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宋代政治架构中,
“二府
”即中书、枢密两大行政机构。进入宋朝,三省演变为中书门下,集决策、审议与执行一体,成为全国政务中枢。枢密院专责军务,军事战略的规划执行,其自主和权威性得到充分维护。这一分权机制,职责分明、相互协作,确保了政务军务和谐运作,预防了权力过度集中,展现了重视职能协作,强化权力制衡的治政理念。
——摘编自《宋朝二府制度:智慧平衡》
材料二
唐后期,土地迅速集聚地主手中。宋朝不抑兼并,放任自由买卖,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世家大族庄园经济让位于租佃制的地主经济,地主招募客户耕种,客户向地主缴纳地租,主客是租契关系,期满有权退回租约,并受政府保护,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宋代官私手工业作坊中,招募制取代了强制性的指派和差役,工匠报酬是雇佣值,人身束缚大为松弛。
——摘编自《漫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与土地之间的问题》
材料三
北宋建立,相继消灭中原与南方割据政权,开启了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长达三百多年的对峙。在和与战的历史拉锯中,经历了辽宋兄弟之国、西夏向宋称臣、南宋向金俯首的变化。纵观两宋,中原王朝拥有强大的经济和文化优势,但大部分时间处于军事劣势。辽宋夏金元对峙,最终元朝完成统一,分裂了三百多年的中国,再一次回归大一统。
——摘编自《两宋时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嬉变》
材料四
从太祖始,有
“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的政策。宋代文化吸取了唐文化精华,理学高度发展,这种中庸内省的理性特征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体系,被学术界称为
“宋型文化
”
“深义文化
”。它在当时中国和东亚各国文化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型文化”:探究宋代的文化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二府
”的运行机制,分析其设置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生产关系变化的内容,简评这一变化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宋型文化
”的时代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