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4+3)【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7 浏览数:157

一、单选题

1.

黄河、长江为原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大禹面对洪水, 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九山 ;面对灾荒, 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指挥各邦国人民疏通水道、兴修水利,在各邦国之间调度粮食。这些举措的深远影响在于(  )

A.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B.标志着政权国家的产生C.为禹登上王位赢得了威信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2.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前后历时39年,下图为在其旁修陵劳役墓地中发现的一件瓦片,墓志记录了死者的身份信息。以下推断较合理的是(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aetiva.com)——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

墓志瓦文为小篆:东武指今山东武城县,东间为里名,居赀是以劳役抵偿罚款的役人,不更是低级爵名,为人名。

A.由墓志瓦文可推断小篆是此时唯一通行的文字B.由 东武 可推断该墓志不早于公元前221年
C.由 居赀 可推断秦国极力削弱六国经济实力D.由 不更 可推断秦国军功爵制取得显著成效

3.

下面是东汉末至十六国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民族交融逐步加深 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③人口的变迁源于门阀士族的壮大 ④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唐朝(  )

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以哭止乐,斯慰所怀。诉词既款服终,言讼请依科断。

《开元判集》【伯2593号】《朝祥暮歌判》

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人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府上其狱,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

《册府元龟》

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

《旧唐书·烈女传》

A.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B.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

5.

唐中期时,赋税出现了 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B.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C.租庸调制难以维系D.丁税沉重激化了矛盾

6.

下表为明初徽州部分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由表可知,明初(  )

明初徽州部分土地买卖契约文书

契约

内容

歙县汪镒卖山骨并苗契

四至内该身叁分之一,自情愿凭中将前项山骨并苗尽行立契出卖与本都李宗明名下为业,面议价银陆两贰钱五分正。

休宁县张孟威卖地契

面议作时值价银贰两正,其银当日收足,其地今从出卖之后一听买人自行叫工看管。

休宁县李彦清卖田契

今来无物支用,自情愿将前项四至内田骨并租苗柿木尽行立契出卖与李希泰名下,三面议作时值价白银拾肆两正。

A.土地兼并日趋严重B.政府主导下赋税制度变化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市场调节推动白银货币化

7.

劝借之令 是明代治灾的基本国策。遇到灾荒,政府一劝谕富民捐济,二劝倡士民助赈。为激励民众的助赈义行,明廷还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劝民赈灾遵循自愿原则, 官府不许逼抑科扰 ;民众若出粟借贷,官府会登记在册,以 候年丰加息偿之 。这些措施(  )

A.稳固了官民协同的救灾机制B.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C.激发了地方乡绅的赈灾热情D.从根本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8.

明清时期,广东佛山镇 俗善鼓铸 ,铁器制造业规模宏大,铸器精良,远近闻名,仅炒铁作坊就有数十个,每一作坊有 数十砧,一砧有十余人 ,从事炒铁的工人加在一起, 人有数千 ,皆系雇佣而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江南市镇生产的专业化B.工商联合生产并形成制铁行业垄断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达D.民营手工业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

9.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例举了多项清朝未遵守经义或违背经义的事件,并提出 吾中国法古经之治足矣,本非取于泰西 。康有为意在(  )

A.践行 中体西用 B.宣传儒学主张C.减轻变法的阻力D.促进思想启蒙

10.

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

类别

项目

进士

举人

贡生

荫生

监生

生员

文童

行伍

新式学生

不明

合计

人数

54

16

12

7

10

7

3

3

6

1

119

比例(%)

45.4

13.4

10.1

5.9

8.4

5.9

2.5

2.5

5.0

0.8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破坏B.新政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显著C.清廷的权力结构受到冲击D.科举选官制度处于主导地位

11.

1937年1月,西北办事处规定: 苏维埃机关或部队,进驻到友军区域,为保证商业自由,及尊重当地市场习惯,在苏票未能在当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须使用友军的白票、现洋。 此规定旨在(  )

A.完善抗日民主政权的金融建设B.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C.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思想D.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和围剿

12.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指示,规定对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内容的地名、碑碣、匾联等, 同少数民族代表共同协商后,分别予以禁止、撤除、更改或封存 。这一规定旨在(  )

A.提升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B.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C.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差距D.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正式形成

13.

1966——1976年,在评定全国劳模时强调 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劳模人物的评选主要在于 忠诚 ,突出政治品质。1979年党中央提出关于 模范 先进 的理论判断,强调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这反映了(  )

A.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B.党加强了道德建设C.劳模需提升综合素质D.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1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些农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用工业品价格等。这些措施旨在(  )

A.推动农产品商品化进程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刺激工业经济加快发展D.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

近十年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加快推进,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为当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这些反映了我国(  )

A.贯彻 亲、诚、惠、容 理念,发展友好关系B.秉持 真、实、亲、诚 原则,构建伙伴关系
C.直接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D.基本突破了美国外交孤立和封锁包围

16.

西塞罗(公元前106年—前43年)认为判断法律的好与坏 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的法律。当那些违背自己的诺言和声明,给人民制定有害的、不公正的法规的人立法时,他们什么都可以制定,只不过不是法律。 这说明西塞罗主张法律(  )

A.以维护罗马民主制为前提B.要具有折中色彩C.需满足人民的愿望与要求D.应实质大于形式

17.

有学者认为 美国的建国者们从罗马学到了共和,并在罗马的城邦共和的基础上,在美国建立了复合共和,从而避开了城邦共和短命的覆辙。 该学者意在论证美国长久稳定的原因是(  )

A.权力在地域间和体制内部的平衡B.地方和中央政府权力的合理分配C.政府机构内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D.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有效结合

18.

下面是近代某植物物种交流路线图。该植物是(  )

A.可可B.水稻C.番茄D.玉米

19.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 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 下列事件符合文中 现代化 特征的是(  )

A.法兰克王国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送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基础B.英国议会讨论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C.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指出君主应接受约束D.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提出 因信称义

20.

下面是英国兰开郡1841—1856年纺织厂数量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1841—1856年英国兰开郡纺织厂数量

年代

合计

1841

974

1850

1149

1856

1451

A.工厂制度迅速发展B.手工工场已完全消失C.垄断组织已经形成D.轻工业生产最为发达

21.

罐头食品的出现始于战争中食品保藏的需要。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从而实现了罐头食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饮食生活B.战争助推食品生产行业的变革C.罐头工业生产实现流水化作业D.农业科技进步保障了食品供应

22.

1916年,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指出, 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合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 ,但民族自决 这种政治民主要求并不就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 。列宁认为的民族自决是(  )

A.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以自决的方式进行民族分离B.各个民族可以在自主选择基础上自由决定分立还是联合
C.以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和异族压迫为主要历史背景D.每个民族都有建立独立的国家并决定自己的政府的权力

23.

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力改革英国文官制度,探索以文官合同雇佣制取代终身雇佣制。这一做法(  )

A.导致文官队伍逐渐精英化B.易导致文官队伍人浮于事C.最终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D.旨在增进文官体制的活力

24.

下图为2005年至2021年东盟各国和中、日、韩、英、美五国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增长倍数,以及数字服务出口额在本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情况。该图说明(  )

A.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B.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C.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上升D.国际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

二、材料阅读

25.

1902—1911年,清王朝谕令大臣沈家本主持修订新律法。在其倡议下,设立修订法律馆、编译外国法律著作、开办法律学堂,制定了多部新式律法。然而,本次修律却引发了一场关于 礼法 的大争论。礼法之争被《申报》报道,清朝覆亡后,相关法律被民国政府完善后颁行。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部分)

修律过程

法理派

礼教派

《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1906,第一个单行诉讼法,受驳斥后搁置

沈家本:主张父祖子孙别籍异财、男女平等;否定宗法家族的作用;采用西方的陪审制和律师制

张之洞:本法所纂,父子必异财,兄弟必析产,夫妇必分资应博采东西诸国律法……而仍求合于国家政教大纲欲求节操端严、法学渊深者,实不宜得

《大清新刑律草案》(1907,受抨击后修正

沈家本:更定刑名、酌减死罪、废除凌迟等酷刑;子孙违犯教令全是教育上事……无关刑事,不必编入刑律中也

劳乃宣: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害伤害等罪的刑罚;把旧律有关伦纪礼教各条逐一修入新刑律正文

《大清新刑律》,1911年清政府正式颁布

正文采用近代西方单一刑法体例,分为总则和分则。附录增补礼教派主张,如保留斩刑、加重对有违传统礼教的犯罪行为的处罚、卑幼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之法等

(1)概括指出材料中清末修律中的 礼法之争 的历史背景。并归纳法理派和礼教派两派争论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1911年清政府正式颁布的《大清新刑律》。(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制度的总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国际法公认的源头。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庞大又具有多样性的法律体系。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但却不同于国内法,缺少国际立法机关、有强制管辖权的法院和集中组织起来的制裁等因素,故其有时能推进人类维护共同利益,有时受制于一些强大的国家而影响很小。

——摘编自刘丰、任晓燕《刍议国际法之效力根据》

根据材料,以 国际法的效力 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世界近现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据《闽书》记载,明初以来,除提供征派差役依据之外,里甲 祭祀、乡饮、迎春等事,皆其措办 ,清朝则增加了宣读圣谕、倡导互助等新职能。里长和甲首多以宗族为中心,控制族内的人丁和田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职务,形成了相当严密的赋役共同体。明清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还允许各地的家训族规成为国家律令的补充。福建地方官府大多要求基层 粮户归宗 ,即承认里长和甲首的世袭特权,承认致仕归乡官僚的社会影响力,承认乡村社会的宗族自治,从而维护 服赋役而隶版籍 的统治秩序。

——据郑振满《明清福建的里甲户籍与家族组织》等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的英国,村镇、庄园、教区共同构成了乡村基层组织,它们之间各自独立履行职权,又相互牵制和争夺。在这种形势下,村民们得以开展自我管理,乡村管理者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那些具有法律知识的乡绅逐渐跻身治安法官之列,而约曼(富裕农民)则逐渐成为陪审团的主体。大量乡绅和约曼家庭的子弟,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挑战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地位。村庄共同体逐渐摒弃了血缘关系纽带,形成基于地域的具有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

——据侯建新《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福建地方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福建和中世纪晚期英国乡村治理方式的异同。(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