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大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158

一、单选题

1.

图1是四川广汉三星堆1号祭祀坑出土的龙虎尊(左)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右),两件文物成器时间不同,但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相似,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图1

A.源远流长B.领先世界C.自成体系D.多元一体

2.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此后近70年,曲沃祖孙三代杀逐晋国五位国君,最终成为晋国的新主人,史称 曲沃代翼(翼,晋国都城)”。这反映出(  )

A.宗法分封制走向解体B.周王室势力日趋衰微C.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D.晋国因内耗加速衰败

3.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件小玉器,经鉴定材质属于典型的新疆阗籽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晚可追溯到商代

B

湖北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尊盘,经鉴定为失蜡法制作

失蜡法的使用不晚于战国

C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套目前我国最早的金属医针

针炎治疗在汉代普遍使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4.

2019年成都宝墩遗址出土了一枚铜质印章,印文为阳文篆书,经辨认为 羌眇君 ,该印为西汉政府颁发给武阳县羌族首领的官印。 羌眇君 官位等级与乡有秩相当,职责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这印证了(  )

A.地方管理体系逐步完备B.该地区归属于西汉政府C.篆书为当时的流行字体D.西南地区冶炼技术发达

5.

汉朝江南地区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到了南朝宋之后却出现了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的局面。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①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户口分布南多北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 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 此举意在(  )

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

7.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消除了社会的贫富不均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

8.

图2为辽代南北面官制示意图,这一官制的特点为(  )

图2

A.因俗而治B.民族歧视C.削弱地方D.兵民一体

9.

北宋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描绘了挑担摇鼓、走乡串村的老货郎来到村中,货担上满载着货物,身上、腰间也挂着数不清的商品。作者成功抓住了村里老幼妇稚对货郎担的喜悦心情,场面热闹、朴素而又感人。这反映了(  )

A.儒学的宗教化B.道德的伦理化C.观念的平等化D.文化的世俗化

10.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致知在格物 。对朱熹的 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B.在社会中体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11.

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英宗时,凡章奏,皆由阁臣将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纸条上,附于章奏,称为票拟,再交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  )

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B.内阁权力得到了加强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D.内阁与宰相相互制约

12.

从康熙至嘉道时期,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 账房 ,由大商人开设,有的雇匠制造,有的将原料分给小机户生产,向小机户发放工资。这体现了(  )

A.商帮具有地域特色B.南北经济差距拉大C.新型经营形式出现D.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13.

表1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是(  )

表1

年份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

1650

11.5

6

64

1750

22.5

9

4.53.6

1850

4.1

12.1

2.95

A.土地买卖频繁B.粮食危机严重C.生态环境破坏D.人地矛盾突出

14.

乾隆帝写给英王的敕谕中说: 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这体现了(  )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B.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D.清朝政府缺乏主权意识

15.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人在中国 遇有交涉词讼 ,中国法律不能管理, 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交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 此项规定破坏了中国(  )

A.关税主权B.司法主权C.领土主权D.贸易主权

16.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在朝廷核心机构军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这体现了(  )

A.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B.满汉民族地位趋于平等C.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强大D.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17.

梁启超称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这说明甲午一战(  )

A.引发边疆危机出现B.导致国际格局变化C.推动洋务运动实施D.激发民族意识觉醒

18.

表2是1902年在上海创办的爱国女校的课程设置表,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表2

学段

年级

课程设置

预科

初级

修身、算学、国文、习字、手工、体操、音乐

二级

修身、算学、国文、历史、地理、理科、家事、裁缝、手工、体操、音乐、图画

本科

文科

伦理、心理、论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历史、地理、法制、经济、家事、图画、体操

质课

伦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家事、手工、裁缝、音乐、图画、体操

①关注生活技能 ②课程设置多元 ③体现全盘西化 ④倡导民主科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以上法律条文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

20.

图3是1917年6月马星驰在《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图3

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1.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这一转变体现中国共产党(  )

A.受到国共合作的影响B.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C.指导思想发生了改变D.调整了革命工作重心

22.

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 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 这首歌谣反映了(  )

A.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热情B.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C.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彻底废除D.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23.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规定政权人员分配上 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这一政策旨在(  )

A.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B.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C.加快建立第二条战线D.得到国民党政权支持

24.

以下是历史学家朱偰的一段日记: 1948年8月3日,我到南京中央商场买了蚊帐一顶,凉席一条,价1290元。8月23日,我在上海购茶叶1斤,付80万元;购毛巾袋一件,付120万元。 这篇日记可佐证(  )

A.游击区的经济混乱B.日占区的经济掠夺C.解放区的经济艰难D.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25.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6%。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48.4%。由此可知新中国(  )

A.国民经济恢复情况良好B.经济发展存在冒进倾向C.初步实现了经济工业化D.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

26.

时任 联合国军 总司令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道: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这场战争是(  )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越南战争

27.

图4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一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图4

A.救亡图存、爱国牺牲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D.改革开放、廉洁奉公

28.

据统计,1985年至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这表明(  )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B.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C.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D.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29.

关于 一国 两制 的关系、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习近平形象地指出, 一国 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一国 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这说明 一国两制 的核心内涵是(  )

A.优先保障两种制度B.建立大国特色外交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维持和平统一方针

30.

表3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表3

国内生产总值

脱贫攻坚

全社会科研经费

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

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

历经8年近1亿人口实现脱贫

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

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千米

A.文化事业迅速发展B.科技创新领先世界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满人入住中原后,清廷依然采取向周边扩展进取的策略,在占领足够大的疆域之后再按照各地习俗分而治之。清廷视周边民族地区与中原为一体,却在治理政策上有高度的灵活性。如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在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也就是一种遴选当地贵族作为首领的制度,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在藏区实施达赖和班禅为首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此同时清廷又在边疆地区直接派遣将领,如在漠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等,都是直接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摘自侯旭东、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开拓疆域和稳固边疆的举措。(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经略边疆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民国建立后,中国现代工业经历了一波长达10年左右的较快发展期。中华、鸿生、荧昌等厂出品的国产火柴已开始在市场上居于优势地位,原已无法维持的宁波和丰纱厂利润率高达139%,在如此厚利的刺激下,投资者趋之若鹜。缫丝、卷烟、榨油、针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在大战前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突如其来的经济萧条,又使他们如大暑伏天而堕三九寒冬,诚如时人所论: 欧战既终,险象即生,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上海数十年之三大油厂竟同年倒闭,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一五 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68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过去中国不能生产的高级合金钢、喷气式飞机、大口径火炮等,现在都能生产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 一五 计划是中国从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第一张蓝图。

——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一五计划:步履铿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4—1920年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原因。(6分)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 一五 期间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并谈谈启示。(8分)

三、开放性试题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中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代表性事件

19491969

开国大典(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万隆会议(195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中共八大(1956;大庆精神(6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19701989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19902009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香港回归(199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

2010年—今

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根据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就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