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盐城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84

一、单选题

1.

如表呈现了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导致两大文明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文明比较项

政治

法律

经济

文艺

两河文明

法制社会

法典统治

商业特性

丰富多变

埃及文明

伦理社会

神权统治

农耕特征

追求恒久

A.地理环境B.生产力水平C.宗教信仰D.交通条件

2.

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官职候选人为了在竞选中获胜,以发放 面包 福利和举办 马戏 活动为手段笼络民心,形成独特的 面包与马戏 现象,且在共和国后期愈演愈烈。该现象(  )

A.加速了共和国的灭亡B.增强了对外扩张的动力C.促进了民主制的完善D.维护了君主政治的稳定

3.

马丘比丘城遗址是一个用巨石建造的宏伟工程,由150多座建筑物组成,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全城分为城市区和农业区,建有完善的供水系统,水池、水渠皆用岩石或直接从岩体中雕琢而成。该城的建造,主要得益于(  )

A.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B.印第安人先进的农业技术C.古代美洲文明的相互交融D.城市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

4.

如图是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两条贸易路线。这两条路线(  )

A.促进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使古老的美洲文明重新焕发活力C.有利于地区贸易均衡发展D.推动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5.

18世纪,德意志神学家巴尔特说: 去思想和判断的自由,就是最神圣、最重要和最不可侵犯的人的权利。 德意志哲学家雅各比也说: 人自己决定自己,即人能够自由地行动,就此而论,人是通过理性来激发的,是一个充分意义上的人。 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开始关注人性解放B.宗教改革发展至高潮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D.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6.

如表反映了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数目的变化。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单位:个)

17世纪末

1801

1841

英格兰

851

873

956

威尔士

73

76

82

苏格兰

81

87

117

总计

1005

1036

1115

A.圈地运动的兴起B.工业革命的发展C.人口布局的调整D.中间阶层的崛起

7.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后,巴黎发生多次 秩序党 (巴黎的反动分子)游行示威暴乱。这些暴乱虽都被镇压,但公社中央委员会却没有对暴乱分子惩处,反而容许他们在3月26日公社选举中再次进行较量。这一做法(  )

A.反映了革命者立场动摇B.埋下了革命失败的隐患C.顺应了革命的实际需求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8.

如图为西属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结构的示意图。据此可知,总督制(  )

A.本质为宗主国实行的专制统治B.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C.基本属于欧洲政治制度的移植D.实际上弱化了殖民者的统治力

9.

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极端派通过多种方式发动工人参与政治斗争,指出其受压迫是因为英国统治限制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号召把斗争运动扩展到农村,指出农民困苦主要是殖民统治造成的。这表明(  )

A.国大党的阶级属性发生了变化B.农民阶级成为反殖斗争主力C.英国殖民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0.

1916年初,英国拒绝了中国加入欧洲战场的提议,后又否定了中国 以工代兵 的计划。不久英国却主动招募华工,至1917年4月底,已有三万五千名华工被送入法国战场。英国政府态度的变化源于(  )

A.中国地位的提升B.十月革命的爆发C.英法矛盾的激化D.欧洲战局的变化

11.

1943年秋,盟军策划空袭日军驻香港军事基地。港九独立大队在民众协助下完成详尽侦察,绘制地图转交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盟军随后发起空袭,炸沉日本军舰两艘,重创日军铜锣湾军火库等军事战略要地。上述史实可佐证(  )

A.东方主战场在二战中的主导性B.迅速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迫切性C.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劲旅D.中美两国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12.

1925年至1953年的28年间,苏联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了55倍,而消费品的生产仅增加了12倍;其中,1953年同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相比,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了3倍多,消费品的生产仅增加了72%。这反映出苏联(  )

A.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B.经济发展的片面性C.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D.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13.

美国圣弗兰西斯科州立学院的学生领袖约翰·莱文在演讲中说到: 我们接受的教育使我们打心底里相信美国是为正义而战的。 后来,他又说: 伴随着在越南的恐怖战争,我有一种自我意识背叛的感觉。 其言论表明(  )

A.冷战格局影响欧美国家发展B.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矛盾激化C.越战引发人们反思美国社会D.越南战争改变学生宗教信仰

14.

1962年,韩国正式启动首个五年计划,依据国家实际,选择纺织、胶合板等产业作为发展计划的核心。到70年代,韩国开始把重化学工业作为重点领域,推进包括化工、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韩国经济发展策略的转变反映了(  )

A.政府作用的削弱B.经济主权的强化C.计划经济的优势D.产业结构的调整

15.

1972年3月,欧共体部长理事会决定在共同体内部实行 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 。如图为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成员国货币联合浮动的示意图。该图可折射出(  )

A.欧共体自主性增强B.美元中心地位丧失C.欧元影响力的上升D.世界政治格局剧变

16.

如表为部分跨国公司1998年在拉美的主要投资分布情况。据此可判断(  )

(单位:百万美元)

跨国公司名称

来源国

行业

巴西

墨西哥

阿根廷

智利

委内瑞拉

通用

美国

汽车

6371

9265

1066

521

740

西班牙电信

西班牙

电信

4483

4209

1602

家乐福

法国

零售

7304

1870

1870

戴姆勒—克莱斯勒

德国

汽车

1293

6605

950

壳牌

/

油矿

4470

1934

889

208

A.拉美地区经济发展均衡性显著增强B.区域经济集团化助力拉美经济发展C.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推力D.资本在亚非拉地区投入和流动加速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海,是中世纪最为重要的中转市场和消费中心。8世纪时,君士坦丁堡颁布航海法典以促进商业船队发展,同时鼓励外国商人来拜占庭进行商业活动。君士坦丁堡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仅可以展示首都的财富,还可以获得全世界倾注进来的大量珍贵商品。位于城市北部的金角湾是君士坦丁堡重要的港口之一,承担着军事、物资存储和对外贸易等多项功能。来自天南海北的商人在此聚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在这里荟萃。把货物销售给本地商人之后,外国商人又会满载交换来的新的商品踏上归程。

——摘编自王欣妤《11——12世纪末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区的创立与发展探究》

材料二
威尼斯处于咸水沼泽之中,土地经常移动,无地可耕,无石可采,无铁可铸甚至无清水可饮。但威尼斯人充分利用处于西欧与拜占庭之间这一优势,从公元5世纪到9世纪的数百年间,由受后者控制的保护国,一步步变为同盟国,最终摆脱了拜占庭的控制。到十三世纪,威尼斯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拥有20万工商业居民,年收入约为100万杜卡特,相当于法国的年收入,超过西班牙、英国等国。1284年威尼斯铸造的金币杜卡特是欧洲的通用货币,生产的毛织品、丝织品、玻璃制品畅销欧洲和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高容铎《论中世纪威尼斯商业的崛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时期君士坦丁堡的重要地位并简析其成因。
(2)据材料二,指出威尼斯地位的变化,并概述影响其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中世纪时欧洲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对近代中国部分文献中的国际法方面内容的整理。

时间

名称

出版翻译人物或单位

主要内容

1839

《各国律例》

林则徐、美国传教士伯驾、华侨袁德辉

摘译有关战争及其敌对措施,如封锁、禁运等

1864

《万国公法》

总理衙门文祥、恭亲王、传教士丁韪良

内容涵盖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国际条约、国际司法等

1877

《公法便览》

同文馆

内容涵盖了邦国平时的权利与责任、邦国通使的权利与议约规则等

1880

《公法会通》

由丁韪良在同文馆主持翻译

详细阐述了国家平等、人人平等的国际公法思想和人权思想

20世纪初到1911

《国际法》

留日学生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规则和制度

《国际私法》

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调整,包括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等内容

《国际公法讲义》

详细阐述了国际公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等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 近代中国与国际法 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由于议会和政党制度的发展,两党轮流执政的结果,使官吏经常变动。官吏任用不但以党派为基础,而且讲关系重门第,以至卖官鬻爵一类的丑事时有发生,造成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国内政局不稳。19世纪中叶,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管理职能提出新要求。为此,在议会和政府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资产阶级提出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更广泛地招揽优秀人才、保持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要求。此后,文官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成为统治阶级 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前台轮流秉正,后台永不更换。

——摘编自龚瑞《英国行政机构和文官制度》等

材料二

时间

文官制度的扩展

1883

美国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彭德尔顿法》

1946

法国颁布了统一的公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1947

日本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1950

德国颁布《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法》,形成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姜纲等:《中外高考改革之道与中国新高考未来之路》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建立过程的特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影响。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年柏林危机是美苏两国第一次直接和公开的对抗,也是第一次走到战争边缘的国际危机。尽管苏联没有任何军事谋划而美国对战争有所准备,但双方的意图都是尽量避免发生军事冲突。两国通过 秘密外交 的方式进行沟通,免除了正式谈判和交涉的繁文缛节,也无需为顾全面子和声誉花费精力,对谈双方可以代表最高决策者直接切入主题,简单透明地表明各自的真实立场和目标。对于苏联的安全战略而言,柏林危机的悲剧结局在于,此前统一的德国被视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垒的 中间地带 ,此后分裂的德国已经变成美苏冷战对抗在欧洲的 前沿阵地

——摘编自沈志华:《金融对决:货币改革、柏林封锁与德国分裂(1947—1949)》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柏林危机发生的背景,并简析危机得以化解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苏对峙的基本特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