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15

一、单选题

1.

据下表可知,孝德(  )

商代

孝主要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是家庭内部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伦理原则

西周时期

孝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伦理要求,更成为了维护宗法关系的关键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认为孝不仅适用于家庭和家族内部,还将孝视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主张通过推行孝道来促进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

A.旨在维护君主权力B.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C.社会功能不断扩大D.成为宗法关系的核心

2.

居延是汉代的边防重镇,出土的汉代简牍文书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官兵的请假报告、日常管理记录,也有关隘与关隘之间的秘密联络方式、皇帝下达的诏书、政府部门下达的律令等。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

A.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B.边疆治理遵循 因俗而治 C.民族之间关系较为复杂D.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强

3.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他们平时务农,闲时训练,战时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由专门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役。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代(  )

A.国家治理能力的弱化B.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C.农民社会地位的下降D.外部军事压力不断加剧

4.

两宋时期,统治者通过设立市舶司等专门机构,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并根据情节对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同时,为了保护国内经济和国库安全,逐步意识到需要对奢侈品的进口进行限制,并严禁金银硬通货的外流。这些措施表明宋代(  )

A.政府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主动性B.对外贸易结构逐渐优化C.制定了适用于外贸的国际法律D.严厉打击奢侈消费风气

5.

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十年(1377年)到永乐元年(1403年),其间相距不过25年,但广州府的 官民田地 却从313万亩扩充到了761万亩,增幅达143%。这主要得益于(  )

A.明初实行宽赋政策B.土地登记制度的革新C.广州府的高效治理D.朝廷重视户籍的统计

6.

19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请求在华修建电报线,遭到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等人的反对,认为电报是无关紧要的技术。但李鸿章通过实际行动逐步改变了这一观念,并最终促成了中国民族电信业的兴起。这反映出(  )

A.国人国家主权意识萌发B.洋务派专注于发展技术C.趋新与守旧观念的分化D.电报技术改变日常生活

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晏阳初为首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欧洲开展面对华工的 识字运动 。通过与华工的密切接触,晏阳初切身体会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力量就蕴藏在这些目不识丁的华工身上。这说明普通民众(  )

A.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B.蕴藏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C.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D.认识到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8.

1930——1932年间,红军取得三次反 围剿 战争胜利后,敌人加大了围剿力度并调整了战术,使红军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于是毛泽东提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采取进攻性的外线作战战略,为红军争取到了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一战略调整(  )

A.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旨在指引红军进行长征C.坚持了城市中心革命道路D.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基层选举。在陕甘宁边区,选举前村干部和党员会深人村民中,宣传选举的重要性,解释候选人的情况,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投票。这一做法(  )

A.真正实现人民全面当家作主B.动员了社会各界进行抗战C.增强了群众对政权的认同感D.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合法性

10.

1964年初,中央编制的 三五 计划最初被称作 吃穿用计划 ,后来被调整 备战、备荒、为人民 计划,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该计划先考虑可能生产的粮食数量,再考虑化肥、农药、机械、钢铁的需求,以及战争的需要。 三五 计划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

A.中苏关系逐渐缓和B.国内自力更生能力显著提升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压力

11.

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专门的海运和海上贸易的法律。在处理海上贸易纠纷时,罗马人主要依赖习惯法、法学家的论证与解释以及具体案例的判决,这些方法有效地填补了专门法律的空白。这说明罗马法(  )

A.缺乏科学的论证程序B.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C.侧重私法且灵活有效D.降低了海外贸易的风险性

12.

16世纪初,欧洲人笔下的印第安人常为 生活在伊甸园的自然之子 ,具有 慷慨 自由 的品质。但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学者多宣扬印第安人为 没有理性与灵魂的野人 ,是 邪恶 野蛮 的化身。这可用以说明(  )

A.美洲文明发展的停滞B.欧洲形成体系化种族主义理论C.殖民者虚伪的价值观D.印第安人没有宗教信仰自由权

13.

伏尔泰指出,人类社会之初人们组成家庭,由家庭联合成不同的民族。起初相互毗邻的小民族之间和平共处,但邻里间总会产生矛盾。因此,当一个民族侵犯另一个民族时,就会从中涌现出比较能干和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战争中的领袖自然而然地获得某种权威,成为本民族内部冲突的裁判者,人们开始服从他。这表明伏尔泰(  )

A.认为国家是暴力的产物B.赞同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果C.主张应以权力约束权力D.宣扬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观念

14.

1864年,法国支持的哈布斯堡王子马西米连诺一世在墨西哥建立了墨西哥第二帝国。三年后被推翻,墨西哥重新确立了共和体制。1889年,巴西帝国在一场军事政变中被推翻,巴西成为共和国。尽管曾有一些复辟君主制的呼声,但都未能成功。这表明拉美独立战争后(  )

A.未能完全摆脱欧洲控制B.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D.社会发展逐渐稳定

15.

1921年3月,苏俄与英国在伦敦正式签署贸易协定。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与 敌对 经济体系的合作,但在列宁看来,这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必要手段。同时,列宁也坚持国家垄断对外贸易。这反映出苏俄当时(  )

A.国内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B.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意识形态影响政府的决策D.务实的经济发展策略

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国对抗中, 厨房 一度被赋予了新寓意。在众多博览会上,它被美国政府视为科技进步的象征。在某些大国政治家眼中, 厨房 并不仅是一种国家形象隐喻,还扮演着 核军备竞赛的外交代理品 的角色。这些反映出当时(  )

A.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B.新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C.冷战对峙具有隐蔽性D.美国积极发起文化战争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龚遂者,字少卿,济南人也。为人廉直,与乡党无所假借。性嗜酒,醉则乱云雨,醒则亲爱。家贫,以孝行闻。母死,庐于墓侧三年。服除,起为邑中尉,迁为郡守,常以清白为政。至为大司农少府卿,发仓粟以振贫民。元狩中,匈奴犯塞,徙东垣以备之,且为京兆尹。居官廉洁,威惠并著,士民歌之曰: 龚君入为京兆尹,三年长安盗贼尽。 迁为左冯翊,匈奴入上郡,寇大失利。遂闻之,谓上曰: 塞外贫穷,民多不完。今遣使者行视田野,或有遗种,而收其余,以给不足。又岁大疫,或民疾疫死者,听其自赎以葬。于是,闾里治安,盗贼屏息。

——摘编自《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

注: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员。
材料二
西汉和东汉记载入史书的循吏共计18人,有明确记载的选拔方式有孝廉、茂才、贤良、明经、辟除、征召、任子、纳赀(资)这八类,涉及次数较多的有孝廉、辟除、征召。黄霸是循吏中仕途轨迹记载最详细,也是次数最多的,黄霸涉及到的选拔方式为2次纳赀、2次察廉、2次举贤良、3次征召。除王成记载不详外,其他循吏最少也会经历1次选拔,平均每人2.7次,差不多就是每个循吏在仕途生涯会经历3次不同方式的选拔。

——摘编自徐鹏鹏《文官制度与汉代政治治理研究——以汉代循吏群体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龚遂被列入《循吏传》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加以评价。(10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发达国家之一,具备了大型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并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一时期,新加坡政府明确将科技创新定位为国家战略的核心部分,致力于打造有利于科研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在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领域,新加坡政府为了抢占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大力推动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新加坡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政府确定了 产业21世纪计划 ,旨在通过吸引高新技术项目来匹配国家经济升级战略。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新加坡对于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其在全球科技创新舞台上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摘编自汪明峰、袁贺《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等

材料二
中国得益于40年的改革开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拥有一支庞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新加坡建立了开放式创新体系,拥有一定科研优势,在技术转移、资本市场运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中新两国政府间及民间科技合作基础好,早在1992年双方就签署了《中新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并成立中新科技合作联委会。中新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支持的联合研究项目,涉及材料、生物医药、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中新两国可以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切实推动两国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两国在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以及 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框架下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潜力大。

——摘编自王丽丽《综述:新加坡同中国的科技创新合作潜力大》

(1)根据材料一,简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新加坡科技创新合作的意义。(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上海的城市人口主要迁自江苏和浙江这两省,特别是其中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就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商业、手工业、农业均居全国前列。所以不仅有大量的富余人口可以输往上海,而且移民的素质较高,既有具有适应各种生产技艺、经营能力的劳动力和管理人才,也不乏拥有大量资本或土地的官僚、地主、富商。太平天国战争的波及,客观上又加速了江浙向上海的移民过程。正是这些有利条件,使上海迅速成为全国和亚洲最大、最繁荣的工商城市和金融中心,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迹。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材料二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近20年以来,英国每年都保持20万人以上的净移民人数。近年来,移民英国的非欧盟国家人数不断增加,但无论是非欧盟国家移民还是欧盟国家移民,赴英的主要目的是求学和工作。英国签证统计数据也表明,自新移民制度和签证类别引入后,英国2021年和2022年所有签证类别的发放数量都有增加,但学习签证和工作签证依然是排名靠前的类别。对于工作签证,截至2023年3月英国共发放17.1万个主申请人(不包括家属)的熟练工人签证,其中有10.2万个用于医疗和社会保健领域的工人。英国还对高技能和高价值的移民,包括企业家、投资者和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士颁发4400个签证,其中3/4属于 全球人才 计划的子类。

——摘编自王璐、尤陆颖、王世赞《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人口变动及其教育应对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上海移民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上海移民与当代英国移民的共同影响,并谈谈你从移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得到的启示。(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战后,随着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发展,内城不断衰落,城市绅士化程度加剧,中产阶级向郊区迁移,内城变成了低收入和有色人种聚集区,社区环境不断恶化,给国家社区治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政府发起 向贫困开战 ,即动员全国一切人力和财力资源解决社会贫困问题,并且推行社区行动计划来促进政府管理部门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民权运动兴起,社会组织、社团、志愿者以及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意愿逐步增强。但由于过度依靠政府来提供社区服务,诱发了投资成本过大、效率过低和服务机构难以适应社区诉求等弊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统减财政,促使第三方力量来提供社区服务。

——摘编自边防、吕效《基于比较视角的美国、英国及日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 社会基层治理 ,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