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15+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84

一、单选题

1.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盗窃、抢掠、高利贷、财产纠纷的条款最多,对债务奴隶和土地租佃也有不少规定,法典提及十项手工业,多与建筑、武器制造有关。由此可知,此时的古巴比伦王国(  )

A.仍然注重同态复仇B.神权主义色彩浓厚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

波斯帝国曾经的都城帕萨尔加德的遗迹上伫立着一根石柱,石柱上的雕刻是波斯国王居鲁士。他穿着伊朗西部高原埃兰人风格的外袍,戴着埃及人风格的王冠,系着亚述人和腓尼基人风格的绳结,身后是波斯人风格的四个翅膀。雕像可反映(  )

A.波斯帝国的希腊化现象B.经济发展对艺术的推动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样态D.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3.

下图为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罗塞塔石碑,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用希腊文、古埃及文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考古学家通过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解读出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里程碑。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和研究(  )
202407121538378351

A.实证了古希腊文由埃及象形文字直接演变而来B.提供了借助希腊文破译埃及象形文字的可能性
C.反映了古埃及祭司阶层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激化D.说明早期埃及和希腊文明之间缺少交流与互鉴

4.

16世纪末17世纪初,墨西哥的一些印第安人、黑人、穷人也能穿上中国丝绸做的衣服,甚至制成了流行至今、融合中国纺织品艺术风格的墨西哥民族服装。这说明(  )

A.海路贸易带来商品世界性流动B.全球物种大交换影响社会生活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葡萄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发展

5.

17—18世纪,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欧洲上层社会和文艺界最时髦的交际语言,各国皇室以在宫廷中讲法语为荣。普鲁士的柏林科学院,在1782年还举办了题为 是什么让法语成为通用语 的论文竞赛。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天主教会统治力量削弱C.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D.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6.

下图是创作于1860年的绘画《邮局:差一分钟到六点》。作品描绘了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在伦敦圣马丁勒格兰邮局6点关门前把邮件寄出的场景。据此推断,该作品反映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

A.各地联系日益密切B.管理方式重大变革C.贫富分化持续加剧D.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7.

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的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表明,巴黎公社的实践(  )

A.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8.

一战后,对国联发送的有关为饥民呼吁、鸦片禁运计划、盟约修改意见等函件,美国均未回复。然而,美国官方代表几乎每次列席国联有关军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议。这说明(  )

A.国际联盟具有普遍性与权威性B.美国视国联为维护既得利益的工具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冲击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9.

十月革命后,受马克思主义和直接过渡思想的影响,苏俄政府颁布集中化的住房管理政策,但未能解决住房危机。后来,苏俄政府颁布住房法令,使缴费人数覆盖全体租户,收费标准依据市场规则而调整,并执行差别房租制。这一调整(  )

A.最终夺取内战彻底胜利B.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开展C.偏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基于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10.

1924—1926年是里夫战争的后期阶段,阿卜德·克里姆致信英国首相: 我相信国家未来无限光明,请国际社会给我们正义,帮助我们重获和平。 此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我要让我的人民知道,他们不仅有宗教,还有国家。 这说明(  )

A.国际联盟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C.世界反殖斗争受十月革命影响D.摩洛哥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11.

下表是1936—1939年苏联在西班牙发行的电影和书籍(部分)。这反映了苏联(  )

形式

名称

内容

电影

《火中马德里》

重点展现法西斯势力对马德里的狂轰滥炸,揭露法西斯的战争暴行。

《热烈欢迎》

展现被疏散的西班牙儿童在苏联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展示战时苏联和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友好关系。

书籍

《苏联的社会主义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强调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为关注本身,将人文关怀置于思想和行动的中心位置。

A.强烈谴责绥靖政策B.在文化领域回应了冷战C.注重塑造国家形象D.推动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12.

一位美国学者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时说: 它们双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 其评价的是(  )

A.朝鲜战争B.美苏冷战C.苏德战争D.越南战争

13.

1985年,撒切尔政府着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内容为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的 普遍性原则 ,实施选择性原则,进一步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一改革主要是基于(  )

A.减轻政府财政压力B.强化对经济的干预C.经济发展日益衰退D.缩小贫富间的差距

14.

目前,全球出口的废弃物中约75%流向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东盟地区的塑料垃圾进口量从83.7万吨增加到226.6万吨,增幅达到惊人的171%。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国际贸易多样化发展B.发达国家注重全球环境治理C.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D.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挑战

15.

习近平总书记说: 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这旨在强调(  )

A.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治理完善B.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的民主化C.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二、材料阅读

16.

【文明的交融与分化】(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0~16世纪间,中世纪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地位和血统的执着是当时的标志之一,法定地位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身份标志,贵族观念是这一状况最明显的表现。但是,欧洲社会不断涌现出掌握新财富乃至实力的新贵,他们无法在既有的等级体制中找到容身之处,便向传统发起挑战。他们很快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社会形态、行会、传说和团体,使商人的社会身份拥有了新的定义。商人阶级的兴起几乎完全是城镇发展的结果,商人的出现与这一中世纪欧洲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密不可分。任何地区的领主都寻求城市的支持,以便对抗国王;而国王则争取市民的支持,借助他们的财力以打压势力过大的属臣,并因此向城镇授予特许状和特权。

——摘编自【英】J·M·罗伯茨《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阿拉伯文化成就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0~16世纪西欧社会的变化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9分)

17.

【地图上的 国家 】(14分)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 一图配一文 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 地图集 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
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 国王工程师 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图上的国家: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材料二

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殖民历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阐述荷兰、法国 地图集 出现的背景及价值取向的不同。(8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非洲殖民地化的历程。(6分)

18.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迁】(14分)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一片混乱。1930年,美国纽约合众国银行宣告破产,造成国内银行倒闭风潮,并迅速蔓延到欧洲。由于德国冻结了英国的对德投资,其中多是法国和其他国家在英国的存款,引发债权人涌向英国银行提款,致使英国大量黄金外流。1931年9月21日,英国被迫宣布停止现金支付,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价格迅速跌落,英镑对美元的比值由四美元三十七分跌到三美元四十分。英镑贬值使英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抵制了美国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多达十五个,包括英帝国所属自治领及其成员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及日本等国。

——摘编自崔树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经济战》

材料二

在世界所占份额(%)1976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9601976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1976

人口

生产总值

商业服务出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6.2

64.6

83.9

4.3

6414

社会主义国家

31.3

19.0

7.8

5.0

1061

第三世界国家

石油出口国

0.3

1.1

5.7

9.5

6691

其他第三世界国家

52.2

15.3

2.6

5.7

53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7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表现,并分析导致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历时性与共时性】(12分)
材料
历时性和共时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概念,借用到历史领域,历时性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演进,共时性强调的是在同一时间不同领域(或地域)的差异状态。对于历时性,我们以前强调过多,容易让学生产生历史是线性发展的错觉。其实,历史的不同领域(或地域)并非是齐头并进的,这个领域(或地域)已经进入21世纪那个领域(或地域)还停留在19世纪,这就是共时性。历时性思维和共时性思维并不矛盾,它们是互补的,学生掌握历时性和共时性思维,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请提炼关于历史演进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观点,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16—20世纪世界史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