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咸宁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3)【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81

一、单选题

1.

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祭祖的宗庙,庙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泥塑女性头像。同时,在红山文化遗存还发现了祭天地的祭坛以及龙形玉器,构成了祖先崇拜、天地崇拜、龙图腾三大要素。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

A.已经正式形成了宗法制度B.具有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C.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D.标志着国家形态已经正式形成

2.

修仙的传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方士们追求成为长生不死的仙人,脱离其原有的社会关系,超脱世外,逍遥自在。而西汉时期的神仙传说,却追求带着家人举家飞升,甚至还带上家养的鸡犬一起升天。这种观念的变化反映了(  )

A.三纲五常思想影响道教B.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C.佛教思想冲击中国文化D.西汉民生较前代大为改善

3.

根据在敦煌出土的不同时期的手写楷体经文可知,两晋时期的书法,字体端庄,笔法古茂,有浓厚的隶书笔法。到了南北朝时期,书法风格向浓厚艳丽发展,还杂有王羲之书法流风回雪的逸趣。这些手写经文书法风格的变化反映了(  )

A.南北文化的交融B.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学术取向C.门阀政治的衰落D.鲜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

4.

宋代诗词中保留了众多 宋代记忆 ,为后人认识宋朝提供了丰富材料。下列诗词中蕴含的 宋代记忆 与史实相印证的是(  )

诗句

史实

A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陆游

稻麦复种的推行

B

茶瓯屡煮龙山白,酒椀希逢若下黄——黄庭坚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苏轼

生产关系的变革

D

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胡则

八股取士的弊端

5.

宋代理学家的理想是 得君行道 ,希望圣明的君主任命自己为宰相,然后自上而下改变天下。他们在皇帝面前能够以政治主体自居,甚至说出君王与 士大夫共天下 。而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在龙场悟道后,提倡 觉民行道 ,希望感化底层士民,自下而上改变天下。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

A.两个学派的学术差异B.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C.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D.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

6.

清政府将《南京条约》的文本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并未存放于中央政府。面对五口通商后日益繁多的外交事务,清政府让两广总督兼任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材料表明,清政府(  )

A.开启了外交近代化B.意在维护天朝体制C.积极调动地方活力D.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7.

英文单词“Revolution”最初被翻译为 作乱 逆反 ,法国大革命因此被翻译为 法国大乱“。直到19世纪90年代后期,经康梁等人提倡,“Revolution”才被普遍翻译为 革命 。这反映了当时部分先进中国人(  )

A.理解现代政治理论B.准备走暴力革命路线C.坚持中体西用原则D.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8.

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第一届参议会。到会145人,其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工农、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有商人、开明绅士的代表。材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民主联合政府初步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扩大D.三三制 原则得到践行

9.

下图是 一五 二五 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城市分布图,其主要体现了(  )

A.有利于工业布局的改善B.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C.三线建设取得较大成效D.国民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10.

下表所示为2019~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规模情这一状况(  )

A.加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B.推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C.有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D.为世界和平提供中国方案

11.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发掘于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是一副刻在陶片上的地图,距今已有四千多年。这幅地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还用文字标注了 巴比伦 德尔 苏萨 等地名。材料表明,两河文明(  )

A.创立了世界最古老的楔形文字B.建立了早期的人类城市C.掌握了领先世界的地理学知识D.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成熟

12.

中世纪后期,许多自治城市兴起,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使得物价上升,庄园主在农业上获得的收益相对减少,靠土地供养的骑士阶层也随之衰落。这一现象(  )

A.阻碍了欧洲国家的统一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C.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进步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13.

从公元17世纪开始,英法的许多城市,其行政长官不再由市民提名产生,而由中央政府指派。城市里的军事设施如堡垒、防御墙都被拆除,守卫城市的民兵也换成了维护治安的警察。这种变化表明(  )

A.国家的统一逐步强化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封建领主的势力扩大D.人文精神普遍传播

14.

1854年,美国迫使日本幕府签署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之后,日本学者纷纷向中国的阳明心学求取救世良方。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如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等都是阳明心学的信徒。近代日本学者选择阳明心学的主要原因是,心学主张(  )

A.以科学的精神去格物致知B.提倡经世致用与民主精神C.将自我从封建枷锁中解放D.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

15.

上世纪末,西方学术界兴起了关于当前西方社会形态的讨论热潮, 新资本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 晚期资本主义 后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知识社会 第三次浪潮 科学社会 消费社会 等名词屡屡见诸报端。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B.欧美国家的社会多元化加速发展C.资本主义走向了穷途末路D.欧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所调整

二、材料阅读

16.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朱熹的著作传入朝鲜后,形成了以退溪学派与栗谷学派为代表的朝鲜朱子学。朝鲜朱子学既吸纳了中国朱子学的研究成果,又有本土编注者各自的承创。学界以往研究朱子学多依据明代成化年间刊行的《朱子语类》或清代张伯行所辑八卷本《朱子语类辑略》,未能将早期版本的材料纳入考察范围进行全面研究。现存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及《语录解》等,保留了大量未经删改的文字材料,且更接近当时记录的原貌,在理学研究、文献研究和语言研究等诸方面,皆有提供第一手鲜活语料的重要价值。

——摘编自徐时仪《朱子语录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

材料二
中国古典文化在古代东亚社会逐渐构筑起以儒家道德修养、礼仪秩序、忠孝伦理及修齐治平等理想为内核的东亚文化价值体系。中国文化的域外流播,激发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的文化模仿与创新。近代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 要想知道日本文化的根源,就必须先了解中国文化。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阮金山教授认为:越南儒学 是儒学在越南传播发展的成果,也是儒学在越南本地化的结果 ,越南儒学 丰富了儒学的面貌,是东亚儒学及全球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观这些国家文化,可以发现一定规律,即通过学习汉文化,获得创造文化的平台,而后承袭本民族特性,形成了不同的视角和理念,成为东亚文明不断走向未来的历史基石,是东亚文化革新的动力源泉。

——摘编自蔡美花等《中国古典文化是东亚文明走向未来的基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子学传入朝鲜后所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典文化在东亚国家传播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17.

【地理科学与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传世的中国古代地图中,有大量的军用地图、土地测绘图、地形图。西周在分封诸侯时,经常会使用地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割让土地,首先要献上地图。地图的绘制还体现了对空间秩序的官方认定,传统中国的舆图常被称为皇舆,其绘制往往由朝廷主导。在地图绘制时,中国往往会居于地图正中,占据主体位置,体现中国古代的 华夷秩序

——吴仰湘、周禄丰《地图的历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根据实地考察和科学的测算绘制地图。到了18世纪,欧美国家地图的绘制水平大幅度提高。法国出现了三角测量法,使地图的绘制更加精确。英国利用海上计时器测量海上经度,完善了航海图的绘制。德国的印刷工发明的石板印刷术改进了正在成长的制图业。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出现了诸多大幅、高精度的土地测量图和航海图。法国人绘制了国家地图集,精准地描绘了法兰西的领土,标注了清晰的边界线。到了19世纪,随着世界上所有西方人未知的地理区域被发现和征服,人类绘制出了完整的世界地图。

——赵伟、吴金娜《浅谈地图的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地图的用途。(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地图绘制技术进步的原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制度自信与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学校历史社准备做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的宣讲,为确定关键词,历史社的同学们利用互联网,对新中国历史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得到如下关键词汇:抗美援朝、 一五 计划、三大改造、扫盲运动、五四宪法、人民币、普通话、大庆精神、乒乓球外交、两弹一星、三线工程、联合国、雷锋精神、高考、义务教育、科教兴国、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希望工程、特别行政区、三峡工程、一带一路、港 澳大桥等。
作为此次宣讲的主笔人,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写一篇宣讲词。(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文明的传承与认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在拜占庭帝国早中期的大部分时间里, 希腊人 (Hellen)这一称呼等同于异教徒甚至野蛮人。然而,拜占庭帝国对于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却未因此而断裂,帝国早期的教父们就致力于去除古希腊文化中的多神教色彩,将其融合、吸纳到基督教文化中。拜占庭希腊认同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2世纪,“Hellen”含义开始发生变化,它代表着接受过相同古典教育的人。随着帝国内部的混乱与西欧的崛起,单纯的政治和宗教差异已经不能将他们同西欧区分开来,拜占庭人只能转向一种更持久的遗产,即古典希腊。在帝国灭亡前后,拜占庭的希腊认同发展到了顶峰。贝萨里翁在给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一封信中,把希腊人称为我们的族群。

——金志高《拜占庭帝国希腊认同的缘起与流变》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各国从世界中心沦为二流国家的时候,欧洲人的共有意识使他们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欧洲认同逐步形成。20世纪50年代,法、(西)德、意等六国率先通过一体化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实体。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了仅仅在经济上的欧洲一体化遭到危机,欧洲人开始意识到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各国物质利益上的协调合作,而且需要一种欧洲意义上的观念和意识。其后,经过不断的深化和扩大,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这标志着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最初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展开,随着冷战结束,一些原本属于苏联阵营的东欧国家也加入了欧盟。

——牛靖丽《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文化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拜占庭帝国对希腊认同加强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演变的特点。(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