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商埠。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非和拉美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
——岳麓书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中叶世界各地交流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世界市场有哪些发展。(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