,牛、犀牛、大象、鹿等动物化石,还有骨器、疑似木器和大量植物遗存。据此可知,该遗址可用于研究(  )

A.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B.远古人类与环境的互动C.早期先民的艺术审美D.磨制石器的使用情况

2.

刘邦在位时期,皇帝与功臣列侯共治汉国,功臣集团有的在中央位居丞相、诸卿,掌控朝廷。汉文帝时期推行侯国制度,名义上提升列侯身份地位,并让列侯前往侯国就封。这一转变(  )

A.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B.反映了治国方针的创新C.加强了对朝政的控制D.为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

3.

743年,唐玄宗颁布敕令,规定了对西北边境诸关塞严加检查的 诸禁物 (见表1),这说明当时(  )

兵器类

铠甲、弩弓等

牲畜类

马、余畜牛、驴、骡、驼

绢布类

锦、陵、罗、毂、绵、绢、丝、布等

珍宝类

犀牛尾、真珠等

金属类

金、银、铁等

表1

A.陆上丝绸之路受阻B.藩镇割据局面加剧C.经济交流受到政治影响D.民族歧视政策影响深刻

4.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法制 一依本朝旧制 。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后, 所用刑法皆从律文 ,同时, 以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类以成书 制定新律《皇统制》,颁行中外。以上变化说明金朝(  )

A.全面摒弃传统的政治体制B.逐步认同中原治理模式C.社会发展与宋朝渐趋一致D.法治建设达到先进水平

5.

王阳明曾说: 孟子之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 他在咏良知诗中亦云 个个心中有仲尼 。据此可知,阳明心学(  )

A.与正统儒学观相悖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认为判断是非没有标准D.强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6.

《北京条约》因准许华人出洋务工,致有中外奸商勾结、拐卖华民之弊。为加强管理,1864年总理衙门与刑部议立制裁拐匪的国内律例,又于1866年与英法等国商定《招工章程》22款,以保护在外华工的权益,避免洋人袒护奸民。这表明(  )

A.清廷近代主权观念逐渐增强B.统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C.中英已经构建平等外交关系D.侵略势力已得到有效遏制

7.

图1所示为1912—1927年中国陶瓷进出口变化趋势。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深受国内政局影响B.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C.陶瓷业的生产规模趋向扩大D.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8.

表2所示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部分刊物的创立情况。创(改)立这些刊物旨在(  )

表2

时间

刊物

时间

刊物

19218

《新青年》改为中共理论刊物

19244

《政治生活》创刊

19218

《共产党》改为中共党刊

19256

《热血日报》创办

19229

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创刊

192512

《政治周报》出版

192311

《中国共产党党报》创刊

19262

《人民周刊》创刊

A.深入理论研究和学习B.助力于提升政治地位C.加强方针和主张宣传D.践行一大的中心任务

9.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在中国共发行了五套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票,并强制在各沦陷区流通。日本还通过控制商品流通﹑税收以及日本银行拨款来维持军票价格。日本这些举措(  )

A.利于转嫁战争负担B.扰乱了国统区的经济秩序C.改变了战争的进程D.为全面侵华战争作了准备

10.

1979—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6年间年均增长4.9%,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A.生产关系调整保障粮食安全B.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C.保障粮食安全成本较高D.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11.

公元前1750年左右,一部分雅利安人从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后,与当地原住民共同生活,并与哈拉帕人的生活方式相融合。伴随着印度北方的开发,雅利安文化对印度历史,宗教、社会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材料可用于说明(  )

A.古代印度宗教环境的复杂特征B.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冲击C.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D.古代波斯与印度的文化交流

12.

据考古发现,玛雅人在公元前后创制了古代美洲最早的文字——玛雅象形文字。但这些文字被看成是神的创造物,由僧侣阶层所垄断。该现象(  )

A.普遍存在于古代美洲文明中B.是美洲实行政教合一的体现C.不利于古老文明的传承发扬D.反映出君权神授的治国理念

13.

某学者描述某一阶段世界贸易的景象: 从欧洲出发时运载的是纺织品、葡萄酒、油料、纸张、水银和奴隶,而从美洲返航时运载的是白银、黄金、宝石、可可、糖、皮革等。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来自墨西哥的白银以廉价卖给中间商,换来丝绸、香水、宝石、象牙、瓷器及香料等商品。 符合该特征的阶段可能是(  )

A.14、15世纪B.1500年前后C.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D.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4.

18世纪末期的法国,报纸、研究院、沙龙、咖啡店走向兴盛,书刊大量发行, 公共领域 的观念开始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当时的法国(  )

A.政府的言论控制走向了解体B.新思想有较通畅的传播渠道C.工业化的人才优势日益凸显D.全民学习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15.

1918年,欧洲停战协定一签字,扎格鲁尔即率领代表团前往英国总督官邸,他 代表埃及人民 向英国高级专员正式要求废除保护国条约,承认埃及的完全独立。这(  )

A.迫使英国承认埃及的完全独立B.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觉醒D.是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回应

16.

1965年,苏联通过《集体农庄庄员养老金和补助费法》,将享受退休金的范围扩大到集体农庄庄员;1977年,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个人社保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据此可知,当时苏联的社保制度(  )

A.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抵制了西方的文化渗透C.促进了苏联工业化建设D.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根据其地理景观及走向不同又分为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以泉州、广州、扬州等为起点,至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南亚诸国、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海上商路,始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于明初达到顶峰。由于海上贸易的货物以陶瓷和香料最为著名,海上丝绸之路又称 海上陶瓷之路 海上香料之路

——摘编自曹小曙等《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

材料二
连接亚非欧的古丝绸之路逐渐全线贯通,就像地球上川流不息的大动脉,把古代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大都是从经贸交流开始的,并以此为主线,再推动文化、宗教交流,又推动政治、军事、外交等交流。

——摘编自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等《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材料三
从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进入 大航海时代 ,此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向全球海洋拓展。进入16世纪后,葡萄牙,西班牙成为欧亚海洋贸易圈最为繁忙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荷兰,英国和法国。

——摘编自王力军《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2019》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世界意义。(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丝绸之路与15世纪末开辟的新航路的不同。(6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个发展传承不曾中断的文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发掘出了利于疫病防治的完整下水道。周朝有瘟疫发生后及时掩埋尸骨的措施,防止疫病再度传播。汉代利用临时的时疫医院收治病人且免除租赋来助力防疫。唐代采取设坊隔离并施医赠药的方式进行疫病救治。宋代设有专门的福利机构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居养院 用于安置孤寡且不能自理的老人。 安济房 为专门医疗慈善机构, 漏泽园 用于掩埋无人安葬的尸体。

——摘编自李雪菲、霍江涛《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历史演化对疫情防控的启示》

材料二
民国初年,东北灾荒多次出现,透视出当时社会的衰败景象。在外国列强入侵,国内政局巨变的时期,政府官员急功近利着眼于政治争斗、地盘纷争,无视人们疾苦。灾害使衰败的社会更加满目疮痍,人们生活雪上加霜,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国民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弱化了社会生产力。同时,灾害无法防范和灾后救灾体系的乏力,带来了社会混乱。政府赈济有限,甚至有些地区还横征暴敛,导致社会动乱不堪。

——摘编自王虹波《民国初年东北灾荒的社会危害》

材料三
民国初年,公共卫生事业在各地普遍开展。1916年京师警察厅发出告示要求京城公共卫生要 保持道路清洁 如果不讲公益,仍旧秽物随便倾倒 ,就要 按照违警罚法,从重惩罚 。1923年奉天市政公所成立后,城区公共厕所和民用厕所都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随地便溺的行为随之减少。1925年北京自来水公司为了提高北京人民的饮水安全,主张引进最先进的细菌检查设备,此后吉林等省也积极筹办自来水工程建设。1927年浙江省政府要求取缔不洁饮料食物,福建省抽调警察执行各种卫生事务,取缔不合卫生的饮食。此外,1922年东北开展了街道卫生宣传教育,1929年吉林宣传卫生大扫除,规定每年五月至十二月须举行大扫除运动会一次。

——摘编自焦婕、焦润明《论民国初年公共卫生建设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东北灾荒使 社会更加满目疮痍 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年各地建设公共卫生事业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启示。(6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所需的大部分石油能源与工业原料主要通过该运河来运输,苏伊士运河成为英国的 帝国生命线 。1874年,英国利用埃及政府发生的严重财政危机,得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苏伊士运河为英法两国共同控制。1881—1882年,埃及爆发阿拉比起义,英国以维护埃及 稳定 为借口,于1882年占领埃及,至此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建立起当时英国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摘编自丁泓宇《英国与苏伊士运河战争研究》

材料二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在亚历山大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不愿放弃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国政府,伙同法国和以色列悍然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企图以武力迫使埃及屈服。埃及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保卫苏伊士运河的正义斗争,赢得了的广泛支持,谴责英法侵略者的呼声响彻全球。1956年12月22日,英法侵略者最后一批残兵败将撤离塞得港,转年以色列也从西奈半岛撤兵,苏伊士运河从此飘扬着埃及国旗,回到埃及人民手里。

——摘编自金涛《近代科学文明缔造的世界奇迹——苏伊士运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成功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提取材料信息,以“《无私的援助,真诚的友谊》赏析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