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3)【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123

一、单选题

1.

古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日照充足,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可耕地范围大约只有30%—40%。城邦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城邦秩序的维护逐渐依赖于粮食进口。这些状况(  )

A.阻碍了农耕文明的诞生B.导致人口总数趋于稳定C.决定了小国寡民的政体特征D.为城邦海外殖民提供了动因

2.

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  )

A.借助神权维护帝国统治B.树立帝国的权威与形象C.彰显英雄人物爱国情怀D.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

3.

14世纪以后,西欧人口减少,土地相对充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粮食价格下跌,许多领主放弃了对庄园自营地的直接经营,允许农民支付一笔钱后离开庄园,自谋生路,领主出租自营地渐成普遍趋势。这种变化导致西欧(  )

A.庄园制度巩固B.农民生活处境恶化C.社会转型加速D.自治城市开始兴起

4.

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东欧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南亚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西欧

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东亚

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5.

从10世纪起,东非居民在漫长的海岸地带和附近岛屿上建立起数十个定居地,并以这些定居地为基地,渡过印度洋,与红海沿岸、阿拉伯南部、波斯湾、印度、东南亚乃至中国各城市展开了十分得利的贸易活动。这些活动(  )

A.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B.促进了文明交流发展C.推动了非洲城邦发展D.完善了埃及行省制度

6.

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 地心说 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 微积分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文艺复兴波及范围日益广泛B.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解放C.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欧洲社会孕育了转型的力量

7.

17世纪中后期,英国每年印花棉布的进口量从1万匹增加到125万匹,以至于 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女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 ;同一时期,蔗糖在英国的人均消费量也增加了4倍,零售价格则降了一半。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A.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B.海外贸易发展丰富物质生活C.政治革命促进观念变革D.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提升

8.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立法权应该委托给贵族集团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集团。贵族集团的成员应该世袭。人民参与治国应仅限于遴选代表,代表的优点是有能力参与各种事务的讨论,人民则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行政权应该执掌在君主手中。 这表明孟德斯鸠(  )

A.反对君主制度B.正确认识普通民众的参政议政的能力C.主张贵族专制D.试图调和君主、贵族和人民间的矛盾

9.

某同学在学习完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后,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智者运动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文艺复兴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宗教改革D.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启蒙运动

10.

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总统林肯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该漫画因纯属虚构不具有研究价值B.漫画讽刺了美俄企图争夺世界霸权C.画中人物都为本国现代化做出贡献D.作者意在宣扬美国民主制度优越性

11.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这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 该引文的出处及其体现的思想分别是(  )

A.《人权宣言》、法律至上思想B.《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思想C.《人权宣言》、天赋人权思想D.《独立宣言》、天赋人权思想

12.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3.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多数地区沦为了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这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B.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亚洲地区全部成为列强的殖民地D.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15.

独立以后的拉丁美洲,矿业生产和出口仍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直到19世纪末,拉丁美洲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现代工厂。这反映出(  )

A.门罗主义推动拉美国家进步B.拉美人民面临民主革命任务C.拉美国家资本主义尚未起步D.殖民体制残余制约拉美发展

二、材料阅读

16.

文明的交流与转型。(22分)
材料一

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中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指出亚历山大帝国沟通了哪些古代文明?结合材料一说明 希腊化时代 的文化特点。(6分)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主要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经济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6、17世纪各大洲之间商品与物资流向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6、17世纪贵金属的流动情况及其对欧洲、亚洲的影响。(10分)
材料三
《政府论》是洛克倾注多年的心血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对近半个世纪英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进行了清理和总结,为新政权提供了理论论证。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他指出,在君主专制政体中,君主只是用心血来潮或毫无约束的意志代替法律,而没有任何准绳和规定约束君主的行为。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用 光荣革命 后的史实说明英国政治变革是如何体现洛克思想主张的。(6分)

17.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纺织机发明以后,英国大量制造机器,对金属的需要量急剧增长。18世纪中叶,但出于对水力的依赖,工厂大都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使得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使得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庞大的厂房、隆隆的轰鸣声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讯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自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英国工厂制兴起的有利因素。(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特 创新 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8分)

18.

观察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王权演变的阶段、趋势、并说明理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