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主城区七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4+3)【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7 浏览数:112

一、单选题

1.

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埃及古王国的文学作品《辛努哈特历险记》描绘了辛努哈特因叛乱被迫流亡海外,最终得到法老的宽恕和接纳的故事;《一个能说会道的农夫》则讲述了一位农民向法老陈述自己的困苦,并得到法老公正裁决的故事。这些作品反映了(  )

A.文学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大幅提升B.法老的权威在民间得到认同和尊重C.普通民众在社会中有直接的参政权力D.文学作品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

2.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人不仅精心塑造其城邦的早期历史,还鼓吹雅典人是最早出现的人类。雅典人通过这些做法意在(  )

A.塑造雅典文化传统B.巩固城邦统一体系C.构建自我身份认同D.强调雅典军事力量

3.

罗马帝国时期,皇帝在各地极力推行 城市化 政策。在构建新城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在公共场所建设了众多的凯旋门和纪念碑,而且鼓励私宅模仿罗马的建筑风格并使用罗马惯用的材料。罗马推行 城市化 有助于(  )

A.在全国范围复制罗马文化B.增进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C.提升民众对帝国的归属感D.适应国家对外扩张的需要

4.

645年前,日本的土地、手工业工具等生产资料为皇室和贵族占有,部民只是用主人的生产工具进行耕种的奴隶。大化改新后,部民制被废除,编户齐民,通过班田收授法分给土地,实施租庸调制收取税收。这一变化反映出日本(  )

A.封建庄园经济的衰落B.土地私有产生C.社会性质出现了变化D.幕府政治确立

5.

12世纪初,法国琅城为摆脱主教高德理的统治,市民凑了一大笔赎金买回城市自治权。高德理将赎金挥霍完后又来勒索,琅城市民发动武装起义杀死高德理,成立公社以自治。国王路易六世和北部封建领主进占琅城,取消公社。市民坚持斗争,迫使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琅城工商业最为发达B.城市实现自治方式多样C.法国封建领主制瓦解D.法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6.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殖民者在非洲进行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并深入内陆进行探险活动,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在亚洲,他们则主要采取了瓜分领土的策略,通过建立殖民政府或直接控制当地政权来巩固其统治。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方式具有多样性B.过程具有暴力性C.以贸易交往为主D.具有经济掠夺性

7.

如图为16世纪年均出口到里斯本和黎凡特的胡椒(单位:吨)情况。这说明(  )

(注:里斯本是葡萄牙首都;黎凡特泛指地中海东岸地区)

A.全球贸易趋于平衡B.传统商路依然重要C.欧洲垄断东方贸易D.欧洲贸易中心东移

8.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倡导 通识学习 ,其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也包括身体教育,学生被授以标枪技巧、箭术、舞蹈,并被鼓励练习奔跑、摔跤、狩猎和游泳。由此可见 通识学习 的目标是(  )

A.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B.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市民C.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学者D.培育有强健体魄的运动员

9.

有学者指出:十八世纪的启蒙哲人们无比乐观地表达了这种信念——人们能够用理性的力量穿透复杂的自然,认识自然规律,揭示自然奥秘,以求改造和利用自然。然而人凭借理性对自然的统治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该学者旨在强调(  )

A.理性是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B.启蒙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C.哲人的理性观念具有两面性D.理性容易导致人类社会走向异化

10.

1796年,英国下议院中贵族的影响力相当显著。据统计,其中有120名议员是贵族或贵族的直系后代,占下议院总人数的21%。此外,还有数百名议员与贵族有着亲属关系或在贵族的支持下当选,这两类议员加起来,其比例超过了全院人数的70%。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贵族垄断了国家权力B.宪政制度尚未确立C.贵族与资产阶级对立D.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11.

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 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国家实质上是所有主权的来源……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这份宣言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12.

19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工人住宅法》等法律,对工人的生活条件、劳动环境、工作时间进行规范。1870年,政府通过《教育法》,规定由地方政府建立学校董事会负责管理公立学校,规定5—13岁的儿童必须上学。以上法律的通过(  )

A.适应了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B.表明政府重视社会民众福祉C.解决了英国社会的尖锐矛盾D.表明英国已成为 福利国家

13.

19世纪以来的亚洲,铁路、港口、船坞等基础设施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力、兽力和风力为动力的交通运输体系逐渐被以蒸汽机、机械化运输工具和铁路为主导的近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所替代。这一历史性的变革(  )

A.触发了 亚洲的觉醒 B.推动了亚洲近代化进程C.掀起殖民扩张的浪潮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4.

1873年,英国植物探险家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引入橡胶种子,先在伦敦郊外的英国皇家植物园进行培育,随后这些种子又被带到英属马来亚,橡胶种植园经济在马来亚地区迅速崛起,而巴西的橡胶出口贸易则受到影响。这一现象体现了(  )

A.商业革命推动国际贸易B.殖民国家对资源的垄断C.物种交流影响国际贸易D.新大陆的物种传播迅速

15.

19世纪中叶起,一些拉美国家开始允许大地产和外国公司获得国家公有土地。至20世纪初,墨西哥约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落入外国资本之手,其中美国人持有的土地占据了其中的一半;在阿根廷,英国的私人农场规模庞大。这些现象揭示了拉美(  )

A.仍需深化民族民主革命进程B.考迪罗统治彻底崩溃C.民众对外部资本持开放态度D.经济体系已与国际接轨

16.

如图为1890至1938年美、德、俄(苏)英、法等五国生铁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表中信息反映了(  )

A.欧洲经济格局发生变化B.美国和德国经济持续增长C.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俄(苏)经济发展波动最大

17.

如表为不同时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

时间

拖拉机数量〈万台>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

27

17

1932

14.8

61.5

1937

561

93.0

A.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发展不均衡B.农业机械化与集体化同步推进C.农业集体化导致工业化速度减缓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18.

20世纪30年代早期,美国商家李斯特林牙膏广告宣传: 25美分,即可购买我们的牙膏,相较于其他品牌,一年您能省3美元。省下来的钱够您买一双厚底靴、牛奶或其他日用品。 一些商家还举办抽奖、竞猜等活动吸引消费者。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美国商人着力推动消费B.消费者需求推动广告变革C.经济形势影响营销策略D.商人以广告创新引领市场

19.

有学者指出,自二战结束至1959年以前,法国的自由贸易比例极低。然而这一时期,法国工业生产却蒸蒸日上,工业产值较战前水平翻了一番,家用电器、石油化工和电子制造业等产业飞速发展。这说明(  )

A.贸易保护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B.二战后欧洲盛行贸易保护政策C.法国成为二战后欧洲发展最快国家D.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较为混乱

20.

1967年,在美国官方和私人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第27届东方学术会议在美国安娜堡召开,该会议使美国的区域研究范式在主要学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研究的话语权。这反映了当时(  )

A.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多元趋势B.美苏两国在学术领域的竞争加剧C.美国重视对东方地区的研究D.美国在冷战中积极争夺知识权力

21.

1949年11月,周恩来强调在与兄弟国家交往时,战略上要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而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战略上是反对的,但在个别问题上有时可以进行联合。这一讲话集中体现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独立自主外交精髓D.一大片 的外交方针

22.

如表为20世纪60年代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图。表中信息表明(  )

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

新加坡

1965年独立后,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韩国

1964年,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马来西亚

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沙特阿拉伯

20世纪60年代,政府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权益实现国有化。国家利用对外合资经营、重视科研教育及鼓励私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综合进步,最终发展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石油富国。

A.亚洲国家经济普遍发展起来B.经济多极化趋势有所发展C.亚洲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D.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23.

1951年,上海铁路管理局接连对一批旧有职名予以修订,把杂夫役、小工等改为各类员、工,将旧社会的各种 统一改称 ,同时还对一些从日、俄语等转译过来的职名做了修改。这一举措(  )

A.契合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求B.意在清除封建社会历史遗留C.推动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D.有益于构建新型劳动者关系

24.

1992年起中国出版的人物传记,除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层人士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人物大量涌现,涉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人物题材数量也极为丰富。对此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B.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改革开放促使观念的革新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印度独立后追求民族自主性,成为一个市场封闭的国家,片面强调重工业的战略引发粮食危机、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面对70年代以来出现的全球化趋势,周边一些以 出口为导向,实行市场经济 的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在这种形式下,印度于1980年起逐步对原有的混合经济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具体包括:扩充私营企业的经营领域,放松对垄断财团的控制;改善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部分国营企业的私有化;减少财政开支,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体制,降低财政赤字;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降低关税税率,对出口加工区和出口企业给予特殊优惠等。这些改革推动了印度经济发展,但印度缺乏有力、稳定的中央政府,政治领袖们一直没能克服党派利益的局限性,政治的不稳定影响了经济改革进程。

——摘编自孙培钧、华碧云《印度的经济改革:成就、问题与展望》

材料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进程及成就

年代

主要内容

1978

安徽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

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1983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1987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

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从1978年到2017年的39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14.5%。2017年,中国已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被许多国家称为 中国奇迹

——摘编自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态势与新时代转型升级展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印度经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特点,并简述 中国奇迹 对世界的贡献。(1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战后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英美精英中盛行的国际主义观念基础上的,在20年代,多边贸易、裁军、国际仲裁、大国合作成为国际时尚,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成为主导性的国际观念。但是,大危机使人们对关于国际秩序的这些基本设想失去了信心。各国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试图建立封闭的地区性经济体系以保护本国经济,民族主义、单边行动取代了20年代国际主义和国际合作。到30年代后期,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实际上已经崩塌。

——摘编自王立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世界政治的百年轮回》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 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 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崩塌的原因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反战和平运动。(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上图为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示意图,请提取图中信息,围绕 文明交往 形成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准确,表达清晰,阐释充分)(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