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79

一、单选题

1.

某同学在撰写一篇 古文明辉煌文化成就 的历史小论文时,写到 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数学上发明了60位进制 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等相关内容。该同学描述的上述文化成就起源于(  )

A.黄河一长江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恒河流域

2.

下图是盛行于公元9—13世纪的西欧某经济组织的平面图。该经济组织(  )

A.呈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B.巩固了西欧的封建集权C.反映了教会势力的强大D.促进了城市自治的发展

3.

在西方文化中,哥伦布通常被视为英勇的探险家和发现者,他的名字被铭刻在地理学和历史的殿堂中。然而,在拉丁美洲地区他的名字可能带有负面的含义,与殖民主义和文化侵略联系在一起。这说明(  )

A.哥伦布是新航路开辟的创始者缔造者B.评价者的立场与价值观影响历史解释C.欧洲人对哥伦布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D.新航路开辟把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

4.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性的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总量增加了3倍,大部分西欧国家或地区的物价上涨了2倍以上。这一现象的出现推动了(  )

A.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上升B.商业资产阶级地位下降C.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巩固D.资本主义加速向前发展

5.

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的宫廷学校被称为 快乐之家 ,其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通过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

A.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B.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C.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D.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

6.

西方国家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采取了不同的道路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们的政治民主化各有特点,如明智妥协、政局相对稳定,自下而上、契约建国,外力推进、旧势力顽固等。与上述特点相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德、美B.法、德、英C.英、美、德D.美、法、英

7.

下表为英国1874至1894英国进出口分类统计表。从表中信息可知(  )

年份/类别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单位:100万英镑

工业制成品

单位:100万英镑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874

173.4

23.7

47.1

205.3

1884

169.0

24.6

59.6

196.6

1894

156.4

30.6

75.3

173.5

A.英国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B.英国的经济实力出现断崖式下滑C.英国对外贸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D.英国工业发展面临巨大风险挑战

8.

马克思说: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这说明巴黎公社的爆发(  )

A.是民族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B.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已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条件D.说明资本主义发展衰落

9.

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 指的是(  )

A.《独立宣言》B.《资本论》C.《权利法案》D.《共产党宣言》

10.

国界线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界线。一般而言,国界线的形成要么以自然地貌为划分,要么以人文地理为国界划分,体现了一定的自然性和不规则性。然而,近代以来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国界线都是比较笔直的。与这一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A.三角贸易的开展B.柏林会议的召开C.门罗主义的推行D.立宪革命的影响

11.

在英国殖民扩张时期,以《泰晤士报》为代表的报刊和以路透社为代表的通讯社以 公正 为名,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政体、文化的先进性,并将侵略描绘成一种 高尚的开化行为 。此举的意图是(  )

A.加强文化交往,促进双方发展B.以文明者自居,进行舆论宣传C.建立文化认同,减少殖民阻力D.推动信息交流,密切沟通联系

12.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甄别、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下列史料能印证 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促进了亚洲的觉醒 这一观点的是(  )

A.1905—1911年,伊朗立宪运动的爆发B.1881年,苏丹马赫迪起义
C.19世纪初,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D.1804年,海地的独立

13.

苏联早期的许多重要的工业和工程都是在外国资本的支持下建立的,如德国人建立了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美国福特公司建立了第一个汽车厂。但到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工业化开始走向封闭,不仅废除了与西方公司的特许条约,最后一批外国专家也于1934年离开了苏联。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业建设封闭化B.建立了工农联盟C.优先发展重工业D.经济政策的调整

14.

下一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我不知道,但之后的战争人类就会用石头打仗了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  )

A.石头更能体现战争的本质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下降C.科学技术仍是第一生产力D.战争对社会有巨大破坏力

15.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科幻电影流行讲述核战争的故事,如《地球停转之日》(1951年)直接从核威胁入手,影片充斥着浓厚的悬疑和恐怖氛围,又如《入侵美利坚》赞同美国使用核武器,报复入侵者。由此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科幻电影(  )

A.受到了冷战意识的影响B.折射了二战后的核战争C.得到了美国军方的赞赏D.具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

16.

2022年金砖五国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的25.55%,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4.0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15%。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1.93%。这有助于(  )

A.发展中国家发挥主导作用B.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C.区域集团合作程度的加深D.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也已具备。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任何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大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和权责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都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而且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因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的流程日益复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不同门类、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在地域渐趋集中。19世纪上半叶,伦敦、曼彻斯特创建了一批新型的大学和中等学校,这些学校把实用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城市重视教育发展,在民众间普及教育,结婚登记材料显示,1840年,城市男子中有66%的人能签署结婚登记书,1870年上升到80%。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超越了土地贵族,从18世纪下半叶起,资产阶级提出了改革议会代表的选举制度,废除保护关税制度,实行自由贸易,消除政治领域中营私舞弊现象的主张。

——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材料二
从1843年到1893年间,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化率从7.4%上涨到10.6%,岭南地区从7.0%上涨到8.7%,长江上游地区从4.1%增加到4.7%。当现代化的科技和资本在改变城市的同时,农村还重复着几千年前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随着差异的扩大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全面对立,使得整个社会的转型更加困难。原来的城市平民社会以农民为主体,晚清时期出现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城市空间出现新城区、旧城区和棚户区、贫民窟同时并存的现象,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给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顾强、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城市化在英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年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 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美欧建立了大西洋联盟式的 特殊关系 ,但这种 特殊关系 源于双方实力的差距,弱小的西欧国家则在联盟内扮演从属性的 小伙伴 角色。

——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世界格局 划时代的改变并归纳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 土崩瓦解 的主要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欧建立 特殊关系 的基础并概括影响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电影可以承载和传播丰富的文化元素,为观众提供了解不同文化世界的窗口。在全球化时代,电影已成为跨国界文化交流的工具。它不仅代表了影片所描述的特定文化,而且对全球观众的认知和情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国产影片《唐人街探案》系列在泰国、美国等国家拍摄时就包含了跨国视角;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片名则由 功夫 和中国的国宝 熊猫 组成,片中还涉及到了根据中国南举 五形拳 所设计的 中原五侠 ;再比如《寻梦环游记》画面中涉及到的剪纸和汉字,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元素;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一直存在政治上的冲突,但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影片中一个很明显的主题就是印巴冲突下呼吁两国和平。
请运用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结合上述材料反映的文化现象自拟论题并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