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西省余新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03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截至2019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情况统计表。据此分析,二里头文化(  )

稻米

粟米

黍米

浮选颗粒数

14768

13883

2248

颗粒数占比

47.8%

44.9%

7.3%

折合重量

236.288

27.766

15.736

A.已经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B.水稻是其居民重要粮食来源C.印证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D.居民从长江流域迁徙而来

2.

汉文帝致匈奴书称 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约定 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 ,长城成为双方共同认定的边界。这表明,西汉(  )

A.华夷秩序观念已经出现B.对边疆地区进行了开发C.与匈奴的关系逐渐缓和D.限制同域外的交流交往

3.

《隋书》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变化(  )

A.说明隋朝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B.体现了隋朝的国家治理能力增强C.折射出科举制度完善了选官机制D.反映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北宋初年,盐酒等商品都纳入了官方专营。北宋中期以后,朝廷规定:诸官监酒务、盐务经营不善而亏本者,准人承买,承买者须以一定数额产业作抵当,一般以三年为一界,向官府缴纳课利。这一调整(  )

A.确保了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利润B.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C.提升了私营工商业者积极性D.反映北宋取消了盐酒官营政策

5.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6.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 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 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 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 。孙中山旨在(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 均贫富 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7.

咸丰继位后不久,清政府铸造了含铜量仅三文的当十大钱(即当十文铜钱),随即又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随后,户部奏议将兵丁饷银按银八钱二的比例配发,获得咸丰许可。清廷实施这些举措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起义冲击清廷财政B.军队近代化改革逐渐展开C.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洋务企业经营财政压力大

8.

下表为1871—1903年中国进口的棉纱和棉布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表格中空缺的数据最有可能是(  )

年份

棉纱

棉布

18711873

2.8

30.32

18811883

5.8

22.8

18911893

19011903

18.6

19.7

A.①为14.6;②为16.3B.①为14.6;②为20.5C.①为19.8;②为20.5D.①为19.8;②为16.3

9.

中共十三大指出: 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强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述认识的变化是基于(  )

A.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B.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对历史正反经验教训的总结D.中共一直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10.

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任职于研究机构或国企的科技人员,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偷偷前往郊区农村的乡镇企业,帮助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难题,从中获取相应的报酬。这一群体被称为 星期天工程师 ,此类现象在上海、广州等地区普遍存在,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表明(  )

A.国家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B.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C.经济改革激发了社会活力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11.

古代雅典的市政广场上建有 纪名英雄墙 ,有关城邦的事务及法令预案都公告于此,供人们讨论。建于公元前5世纪末的圣殿是雅典的公共档案馆,所有档案文献及收支账目向公民开放查询。这说明古代雅典(  )

A.法令彰显民众意愿B.公民群体得以壮大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城邦民主受到监督

12.

恩格斯指出:(拿破仑) 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它原则上承认平等。 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  )

A.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B.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C.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重构D.受到欧洲人民的欢迎

13.

印欧人入侵前,虽然西亚、南亚、南欧已经出现了古代文明,但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印欧人入侵后,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

A.促进了众多新的文明出现B.引发了沿途民族的大转移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会发展D.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

14.

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三种类型,如表1所示。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  )

地区

类型

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

起落型

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大起大落

徘徊型

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长期徘徊不前

螺旋型

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

表1

A.亚洲拉美非洲B.非洲亚洲拉美C.拉美非洲亚洲D.拉美亚洲非洲

15.

1701年,一位英国人在《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 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 以上史料(  )

A.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源B.证明印度生产技术先进C.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D.反映亚洲明显贸易优势

16.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减少,1971年5月,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以后赤字不断扩大,大量流入欧洲的美元开始贬值,成为不受欢迎的货币。这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岌岌可危B.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已失灵C.美元失去世界货币的地位D.世界贸易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材料阅读

1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汉朝在各种政务活动中经常利用档案,如利用舆图档案分封藩国、确定王朝的重大政策等。此外,汉代还利用档案文件组织官员们进行学术研讨。西汉时期的石渠阁是专为收藏秦代档案而建立的历史档案馆;而兰台则是收藏中央先行文书档案的现行档案库。两宋时期中央设置了皇家档案库,中央三省、枢密院、六部、三司都设有 架阁 。宋代利用档案编修各种史书。到了明朝,中央不仅有了专门保管、整理元代档案图籍的大本堂,而且还有了专门保管明代全国赋役档案的后湖黄册库和保管各帝实录、宝训正本的皇史宬等。明代收藏内阁档案典籍的文渊阁库房 深严禁密,百官莫敢望焉,吏人无敢至其地 。明朝利用档案编史修志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方志,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高的水准。

——摘编自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

材料二
1789年7月29日,依据法兰西国民议会组织条例建立了国民议会档案馆。1790年,国民议会颁布了国家档案馆条例,将国民议会档案馆改名为国家档案馆,法国公民可以到档案馆免费查用档案文件。国家档案馆除继续保存国民议会的档案文件外,还集中保管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公共文件,同时还对所有地方公共档案馆实行领导和监督。此时的国家档案馆不再隶属于某个人、某个组织,而是属于法兰西共和国及全体公民。1794年,国民议会颁布了一部基本档案法——法国《穑月七日档案法令》,规定档案被视为国家的公共财富,任何公民都有利用档案的平等权利。1821年,法国建立了档案学院,只有该学院毕业生,才有资格担任档案部门的档案管理职务。

——摘编自所桂萍《近代法国档案事业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档案保存的主要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古代中国档案事业相比,近代法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8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完成国家计划,税利比上年增长的,奖金可以适当增加;未完成国家计划,税利比上年减少的,奖金要适当减发或停发。
……企业内部使用奖金的形式,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可以采取记分发奖、浮动工资、计件超额工资等形式。……要体现出鼓励先进、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奖励超额劳动的精神。
……企业应按上级核定的比例,分别建立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后备基金。企业发放奖金应从提取的职工奖励基金中开支。……不准挪用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后备基金发放奖金……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发放奖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日)

(1)概括20世纪80年代国营企业奖金制度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国营企业奖金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1890年边疆扩张结束,美国的 西进运动 持续了近一个半世纪。……最初的移民中,既有南部的奴隶主,也有北部的土地投机商,但人数最多的还是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随着社会的发展,东部人口越来越密集,土地基本被占用,机会自然也就减少。从密西西比河到太平洋沿岸,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随着西进推进,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大批农场被建立起来,公路、铁路的建设高潮也逐渐兴起。西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人们要忍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还得时常防备印第安人的袭击。……几乎每一次向西挺进的人流都踩着印第安人的白骨和血迹行进。

——整理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等

材料二
走西口 是明清以来山西、陕西人民不断迁徙到西口地区(今内蒙古西部地区)谋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明清时期,走西口的主体主要是军队兵变士兵、蒙古人掳掠的俘虏、追求土地的农人等,逃避饥荒的流民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西口土肥水美,早期走西口的汉民也只向蒙旗交租,不向国家纳赋。走西口者大多春至秋回,当 雁行人 来回奔波于家乡和西口外的时候,他们的家乡只能是其祖籍地,这种观念并没有很快就随着逐渐出现的人口定居而发生改变。随着人口迁移规模日益扩大,西口也得到发展,至清末, 二百余年,耕凿相安,乡井是故,讼狱至县,差徭应县,虽曰蒙疆,俨同内地

——整理自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西进运动 走西口 的主要不同。(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移民问题的认识。(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编自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 全球化 文化霸权 文化自信 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