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8 浏览数:100

一、选择题

1.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  )

2.

如图中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梵文D.拉丁字母

3.

每当法老去世,工匠们都会欢呼雀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正在为能决定所有人共同幸福的神建造宅邸。 宅邸 是指(  )

A.金字塔B.帕特农神庙C.长城D.罗马大竞技场

4.

《古巴比伦的兴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 你不是我的主人 ,结果被判割去耳朵。判罚的依据应是(  )

A.罗马法B.《圣经》C.《汉谟拉比法典》D.《十二铜表法》

5.

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 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

A.种姓制度B.禅让制度C.分封制D.分化制度

6.

古印度梵天为了繁衍人类,从自己的口、臂、腿、足,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口为神最洁净的部分,所以婆罗门地位最高,刹帝利次之,首陀罗由于出生部位最低级,则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该材料表明(  )

A.古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各个种姓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C.不同等级的种姓之间可以通婚D.低等级能够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7.

公元前1世纪,他所创立的宗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播到中国内地。我国寺院中大雄宝殿里的 如来 大雄 都是他的称号。他是(  )

A.耶稣B.玄奘C.穆罕默德D.乔达摩·悉达多

8.

公元前5世纪,在他的领导下,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成为最繁荣的城邦。 是(  )

A.伯里克利B.斯巴达克C.凯撒D.屋大维

9.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

A.5人B.3人C.2人D.1人

10.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11.

亚历山大的士兵们纷纷放下兵器,改行成了当地人的老师,曾经的军营变成了学习希腊文明的宁静课堂。 材料反映亚历山大东征(  )

A.推动了希腊文化向外传播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

12.

如图为欧洲某足球队队徽。与它的设计灵感相关的古代城邦是(  )

A.雅典城邦B.斯巴达城邦C.希腊城邦D.罗马城邦

13.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公元前509年是(  )

A.公元前6世纪初B.公元前6世纪末C.公元前5世纪初D.公元前5世纪末

14.

如图所示,判断该疆域图应出现在罗马(  )

A.城邦时期B.王政时期C.帝国时期D.共和国时期

15.

如表反映了古希腊建筑风格比较(  )

建筑风格

象征意义

比例特征

整体特点

多立克柱式

男性

粗壮

刚劲、雄健、简洁

爱奥尼柱式

女性

修长

纤细、秀美、精巧

A.注重人文建筑理念B.妇女地位的提高C.继承罗马艺术风格D.建筑师崇尚专制

16.

到他们那个时代为止,古罗马人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工程师 。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遗址是(  )
 A        B    
C     D
                                                                                                                                                                                             

17.

德国的—位法学家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最为平和、最为持久 说明罗马法(  )

A.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18.

英文单词中的七月(JULY)是用来纪念凯撒的。这是因为他在天文学家帮助下修改的历法,奠定了今天公历的基础。这部历法是(  )

A.太阳历B.阴历C.夏历D.儒略历

19.

下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与所处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

A.《荷马史诗》——文学B.《十二铜表法》——法律C.《掷铁饼者》——建筑D.帕特农神庙——建筑

20.

如图所示,北欧三国的国旗有共同的特征。与其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21.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22.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  )

A.马其顿王国B.法兰克王国C.西班牙王国D.葡萄牙王国

23.

在法兰克王国,领主独自掌管他们的领地。国王只在他自己的土地上,才真正是国王。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佛教的兴起和传播B.西罗马帝国的建立C.封君封臣制度确立D.东罗马帝国的扩张

24.

13世纪时英国很多庄园在法庭上都采取了陪审团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如果陪审团做出了不适当的决定或者损害庄园领主利益的行为,陪审员们会遭到集体课以罚金的处罚。这一规定(  )

A.扰乱了庄园的公共秩序B.维护了领主的自身利益C.将审判权完全归于领主D.增加了庄园的集体财产

25.

11至13世纪,维持自给自足经济形态的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容纳了绝大多数人口。这表明庄园(  )

A.摆脱教会控制B.商业发达C.成为社会基础D.法律完备

26.

中世纪的英国城市想要获得自治权,需要取得法律认定书,即特许状。但特许状的获得不是无偿的,如1294年,特拉弗拉克特花了300银马克从罗吉德拉西处买得了特许状。由此可见,取得特许状(  )

A.只能通过缴纳金钱B.保证城市永久自治C.可以采取赎买方式D.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27.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 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 平民的传记 ,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 新社会集团 指的是(  )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

28.

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大学(  )
①具有司法特权
②课程设置受到教会影响
③具有免赋税特权
④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9.

6世纪,由东罗马帝国皇帝颁布并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

30.

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及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 帝国 指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西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拿破仑帝国

31.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B.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C.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基督教学者带着古希腊学术的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D.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

32.

通过改革,日本进入了大一统集权时代。一个崭新的日本出现在列岛之上。 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

A.背景B.过程C.内容D.影响

33.

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 法制完备 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  )

A.以中国唐朝制度为蓝本B.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C.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34.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一宗教(  )
①它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②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③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④它是我国今天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信仰。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35.

历史学家玛尔说: 伊斯兰思想家的成功首先表现在数学方面。 能证明他说法的是(  )

A.阿拉伯数字的发明B.完整代数学的创造C.《医学集成》的创作D.《天方夜谭》的成书

二、材料题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1)材料中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什么变化趋势?
(2)小明同学观察了材料后,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厦门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农村政策问题时,肯定了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的包产到户做法。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一一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0年》
材料二 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就像投下一粒石子,打破旧体制的一潭死水,漾开了迎接生产力解放的春天的圆圈儿……正是从这个圈儿开始,充满活力的生产方式一圈儿一圈儿漾开……迎来了整个中国经济迅猛腾飞的新时代。
一一舒亦颖主编:《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材料三 市场经济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到不断完善,与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彻底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石。

——叶金生《邓小平理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支持 包产到户 做法的理由。材料中 包产到户 是指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 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 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 最早画在哪些城市?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时间

事件

影响

1949101

为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创造了前提。

19501953

抗美援朝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61976

中共中央召开八大、建成大庆油田、两弹一星的成功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78

安徽小岗村率先推行分四包干到户;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7

中共中央召开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1)写出材料中①的事件名称。
(2)综合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