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新乡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01

一、单选题

1.

如表所示为春秋时期的经济观点摘编。据此可知,三人都认为(  )

人物

观点

子产

主张官府采取市不豫干预的政策,反对西周以来官府设贾师监管价格的做法

子贡

何以玉贵而石贱,因为玉少而石多,提出了物以稀为贵的观点

孟子

针对市贾不贰提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徒相差一倍,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A.官府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B.应避免物价长期涨跌波动C.商品价格应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D.工商食官 制度应被废止

2.

汉武帝任用王温舒为河内太守, 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 ;任用酷吏张汤 治淮南、衡山、江都(注:均为诸侯王国)反狱 ;以《左官律》《附益法》《交通王侯》《阿党》《酌金律》等,惩罚谋反活动和违法乱纪行为。这些举措(  )

A.体现 儒法并施 的治国理念B.解决了王国问题C.旨在根除腐败官员扰民问题D.强化了中央集权

3.

《新唐书刘祎之传》载,(唐)高宗时,召刘祎之、元万顷等人禁中,参与处理政务,时谓 北门学士 。玄宗初,置 翰林待诏 ,以张说、张九龄等亲信为之,为他掌四方表疏批答和文章,既而又选文学之士,号 翰林供奉 ,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诰。这表明此时的唐朝(  )

A.三省体制名存实亡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选官途径趋向多元

4.

元初国家编写了《农桑辑要》,该书序文写道: 农司诸公,又虑夫田里之人,虽能勤身从事,而播殖之宜,蚕缲之节,或未得其术,则力劳而功寡,获约而不丰矣。 由此可知,元代编写《农桑辑要》的意图是(  )

A.促进农业技术的革新B.扩大农业官员权力C.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D.培养农民勤劳习惯

5.

据统计,明代中后期的百年间,专门论述海防地理、设施和方略的著述达100多种。在经过多次论争并经战争实践检验后,明廷的海防战略思想渐趋成熟。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

A.政治危机严重B.殖民侵略深入内地C.海防形势改变D.海防备战较为充分

6.

《北京条约》因准许华人出洋务工,致有中外奸商勾结,拐卖华民之弊。为加强管理,1864年总理衙门与刑部议立制裁拐匪的国内律例,又于1866年与英法等国商定《招工章程》22款,以保护在外华工的权益,避免洋人袒护奸民。这表明(  )

A.统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B.清廷近代主权观念逐渐增强C.侵略势力已得到有效遏制D.中英已经构建平等外交关系

7.

晚清新式图书馆始终本着为用书而藏书的目的,不仅发挥着贮藏图书的传统功能,更使中国近代传统藏书事业逐步告别 私人书库 秘而不宣 的畸形发展状态,使其日益朝着公共图书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这一转变(  )

A.开启了晚清教育的近代化进程B.提升了民众的思想文化素养C.强调了新式图书馆的教化功能D.体现了西学东渐潮流的价值

8.

1913年12月2日《知事任用暂行条例》及《知事试验暂行条例》颁布后,各地有资格应试者纷纷来北京应试,1914年2月、4月、9月和1915年5月,内务部共进行了四届县知事试验,参加者共计2万余人,通过试验者4597人。县知事选任考试的实行反映出当时(  )

A.考试院的权力渗入到基层政府B.文官中政治与管理的分离C.北洋政府加强中央权威的考虑D.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活跃

9.

如表所示为1927年与1930年民族工业(部分)的发展情况对比。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工业品

1927年产量

1930年产量

棉纱

2073万包

2381万包

棉布

900万余匹

1600万余西

面粉

1950万包

3043万包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B.实业救国 思潮的兴起C.北洋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10.

近年来,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建立或发展了双边或多边的关系网络,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同沙特,伊朗及海湾国家的各种联系,等等。尤其是中国在沙特,伊朗两个大国之间的成功斡旋,在国际社会广受好评。这表明,新时代的中国(  )

A.探索构建国与国交往新路B.奉行 亲,诚,惠,容 理念C.主导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D.始终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

11.

公元前1750年左右,一部分雅利安人从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后,与当地原住民共同生活,并与哈拉帕人的生活方式相融合。伴随着印度北方的开发,雅利安文化对印度历史、宗教社会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材料可用于说明(  )

A.古代波斯与印度的文化交流B.古代印度宗教环境的复杂特征C.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D.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12.

有学者认为: 日本人从9世纪开始将中国文化与其传统文化熔于一炉,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混合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是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文化,也同于日本早期文化的新型文化。 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  )

A.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交融B.日本多种文化的互动与变迁C.日本文化的借鉴与创新D.汉唐文化推动日本社会进步

13.

孟德斯鸠认同新教的一些思想,同时他又反对无神论,他曾经提出让僧侣放弃财产,取消过多的宗教节日。孟德斯鸠的这些主张(  )

A.维护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旨在弘扬自然权利学说D.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转向

14.

1910年,迪亚斯的统治遭到墨西哥各派进步人士的反对, 革命是从那年的11月20日开始的,在很短的时间内经过激烈的斗争,使得独裁者最终放弃了政权,不得不流亡到了法国 。这场墨西哥革命(  )

A.具有民主革命性质B.体现了反封建的彻底性C.旨在争取民主权利D.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

15.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主张为欧洲经济复苏提供援助,其邀请的对象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条件是东欧各国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东欧势力范围。苏联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等盟国对此加以拒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冷战重心是争夺东欧控制权B.马歇尔计划蕴含政治战略意图C.苏联阻挠了马歇尔计划实施D.经济援助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

16.

如图是1992—2014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示意图。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成效显著B.发达国家的科技竞争力逐渐下降C.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分配发生逆转D.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至大西洋东岸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自古以来,洛阳就被人们视为 天下之中 ,汉光武帝刘秀曾定都洛阳,曹魏、西晋、北魏也都曾定都洛阳。唐末五代时期,由于长年战乱不止,洛阳受到的冲击十分严重。五代时期,各朝对洛阳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复, 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乃筑垒于故市,建制府署,以防外寇 。宋仁宗即位后,士大夫们纷纷要求改革当世文风,数名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在洛阳地区领导了北宋文风改革。庆历新政后,北宋政府开始在州县大规模建立官学,作为西京的洛阳也迎来了办学热潮,其下属诸县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官办学校。王安石变法期间,反对派司马光选择在洛阳置办园林,读书清修,编撰《资治通鉴》,数十年如一日。程颢、程颐兄弟也长期在洛阳著书、讲学。从整个北宋的文化格局来看,洛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北宋一个重要的文化重镇。

——摘编自李国威《北宋洛阳文化地位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洛阳恢复繁荣的有利条件。(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北宋洛阳的城市功能定位。(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37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4条规定: 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39年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8条规定: 在选举区域内,如有少数民族,除了适用第五条之规定外,其人数不足各级参议会选举法定人数五分之一者,参加区域选举;有法定人数五分之一以上者,单独进行该民族居民之选举,得选出正式议员一人。 第18条规定: 各抗日政党及职业团体,可提出候选名单,进行竞选活动,在不妨害选举秩序下,选举委员会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止。

——摘编自闫实《革命圣地,妇女行使选举权》

材料二
男女都来到,会议开热闹,检讨工作真不少,全要转变好;边区要发展,选举要广泛,选举好人把事办,生活能改善……”

——据陕甘宁边区流传的《乡选歌》整理

材料三
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放着几只碗。众人之中,一位妇女正在弯着腰,小心地将手中的豆子投在第二个碗中,后面的人手握着豆子似乎是在等待….”

——据延安革命纪念馆投豆选举照片解说词整理

(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三对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影响。(6分)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所需的大部分石油能源与工业原料主要通过该运河来运输,苏伊士运河成为英国的 帝国生命线 。1874年,英国利用埃及政府发生的严重财政危机,得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苏伊士运河为英法两国共同控制。1881—1882年,埃及爆发阿拉比起义,英国以维护埃及 稳定 为借口,于1882年占领埃及,至此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建立起当时英国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摘编自丁泓宇《英国与苏伊士运河战争研究》

材料二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在亚历山大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不愿放弃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国政府,伙同法国和以色列悍然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企图以武力迫使埃及屈服。埃及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保卫苏伊士运河的正义斗争,赢得了的广泛支持,谴责英法侵略者的呼声响彻全球。1956年12月22日,英法侵略者最后一批残兵败将撤离塞得港,转年以色列也从西奈半岛撤兵,苏伊士运河从此飘扬着埃及国旗,回到埃及人民手里。

——摘编自金涛《近代科学文明缔造的世界奇迹——苏伊士运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成功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9年,全国5.4亿人口中约80%的人不识字,只有3000多万名小学在校生,100多万名中学在校生,10多万名大学在校生,大中小学在校生规模类似 倒图钉形 。在2018年近14亿人口中,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在校生,分别为10339万人、4653万人、3935万人、3833万人。同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5%,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为100.9%、88.8%、48.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这些指标已达同期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女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与人口自然比大体相当,特殊教育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也在多样化推进。

——摘编自张力《新中国70年教育事业的辉煌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新中国教育 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