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安徽省芜湖市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5+3)【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89

一、单选题

1.

汉谟拉比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司法机关,其法官都由国王委派,必须严格依法判决,对法典不准曲解和更改,对判决不服者可上诉国王,国王是最高法官。这些规定旨在(  )

A.阻碍宗教传播B.限制商业发展C.加强君主专制D.消除社会矛盾

2.

下表是学者们分析 古埃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时的相关观点。由此可知(  )

观点

学者

埃及及其宝物都是西方的祖传遗产

商博良

埃及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中心

G·艾里奥特·史密斯

古埃及文明在形成、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内生和杂糅的特点

金寿福

A.历史研究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B.历史史实需要多角度考查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无法探究D.历史解释受学者立场影响

3.

亚历山大以混合马其顿人和波斯人的方式重组军队,并采纳波斯人的服饰,还积极鼓励 欧亚联姻 。这些举动意在(  )

A.融入波斯上层社会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C.消除东西民族裂痕D.传播希腊民主政治

4.

罗马困境 冲击之下,7—8世纪的拜占庭统治者不仅逐渐放弃对西部疆域的传统诉求、还在法律编纂中弱化甚至部分放弃 普世罗马帝国 理念中的 罗马 内核。这体现出拜占庭法律(  )

A.体系进入了完备阶段B.适应帝国变化的需要C.完成向万民法的过渡D.影响了整个罗马帝国

5.

下表为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  )

大化元年(645

向各地派遣国司和使者造田籍、校田亩;没收诸国武器,禁止卖地或任意兼并

大化二年(646

废除贵族土地私有制和部民制,仿效唐朝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

大化五年(649

在中央仿效唐朝三省六部制实行八省百官制,在地方仿效唐朝州县制实行国郡里

A.强化了集权政治体制B.建立了近代天皇制度C.确立了土地公有原则D.削弱了幕府将军地位

6.

科潘是公元5~9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玛雅城市,考古学家在科潘遗址发现了通往城市中心广场的游行大道,以及交织着阶梯型金字塔神庙、广场和官殿的人造卫城,那里矗立着大量的精美石碑。这些发现可以佐证,玛雅人(  )

A.完善了城市功能B.开创了发达工商业C.创造了灿烂文明D.建立了集权制国家

7.

有学者指出, 正是这些欧洲君主国向合股公司发了特许状,为哥伦布和达·伽马们提供了取得这些成就的必要的支持。 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加速了商品在世界范围流动B.得益于西欧专制王权的支持C.建立起世界各地的直接联系D.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

8.

16世纪以前,欧洲的物价在几百年间一直比较稳定,但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的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6倍,英国高2.2倍。这一现象(  )

A.打破了人类文明的封闭状态B.引发了全球商品流动C.宣告了殖民主义时代的到来D.推动了欧洲历史进程

9.

从1518到1600年,美洲有记载的传染病大爆发就有17次,数千万人失去了生命,仅墨西哥一地自1519年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就从2000万锐减至75万。其直接影响是(  )

A.完善了拉丁美洲的疾病预防体系B.促进了世界物种的全球流动C.便利了欧洲人在此建立殖民统治D.完成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10.

维多里诺是15世纪意大利的一位教育实践家,他创办的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户外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教学,运用游戏、练习、参观等方法,采用直观教具。维多里诺的教育主张(  )

A.体现了文艺复兴人文精神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平等理念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11.

16世纪,英格兰将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绑定在 王权至尊 的体制之下,将奉行何种宗教信仰设定为衡量政治立场的重要尺度。这一行为(  )

A.受益于近代科学的兴起B.提供了理性王国的蓝图C.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推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

12.

有学者指出,20世纪初的商业规模已可以覆盖全球,商业订单以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由此可见,两次工业革命(  )

A.加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合作B.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C.使欧美各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D.大大提高了底层百姓的生活水平

13.

傅立叶坚决主张用改良的手段来改造社会;欧文认为社会改造应该由政府来实行,幻想政府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改革。但他们的设想最终都归于失败,由此可推知(  )

A.科学革命理论亟待产生B.工人阶级普遍缺乏斗争精神C.民众更加注重经济诉求D.资产阶级主动改善劳工待遇

14.

《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规定: 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地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 这一规定(  )

A.化解了列强之间的固有矛盾B.确立了 机会均等 的原则C.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D.维护了非洲国家主权完整

15.

16世纪,西班牙对其美洲殖民地实行严密的经济控制,禁止拉美殖民地与外国直接进行贸易。19世纪初,西班牙的贸易垄断逐渐被打破,英、美等国对拉美贸易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C.拉美开展独立运动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6.

1904年,梁启超发表《新大陆游记》,文中流露出中国大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国的感慨。1918年12月,梁启超游历欧洲列国,后发表《欧游心影录》指出西方学说导致欧洲陷人崇拜权力并形成军国主义思潮,迷信科学万能从而动摇了宗教和道德的基础,此书反响强烈。上述材料表明(  )

A.维新派对改革失败进行反思B.知识分子对西方认识趋于理性C.西方科学文化正在走向衰落D.欧洲中心的世界格局已经瓦解

17.

1917年,面对俄国的革命形势,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 革命辩证法 告诉人们,不能把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看成是同一个模式的、一成不变的、僵死的事物。该观点(  )

A.强调俄国革命特殊性B.颠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C.标志着列宁主义形成D.成为推翻沙皇理论武器

18.

1930年至1945年期间,苏联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在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的,几乎包括所有的经济和军事生产部门。这说明(  )

A.苏联工业化依赖西方国家B.苏联善于利用外部有利条件C.苏联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冷战并未阻止美苏经济交流

19.

一位法国官员说,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一战主战场)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据此可知(  )

A.法国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B.非洲在一战中付出巨大牺牲C.一战唤醒了非洲民族意识D.非洲士兵是法国取胜的关键

20.

如图所示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画中左边床上的人说: 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 右边床上的人依次得了 斯大林瘙痒症 希特勒炎症 闪电战瘟疫 纳粹发热病 法西斯流感 。由此可推知(  )

A.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的政策B.欧洲需要马歇尔计划援助C.美国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D.德国法西斯完全占领欧洲

21.

1950年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美英法等几个北约成员国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组织—— 巴黎统筹委员会 ,它要求成员国严格控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军事装备、原子能技术和设备以及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 巴黎统筹委员会 的成立(  )

A.表明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B.阻止了苏联的科技进步C.直接推动欧洲共同体的成立D.具有意识形态对抗色彩

22.

皮伦尼(1862—1935)在概述资本主义社会史时注意到 经济自由 经济调节 两个阶段反复轮回的 惊人的规律性 ,这种 反复轮回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据此绘制出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如图)。由此可知, 反复轮回 是指(  )

A.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D.国家干预政策的推行

23.

下图为1969—1980年苏联农业生产资料方面的补贴变化折线图(单位:亿卢布)。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苏联多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加大农业补贴,但成效有限。这一现象表明苏联(  )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B.计划经济模式仍极具活力C.农业发展状况持续得到改善D.经济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24.

在拉美国家和非洲统一组织的多次呼吁下,联合国举行三次海洋法会议,最后于1982年12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为12海里,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一规定(  )

A.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诉求B.最终消除海洋权益争端C.遏制了西方的海洋霸权D.基于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25.

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 智慧聚集—美国创造—资本推动—全球应用 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自2008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中国围绕新经济陆续出台涵盖 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人工智能、双创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德国提出 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 再工业化 战略。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世界形成一超多强政治格局B.各国开始跨入新经济时代C.国家干预政策占据主导地位D.信息化引领全球竞争加剧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20分)
材料一
传统的地中海航行是沿着海岸线的路线,仅有的外海航行也主要分布在各个海岛之间,其贸易需求也多来自于富裕阶层。但到中世纪晚期,由于人口的膨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扩大贸易的需求也日益凸显。

——摘编自马锋、苏巍峰《浅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材料二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贸易指数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

24

45.5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1910

85

162.4

1913

100

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的一个外在表征,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增长的动力之源。推进并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已成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各国政治、军事、外交、人们的活动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作用日趋广泛、日益深刻,其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决定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平、速度、质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和纽带。

——摘编自王永贵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并谈谈你对这一趋势的看法。(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由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个世界回响。这激发了印度国大党领袖们争取自治的希望。他们读到了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吁求。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1919年,一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莫汉达斯·甘地。由于同时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试图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则。他深深赞同西方社会主义者要求改善穷人和被压迫者生活的诉求,同时深信通过沉思实现精神再生的印度观念和非暴力的原则。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甘地认为,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甘地发起了手工纺织运动,提出 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 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

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非暴力抵抗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发起手工纺织运动的目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 双重使命论 。(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短促的二十世纪,即将在问题重重中落幕。没有人有解决方案,甚至没有人敢说他有答案。……我们只能肯定一件事,那便是一页历史已告结束。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有人认为20世纪是变革的世纪、战争的世纪、发展的世纪、分裂的世纪、多极化的世纪、全球化的世纪……。请你以 我眼中的20世纪 为主题,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