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3+3)【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6 浏览数:109

一、单选题

1.

2019—2023年在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的岩背地点,发现有墓葬、水稻遗存等重要遗迹,另有多处柱洞组(干栏式房屋建筑遗迹)构成的建筑遗址。墓地呈现分区、分级规划,其中高等级墓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包括玉琮、玉钺等玉石礼器。以上考古发现(  )
①证实岭南稻作农业的发展 ②说明定居的聚落生活出现
③体现贫富差距和等级差异 ④已建立了统一集权的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阅读以下《商、周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商朝的统治区域比周朝范围大B.周天子可以直接任命地方长官C.异姓诸侯主要分布在王畿附近D.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3.

汉武帝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 推私恩 ,即将王国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结果是 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上述做法(  )

A.实现了开疆拓土B.加强了中央集权C.确立了思想统一D.有利于民族交融

4.

制度建设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B

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提出格物致知

理学注重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C

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本民族文字

各民族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D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军机大臣有效限制了皇权

6.

以下为《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一书的部分目录。其中①②处应补充的内容是(  )

……

第二章分与合☆分合大势之一

从万国到七国/六国灭四海一/由楚河汉界建起的西汉帝国/盛世难再

①☆分合大势之二

大唐帝国的形成/分裂和分裂的继续/疆域空前的元帝国/退缩中的明朝//内乱外患国土沦丧

……

A.汉唐典章与统一称臣纳贡与天下一统B.大分裂的十六国和南北朝汉唐典章与统一
C.称臣纳贡与天下一统统一疆域的最终形成D.大分裂的十六国和南北朝统一疆域的最终形成

7.

据《广东军务记》记载: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十一日,乡民仍鸣锣传递,富者捐资,贫者出力,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响应风从,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聚至百有余乡……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政府支持民众抗击英军的斗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C.抗英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

下列中国近代的思想观点,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盖天下皆是天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9.

1937年9月26日,邹韬奋在上海《抵抗》刊物上发表《全国团结的重要表现》一文,文中说: 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的宣言和蒋委员长对于这个宣言所发表的重要谈话,是全国团结御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是国难愈益严重以来的数年间,全国忧心外患的人们不避艰险以企求的重要主张之一……无疑地是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所热烈欢迎的。 该文发表的背景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C.国民党反共高潮出现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胜利

10.

1949年1月,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 我们已经完全有把握地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 。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将实施的举措是(  )

A.主动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筹划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发起渡江战役,占领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

11.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和科技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成功试爆了原子弹、氢弹
③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高速铁路里程跃居世界第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

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中提到: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村政策的调整最早开始于80年代的深圳B.生产队包产到户改变了土地集体公有制性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建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13.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对下图中各区域文明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
202407070959153551

A.①处制定了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典B.②处国家的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C.③处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D.④处诞生了著名的楔形文字

14.

中世纪西欧国家的国王会为封建主颁布特许状,在法律层面上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和城市内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其人身安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并免除城市居民的封建赋税,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政治管理权,独立的司法审判权。特许状的颁布使(  )

A.城市市民的法律权利得到保障B.教会不再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C.城市获得自治成为独立的王国D.西欧的封建王权统治走向没落

15.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欧洲发现大量金矿造成金银贬值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商品收重税C.新航路开辟后金银大量流入欧洲D.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16.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上述观点出自(  )

A.彼特拉克B.马丁·路德C.牛顿D.孟德斯鸠

17.

1862年美国政府规定: 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十美元手续费,就可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五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同年,美国政府宣布: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上述两则文献的颁布(  )

A.沉重打击了欧洲的殖民势力B.加速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C.有力地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D.彻底解决了美国的种族问题

18.

工人区 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 恶劣的街区 ,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凸显。材料表明当时的欧洲(  )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医疗卫生发展缓慢C.工人运动蓬勃发展D.资本主义即将消亡

19.

1804年1月1日由海地革命领袖让一雅克·德萨林郑重宣告: 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B.掀起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C.引发了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浪潮D.导致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

20.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面对以上困境苏俄决定(  )

A.废除农奴制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1.

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B.全体一致 原则的确立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2.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

A.发表 杜鲁门主义 演说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发动朝鲜战争

23.

表中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C.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D.社会福利保持社会稳定

二、材料阅读

24.

江南(16分)
材料
在较早的古代文献中, 江南 一词,如同 中原 塞北 岭南 西域 等地理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那么,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江南,甚至延续千年至今不衰?事实上,江南的崛起源于它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多水,即江、河、湖、海,它们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依次把江南的四个城市分别推向历史的巅峰,也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以下是根据相关文章整理而成的江南四大时代的表格。

名称

时间

核心

成因

诗句或俗语

长江时代

317——589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

运河时代

605——907

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钱塘江时代

1127——1276

南宋的定都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太湖时代

1368——1840

苏州

衣被天下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在 ①③处填写城市(现名)的名称,在 ②④处填写相关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 长江时代 江南地区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 运河时代 钱塘江时代 太湖时代 中任选一个时代,说明其阶段特征。(6分)

25.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趋势(20分)
材料
某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小李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以下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趋势示意图。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从1840年到1901年,小李同学用一个向下的箭头表示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其意图是说明那时的中国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此期间,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请任选一位这一阶段的历史人物(可参照示例)说明其救国的实践及其影响。(6分)
示例: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面对外国的鸦片走私,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在鸦片战争中率领广州军民英勇抵抗,同时还收集和翻译外国书籍,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小李同学用 虚线 表示1901年到1921年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理由是这二十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停滞的。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以下图片反映的相关史实论证你的观点。(6分)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青年杂志》第
1卷第1

(3)小王同学认为小李同学所绘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图》中的时间节点选择不太准确,不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貌。那么,结合所学,请你绘制一幅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图,标注重要时间节点并加以解释。(8分)

26.

交流·合作·共赢(18分)
材料一
故事集《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在一起。《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白塔尼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长期用作欧洲医学的标准教科书。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 阿拉伯数字

——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举例说明。(6分)
材料二
咖啡的传播简表
(2)依据材料二,指出咖啡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时代与社会的相关主题。(4分)
材料三

序号

重大事件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年美国9·11事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1年叙利亚内战发生

2013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

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金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3)从材料三中选三个事件,结合所学,运用所选史事从 当今世界时代潮流 这一角度进行阐释。(8分)要求:总结和归纳合理;说明和论证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正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