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盐城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46

一、单选题

1.

关于秦人族源的传说有三类:一是《史记·秦本纪》中所载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 ;二是称先祖受命为周王在陇西牧马;三是战国竹简中记载,成王派其祖先抵御西戎, 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秦人族源传说实质上反映了(  )

A.宗法等级观念B.华夏认同观念C.夷夏有别观念D.天人合一观念

2.

据陈寿《三国志·杜畿传附杜恕传》记载,杜恕主张 州郡考士,必由 四科 ;皆有事效,然后察举 四科 即儒学、文吏、孝悌和能从政。据此可知,杜恕主张官员考核应(  )

A.固守前朝监察制度B.地方主导,依据绩效C.注重考察德行才干D.淡化家世,唯才是举

3.

朱熹主张 正君心是大本 辅相之职,必在乎格君心之非 ,使君主 声色货利为至戒 ,并多次向皇帝 昧死而悉陈之 。这表明,朱熹致力于(  )

A.整肃宋朝吏治B.复兴儒学精髓C.探求内心良知D.批判君主专制

4.

明朝时,大量南方手工业者沿运河到达北方,从事竹木加工、纺织、酿造等行业;北方运河区域的失业农民、无业游民也大量流入江南谋生,充当漕运水手或从事拉纤等劳作, 随漕逐末及游手好闲、授舟佣者累数十万 。据此可知,明朝(  )

A.北方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B.经济重心逐步南移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D.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5.

清朝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下设旗,旗长称为 扎萨克 。青海省博物馆藏有青海西左前旗 扎萨克 银印,前侧面阴刻汉文楷书 礼部造 ,左侧面阴刻 雍正二十一年造 字样。此印可佐证清代(  )

A.君主专制的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改土归流的成效D.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加深

6.

图1、图2分别为是1903年和1905年新设民营工矿企业的分布图。对图中企业分布状况变动的理解合理的是(  )

A.政府政策调整刺激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工业发展实现区域平衡C.列强放松对华侵略促进经济增长D.国民经济结构得以调整优化

7.

李大钊指出: 像中国这样的被压迫的民族国家的全体人民,都应该赶快的不踌躇的联结一个 民主的联合阵线 ,建设一个人民的政府,抵抗国际的资本主义,这也算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工作。 李大钊的观点(  )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适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C.反映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强调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世界意义

8.

1933年,故宫博物院出于安全考虑,将文物装箱、编号后开始南迁,这被誉为 国宝的长征 。如图为当年3月6日《申报》关于故宫文物运抵上海的报道。这次 国宝的长征 (  )

A.受文化重心南移的影响B.迫于政治局势的变化C.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D.致力完善文物保护体系

9.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要求全民种痘,国家承担所有费用。1961年,中国宣布消灭天花,这比世卫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早了18年。上述成就的取得(  )

A.适应了三大改造的现实需求B.得益于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形成C.彰显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D.表明医疗卫生防疫体系全面建立

10.

如表是根据外交部档案整理的1964年至1965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照片赠送外国领导人的情况。该做法意在(  )

时间

赠送情况

1964

陈毅副总理访问印尼,赠苏加诺一份

1964

由赖亚力大使带至马里,赠凯塔总统一份

1965

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赠霍查同志一份

A.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B.强化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团结C.推进与亚非国家友好关系D.打破帝国主义国家技术封锁

11.

中世纪中期,各类书面文件成为英国庄园管理的基石。领主的管家、庄头根据文件记载安排农业耕作、地租征缴、劳役折算等,领主及审计员则详查各类账目,以防弄虚作假,提高领地收益。这种管理方式(  )

A.改变了农民的经济地位B.侵害了领主的经济利益C.提高了庄园的管理效率D.调整了庄园的内部关系

12.

英国东印度公司利用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之机,雇用园艺学家罗伯特·福钧乔装潜入安徽和福建等茶叶产区,窃取优质茶籽、茶苗,偷运中国茶叶专家及专用工具,将完整的制茶产业复制到印度喜马拉雅山区。英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中国传统贸易优势B.扶持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C.推动茶叶贸易的全球化D.促进全球植物物种大交流

13.

19世纪初期,拿破仑先后为华沙大公国、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制定宪法,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自由、中央集权、立宪政府、三权分立等原则。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

A.打断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彻底改造C.加剧了欧洲各国分裂状态D.重构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文化

14.

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推行 自由贸易 政策,致力于让其他国家削减关税。7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推行 公平贸易 政策,对所谓 非公平贸易 的国家实施报复性贸易制裁。这一转变主要基于(  )

A.美元中心地位完全丧失B.美国经济霸权不断增强C.自由放任政策引发危机D.世界新兴力量逐渐崛起

15.

1967年,新加坡推行公民教育,旨在培养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1979年,新加坡学校增设了儒家伦理课程,广受民众欢迎。1992年,新加坡围绕各种族普遍认同的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等共同价值观,编写了《公民与道德教材》。这体现出新加坡(  )

A.致力国家认同建设B.抵制西方文化扩张C.种族矛盾日益尖锐D.本土文化特征式微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 吴中富厚之家多乐于为善 。江浙地区经年累月酝酿的慈善思想、发展相对蓬勃而成熟的民间慈善活动,作为积极的环境因素,促进了徽商对侨寓地慈善活动的参与。 职虽为利,非义不可取也 ,儒家的商业道德是徽商的经营信条。他们往往不吝巨资,仗义疏财,造福一方,一方面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获得乐善好施的好名声与口碑,一方面也能获取一些社会资源上的利益。

——摘编自洪千芷《明清时期徽商在江浙地区的慈善活动》

材料二
在明清小说和江浙的方志中,徽商的形象往往鄙陋猥琐。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说: 徽州人有个癖性,是乌纱帽、红绣鞋,一生只这两件事不争(挣)银子,其余诸事坚吝了。 他们资助慈善事业,往往是 广挟金钱,依托势要,钻求札付 。而记载徽商 贾而好儒 、乐善好施、捐助公益的原始文献史料,大都出自徽商所在家族纂修的谱牒、徽州本土地方志和一些文人的文集。

——摘编自卞利《利益攸关:明清徽商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目的和动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商热衷慈善的外部因素和主观动机。(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徽商的不同形象并简析其成因。(5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书院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书院的教材分为考课教材、理学教材、心学教材、考据教材以及实学教材等。从教材编写主体来看,既有中央政府专门机构官员参与编写的官方通用教材,也有士大夫学者自发编撰的讲义。王阳明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著书来宣扬自己的学说,并将个人著作作为书院教学的教材。黄宗羲在书院讲学时开设了历学、象数、律吕、地理等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课程,并使用了《春秋日食历》《今水经》等相关教材。

——摘编自张传燧、钟伟春《明清书院教材的类型、建设逻辑及其特点》

材料二
13世纪时,欧洲大学教授的讲课内容必须记录下来,经过不断地抄写和润色,形成了系统批量的教材。在大学校园内外,一个由抄写者和书商组成的阶层产生了,有的生产者和商人成了显赫人物。13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欧洲大学文科院系的重要教科书,如巴黎大学章程中规定的正式教材中有13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萨莱诺医科大学,学生集中在医院和化验室内学习,教材由《萨莱诺卫生管理》等实用医学文献构成,而且通过短小的诗歌帮助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知识的创新。

——摘编自宋文红《中世纪大学教材的发展及其特征》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书院教材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教材发展的背景并阐释其影响。(8分)
(3)据材料一、二,指出东西方学校教材建设的共同之处,并说明其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09》等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黑船来航后,日本渐渐地被迫融入以武力为背景、以条约为规范的由西方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中。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指出: 若要谋得本国文明的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评论的标准。 以岩仓具视为首的原本以修改不平等条约为目的赴欧美的交涉团,对欧美文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理解,由此酝酿出模仿欧美建设近代文明国家的计划。 日本国 日本人 的主体意识逐渐凸显,逐渐提升至主动融入国际新秩序并从中谋得重要位置的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由此伴生的国民中的nationalism(包含了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爱国主义、国粹主义)意识空前高涨,而当它在绝对的国家权力的裹挟下,往往会表现出偏激的排他性和扩张性的危险。

——摘编自徐静波《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及其缺陷》

(1)据材料概括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背景。(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中 偏激的排他性和扩张性 的表现。(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