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福建省南平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4+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7 浏览数:98

一、单选题

1.

图1出自乌尔王室(苏美尔地区重要国家)陵墓的壁画,描绘了乌尔人进行战争的情景。据此推知当时(  )

图1  苏美尔人的战车

A.冲突是城邦间交往的主流B.作战体系臻于完备C.可能已有统一的军事组织D.农耕技术相当成熟

2.

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封君要保护封臣,在封臣背信弃义时亦可抛弃封臣。封臣则以服兵役等方式效忠封君,服兵役一般情况下是每年40天,超过时间封臣则有权离开。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  )

A.相互对立B.自由平等C.绝对服从D.双向契约

3.

查士丁尼一世在《法学阶梯》的序言中将自己视为耶稣基督的代言人,并将自己的威严、荣耀的实现归功于上帝的护佑,短短的序言竟三次提到了 上帝的保佑 。他意在(  )

A.宣扬上帝权力至高无上B.强化君主权威C.确立王权高于教权原则D.实现政教合一

4.

中世纪西欧行会规定,当成员陷入贫困无法工作时,每周可以得到4便士的救济金。部分行会还建有收容所,以帮助孤儿寡母。这表明行会(  )

A.规范行业的经营活动B.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C.建成完善的保障体系D.保护成员的政治权益

5.

在中世纪早期, 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 等词语只是地理名词,人们只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统一的教会。而到了中世纪晚期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是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教会成员。这一变化(  )

A.得益于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B.强化了封建君主的绝对权力C.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体现了宗教神权的统治衰落

6.

15世纪时,朝鲜的生员考核制度规定:生员每个月要考查一次学过的经史,只有读了足够数量的经书才可以入仕,并且根据所读经书的数量决定分配的官职,读的经书越多,职位越高。这反映了朝鲜(  )

A.传承圣贤精神B.深受儒家思想影响C.普及儒学教育D.借助科举选拔官员

7.

达·芬奇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真正的科学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二是要像数学一样可严密论证。这反映了(  )

A.文艺复兴推动近代科学发展B.艺术源自于数学学科进步C.自然科学彻底解放人们思想D.人文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

8.

16世纪,由于被剥夺了作为东方贸易主渠道的地位,威尼斯逐渐成为旅游城市,大西洋诸港口则船只往来不断,以其财富声名远扬。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传统商路B.造船技术和地理科学进步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新航路引发贸易中心转移

9.

1789年,英国《肯特公报》对某场革命赞誉有加,认为其 宣称人类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要在最广泛的基础上建立自由 。这场革命(  )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扩大了工业革命成果C.践行了启蒙运动理念D.清除了封建统治残余

10.

1875年,普鲁士矿业、冶金业与盐业部门有105家企业为工人开设培训课程、教育课程及讲座。19世纪末,职业教育实践开始进入国家层面,并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了(  )

A.国家高度重视平民化教育B.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时代潮流C.工业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D.基础教育普及带动社会进步

11.

19世纪中期发表的某一著作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它的发表标志着(  )

A.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12.

19世纪欧洲商业资本在非洲建立商站和早期殖民地,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本国政府采取政治或军事行动,以达到兼并殖民地,保护经济利益的目的。据此可知(  )

A.商业殖民活动助长野蛮瓜分B.西亚是欧洲商人活跃的地区C.世界殖民体系已经正式建立D.非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3.

某战役首次将坦克投入实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该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14.

苏联解体后,俄国革命史研究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大量当事人文献的公开获得了新的史料来源,学术研究在此背景下展开并取得新的收获。据此可知(  )

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B.历史研究必须用一手材料C.只有新史料研究才能还原历史的真相D.史料的丰富助推学术研究

15.

1931年,为了消除迁出地集体化运动的阻力,苏联将22.61万富农迁入哈萨克斯坦。这一举措(  )

A.消除社会内部压力B.符合工业化进程要求C.缓解民族紧张关系D.维护农民集体的利益

16.

据表1可知(  )

表1 清华大学战时特种研究事业的主要成果及合作单位(部分)

研究机构/人员

研究成果

合作单位

作用

汤佩松、沈同

士兵营养调查与改良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保障士兵战力

赵九章、李宪之

高空气象探测与研究

中央空军军官学校、美国空军飞虎队

提供航空气象情报

陈芳允等

军用秘密无线电话机

中央电工器材厂

战场通迅

国情普查研究所

呈贡县人口普查

内政部、社会部、云南省政府

调查人口情况,掌握迁徙特征

A.科研服务于战争需要B.学术交流促进成果转化C.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D.中外合作助推技术革新

17.

下图是一幅1952年苏联的政治漫画。该漫画意在(  )

A.批判苏联政府软弱无能B.揭示门罗主义的实质C.抨击美国虚伪外交政策D.表达对核战争的担忧

18.

二战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家庭补贴法》、《国民保险法》、《退休金(增长)法》等一系列法案。这一做法旨在(  )

A.保障社会稳定B.借鉴苏联模式C.消除国家贫困D.提高行政效率

19.

图3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发行的部分邮票,据此推知当时(  )

A.国际政治秩序已经重建B.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D.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显著

20.

201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为非洲人后裔国际十年,主题为 非洲人后裔十年:承认、正义与发展 。这一行为(  )

A.缘于美国实行种族隔离制度B.消除了国际社会种族主义现象C.得到世界各国人民一致认同D.推动了社会公正与人权的进步

21.

某一区域性金融机构由中国倡议设立,其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该机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B.欧洲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投行

22.

2019年,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据表2可知,该大会旨在(  )

表2 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外方领导人致辞(节选)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我坚信,大会取得的成果将积极推动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加深地区国家相互了解,提升和平、友谊与真诚合作。

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

亚洲文化和文明,起源相似,发展道路、发展未来相似。能否实现和谐相处,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解彼此的文明。

A.推动相互理解和知识共享B.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C.深化亚欧文明交流和借鉴D.普惠中国的发展成就

23.

当前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许多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用本国货币取代了美元,推动国际贸易货币结算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反映出当代世界发展趋势是(  )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化

二、材料阅读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农本经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社会财富,人是最重要的劳动力。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往往都是需要通过向外扩张增加自己的财富。作为个人或整体的农耕世界往往通过和平、暴力手段兼并他人土地或战争形式夺取周边部落与国家的土地,以获取土地和劳动力,实现财富的增值。

——摘编自晏绍祥《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上古中古史内容解读》

材料二
历史上的各大文明并非孤立隔绝的,相互之间在接触的过程中,彼此学习、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元素,从而促进了自身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也在冲突与碰撞中激发出新的文化火花。西亚、中亚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使得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加大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明扩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交流的意义。(6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世纪,出生在美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裔人在殖民地广泛建立了大种植园和牧场,他们对伊比利亚半岛的行政统治和经济压迫极为不满,从启蒙思想中获得灵感,也会参加反抗税收的暴动以及民众起义,试图以北美的合众国式的共和政体来替代殖民统治,保留自身的特权。1807年,拿破仑侵略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王权因此受到打击,美洲殖民地趁机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纷纷出现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力地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觉醒,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列宁高度评价了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他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相提并论,看作是 二十世纪初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积极作用。(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一个由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构成的多极均势结构出现,但由于对苏联和德国等重要战略力量的长期排斥而缺乏稳定性。强权政治贯穿这一体系,大国主导利益再分配,完全将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战胜国片面追求民族国家的绝对利益,使该体系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并导致战后的和平既短暂又脆弱。

——摘编自徐蓝《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
在雅尔塔体系内有超国家的国际行为体,它们建立在主权国家自愿联合的基础上,捍卫着战后的 均势 和平 。国际行为体在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和处理各种国际问题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原则、规范和机制运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共治范式是雅尔塔体系精神在新形势下的表现。

——摘编自李世安《从国际体系的视角再论雅尔塔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联合国这一国际行为体为例,说明其为战后国际秩序做出的贡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形势下中国贡献的全球共治范式。(2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4—18世纪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世界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经济方面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西欧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政治方面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方面

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猛烈冲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王权的精神统治,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