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枣庄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5+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58

一、单选题

1.

在商代晚期, 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及至西周,除了周王室贵族有凭血缘关系而被称 者外,周王还常把 这个称号授予功臣,并以此凸显周王室与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密切关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西周贵族政治的逐渐稳固B.等级观念逐渐呈现生活化态势C.统治者意图扩大统治根基D.天下一家文化心理认同的形成

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以人为本B.关注本心C.崇德重礼D.敬天保民

3.

战国时,各国普遍按田亩征税,连贵族大臣都不得逃避。赵奢在赵国担任田部吏,平原君手下人拒绝纳税,被赵奢诛杀九人,吓得赵国再也无人敢拒缴赋税。这一做法旨在(  )

A.推广按亩征税B.承认土地私有C.打击贵族豪强D.增加国家收入

4.

云梦秦简《田律》《仓律》中记载,地方官需要准确地向朝廷报告其所辖土地的田亩面积、种植情况、庄稼长势以及自然灾害,国家要求官员按时视察农业生产情况,下命令保护山林川泽、禁止随意砍伐捕捞。这表明此时(  )

A.国家强化对经济的控制B.朝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国有制度依然盛行D.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确立

5.

刘向编纂《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所取内容为 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 传记行事 ,具有明确的 戒天子 陈法戒 等条目。由此可知,刘向这一做法主要服务于(  )

A.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汉家王朝的政治统治C.普通百姓的社会教化D.传统礼制的恢复重建

6.

表1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水利工程情况表。该时期是(  )

表1

州数

县数

水利工程总数

未确知具体时间的工程数

前期工程占总数的%

关内

河南

河东

河北

淮南

江南

10

14

6

17

5

17

18

19

8

31

8

388

24

25

17

52

20

74

2

2

3

2

46%

88%

94%

84.6%

30%

33.7%

A.汉朝B.唐朝C.南宋D.明朝

7.

唐朝士人群体中存在 觅举 的风气。有评说: 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亦有李白将自己的《大鹏赋》递给当地官员,希望获得荐举的片断。 觅举 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取士扩大了选官的范围B.士族依旧把持着选官权力C.荐举仍然是选官的重要途径D.士人主动向官员自荐求仕

8.

元朝色目人在诗文书画等汉文化领域达到相当高的造诣,而且真诚地以自身汉文化造诣为荣,同时汉族士人在给色目人诗文集作序或者与其诗文赠答时,也从汉文化的角度对他们表现出深切的接受和认同。这一现象表明元朝(  )

A.具有较强的文化认同意识B.因俗而治的政策成效显著C.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D.汉文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9.

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 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 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 。这意在强调(  )

A.自由贸易的重要性B.战争起因的复杂性C.鸦片输入的危害性D.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10.

19世纪末,严复指出: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这一观点旨在(  )

A.加强中西交流B.倡导社会制度变革C.践行中体西用D.揭露社会转型艰难

11.

这是一幅清末新政时期,名为《画地为牢》的漫画,清政府的这一行为(  )

图1

A.客观上壮大了革命的力量B.规范了社会法律秩序C.实际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D.限制了参政群体范围

12.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 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 ;后来,陈独秀在《解放》中说: 解放重在自动,不只是被动的意思,个人主观上有了觉悟,自己从种种束缚的不正当的思想习惯迷信中解放出来 。材料表明陈独秀(  )

A.强调个人主义的重要性B.着力养成青年的奋斗精神C.突出思想独立的必要性D.注重理性觉醒和科学教育

13.

图2中国古代青铜工匠东渡路线复原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佐证古代亚洲(  )

图2

A.青铜文明的起源B.文化传播的状况C.商品流动的特点D.儒家文化的范围

14.

劳动歌是劳苦的黑人奴隶在工作时所唱的歌曲,19世纪中叶普遍存在于美国南方的棉花地、港口、铁路和农村等地区,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爵士乐的雏形。20世纪初,一些纽约乐队演奏这些音乐,引起轰动,此后经过不断发展,爵士乐成为美国典型流行文化。这表明美国流行文化具有(  )

A.多元性B.地域性C.交融性D.阶级性

15.

图3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1918年7月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的摘录片段。这种现象意味着(  )

每一种文化犹如有机体,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兴盛和衰亡的过程。……以前各大文化都把我们当作全部世界事变的假定中心,绕着我们旋转……现在不承认任何文化占有优越地位。

图3

A.德国的战败不可避免B.世界文化中心正在向美洲转移C.西方的霸权已经完结D.亚非拉民族解放将会蓬勃发展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历史缩影:宋代都城商业广告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时期,也是商业环境和广告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期。伴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其广告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广告形式进一步发展,新型的广告形式也不断出现。

表2 宋代都城广告类型表

广告类型

具体形态

资料来源

招幌广告

各具经营特色、经营风格的店铺散落在居民区中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刘家上色沉檀栋香杨家应症王家罗锦疋帛铺王员外家刘家上色等店招。

《清明上河图》

叫卖广告

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至天明不绝。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东京梦华录》

店堂装饰

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故至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梦梁录·酒肆》

印刷广告

出现独立于出现了独立于产品和店铺之外的广告形式: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铜版雕版印刷广告;书籍广告

中国历史博物馆

灯饰广告

就中莲华王家香铺灯火出群。

《东京梦华录》

——据杨海军《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整理

对宋代都城商业广告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阐释。

三、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崔溥《漂海录》与明代社会
材料一

明弘治元年(1488正月,35岁的朝鲜儒士、弘文馆副校理崔溥在济州岛执行公务,返乡奔父丧,遭遇海上风浪,漂海13天后,在中国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界登岸,意外开启了4个半月的中国之旅。后走陆路至杭州,由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行水路至北京,再由北京走陆路至鸭绿江返回朝鲜。回国后,他用汉文写出了《漂海录》,这部以日记体形式的著作,涉及明朝弘治初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市井风情等方面的情况。

——据林海金《崔溥与〈漂海录〉》等整理

图4 崔溥漂流及归国线路(图片来源于尹泽凯《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

材料二
2016年11月,由浙江省博物馆与韩国国立济州博物馆共同举行的展览 漂海闻见——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 ,以《漂海录》为线索,辅以中韩两国超过300件馆藏文物,重点探寻崔溥在中国江南的游历足迹,展示《漂海录》中生动的人物及其所生活的时代盛况。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202407121420452494

图5

——据王佳月《以个人为支点——浙江省博物馆漂海闻见展览回顾》整理

(1)假设你是崔溥的随从,替他给朝鲜国王草拟一篇关于当时明朝情况的简要报告,要涉及哪些内容?(6分)
(2)如果你是一位史学杂志编辑,请你对材料二中的展览写一个简评。(9分)

四、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鲁运河沿线聚落的空间变迁
材料一
清代末期鲁运河沿线的聚落分布仍集中于运河沿线发展,但是,相比较于明代末期,鲁运河沿线聚落的分布趋近于远离运河沿线缓冲半径的区域,且中间距离段聚落分布相对均衡。曾经繁盛一时的运河城市带逐渐黯然失色。
材料二
202407121420452494

图6 大运河全运段地形断面以及南旺古镇地势最高点示意图

——材料一、二均摘自赵亚琛《大运河沿线聚落空间解析及适应性发展研究》

材料三

鲁运河相关历史大事记(部分)

·1855年,黄河主流从河南兰考决口改道北上,运河河道淤塞,废弛近十余年。

·18551868年,运河沿线成为厮杀的战场。

·18581860年,南京、烟台、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

·1872年,轮船招商局开始承运漕粮,海运漕粮遂成定例。

·1900年,京津铁路建成。

·1902年,清政府正式宣布漕运制度废止。

·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

·辛亥革命后,山东省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大运河沿线的德州、聊城、临清、济宁等地都有公路通往其它地区;山东分布最密集的交通运输线路在胶东和鲁西北地区,即黄河以北地区的运河区。

·20世纪初,山东东部沿海开设多个通商口岸,山东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东南沿海偏移。

——据武翠、王敏《试析京杭运河山东段在近代的衰落原因》等整理

结合材料,以 鲁运河沿线聚落的空间变迁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五、材料阅读

19.

时代中的商务印书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产物。如果不是近现代中西文化的交往,如果不是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对广大中国士人形成巨大的思想冲击,如果不是戊戌变法失败,一大批士人流落民间,就不会有商务印书馆,也就不会有中国的近现代出版业。同样,如果不是商务印书馆中的一批文化人有意识地扶持和推动当时的各种文化思潮,有意识地出版各种思想文化出版物,中国的近现代文化探索,无疑也要逊色得多。翻阅商务印书馆的馆史资料,人们会注意到,差不多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学者,都与商务印书馆打过交道,如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严复、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钱穆等,甚至一些重要的政界人物,如盛宣怀、孙中山、汪精卫、陈独秀等,也与商务印书馆有密切的交往关系。同样,影响近现代中国学术文化的许多重要著作、重要刊物,也都是由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发行的,如严(复)译名著、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金岳霖的《论道》、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钱穆的《国史大纲》、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等。因此,一部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出中国思想文化的近现代历史。

——摘编自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

(1)商务印书馆形成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4分)
(2)谈谈你对商务印书馆价值的认识。(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