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91

一、单选题

1.

岳麓书院藏秦简中显示,秦律规定,30户以上的里置典、老各一人,不足30户,与邻近的里共置;如果没有邻近的里,则置典而不置老。里耶秦简中有一则 有27户人家的成里向上级启陵乡请求设置典,却因为已有一典而被驳回 的文书。两处秦简可以用来(  )

A.体现文书制度效率B.反映户籍制度严密C.研究启陵乡里结构D.印证秦律严刑峻法

2.

东汉光武帝外祖父樊重是地方豪族,其庄园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富拟封君 。这说明东汉庄园(  )

A.经济自给自足,经营方式多样B.取代政府职能,实现基层自治C.得到中央认可,实现政治共治D.经济实力强大,促进市场繁荣

3.

皇帝的诏书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后在纸尾批几句,加盖御印,经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谓之 面取进止 。这反映了唐到宋(  )

A.中枢决策机制更加完善B.宰相机构运作程序优化C.皇帝揽权制约宰相权力D.相权加强威胁君主专制

4.

宋代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 ,镇置监镇官。如景德镇设镇后,朝廷在此设监镇官,兼管商税及窑税,或佐理监陶。《河南强氏家谱》记载强子魁 宋绍定戊子(公元1228年)以文学进,仕饶州通判,以监陶得至浮梁景德镇 。据此可推知,宋代(  )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推行崇文抑武政策C.朝廷滥收苛捐杂税D.市镇经济功能增强

5.

宋元时期,民间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变化。中唐以前在以荆州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受崇拜的关羽,自宋元时期开始成为全民信仰;城隍被奉为专门守护城市的神邸,对其崇拜几乎达到与灶神崇拜相当的程度;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妈祖信仰。这说明(  )

A.儒学复兴冲击宗教多元格局B.社会环境变迁影响思想观念C.战争频繁破坏传统伦理道德D.中外交流推动文化革故鼎新

6.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

A.英法的侵华促进中国近代化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清政府维护出洋华工权益

7.

1894年,郑观应写成《盛世危言》一书。其主张 欲攘外,亟需自强,必先自富;欲自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据此可见,郑观应主张(  )

A.富强救国,进行维新变法B.自强求富,倡导洋务新政C.兴办学校,培养革命志士D.尊重道德,提倡民主共和

8.

1913年,宋教仁在《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中认为: 当吾国之积弱,非善运用外交,不足以求存;然欲运用外交,非具世界之眼光,不足以尽其用 ,强调开展外交必须具有世界眼光,认清国内外形势,才能在外交实践中因势利导,借势而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这一认识充分体现了宋教仁(  )

A.追求富强的改良主张B.开放包容的国际情怀C.越挫越勇的坚定信念D.经世致用的务实思想

9.

1947年9月《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中指出,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些东西的人们。该复示(  )

A.说明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B.认真落实了《土地改革法》C.激发了民众参与战争的积极性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下图所示。对图示解释合理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第一产业的发展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C.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推动经济发展

11.

古代世界纪年方式百花齐放。古代印度经常用佛祖去世的年代为基准纪年;伊斯兰教历用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的年代作为基准年代;古代罗马人用执政官的名字纪年;古代希腊城邦数量众多,许多城邦都有自己独特的纪年方式。这可以说明(  )

A.古代世界文明没有相互影响B.公元纪年的推广势在必行C.古代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迥异D.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

12.

卢梭指出:“(法)是依据人民的意愿制定的,人民的权利来自人之为人本身,并不是法律所赋予。……无需再问人民何以即使自由的却又要服从法律,因为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体现而已。 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人们需要(  )

A.服从公众意志B.规范法律原则C.约束个人自由D.调整人际关系

13.

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传教士在亚非许多地区传教、进行各种 慈善 事业,如医院、孤儿院、救济院等。对新闻、广播、出版方面,美国教会也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信义会在东非建造电台,用数十种语言进行广播。据此可知(  )

A.全球文化的趋同性B.美国文化的多样性C.美国文化的包容性D.文化殖民的隐蔽性

14.

温和式的调整和改革是近代英国国家治理的一大特色。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时间

表现

1832

经过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

1835

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19世纪40年代

颁布《矿井法》、《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案》

1848

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

1870

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A.调整和改革措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自治市成为英国最早的地方自治制度C.调整和改革彻底化解日益尖锐的矛盾D.英国文官制度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15.

有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 越战失败后,(美国)被迫放弃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从巴拿马撤退和降旗,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会被作为美国是纸老虎的新证据。 这一观点反映出(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西方阵营的不断分化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动D.第三世界的合作加强

16.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00—2021年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年均增速高达5.3%。202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为41.7%,比2000年上升了20.7个百分点,与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的份额差距缩减至16.6个百分点。这表明(  )

A.区域集团化规模的扩大B.世界经济格局加速调整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D.第三世界纳入国际体系

二、材料阅读

17.

官员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牛津、剑桥两校于19世纪前期分别采取措施,推行改革,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学位考试与授予制度,校务委员会的委员改用公开、自由竞争办法选拔,以保证学校领导权掌握在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手中,直接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近代机械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本来无足轻重的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他们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发展经济。据统计,文官队伍的行政费用开支从19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增长了近一倍,由1150万英镑增加到1800万英镑。文官人员的增长加剧了文官队伍的混乱状况,把改革问题更尖锐地提到人们面前。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清末文官选拔制度是在模仿西方文官选拔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堂选官制度为核心的体系和内容。早在科举未完全停废前,学堂选官制度已开始存在,即使科举立停后,捐纳、贡生、荫生等传统选官制度依然存在。清末学堂选官制度继承了传统科举制的亮点,那就是科举的 论才 功能与学堂教育功能合二为一。同时,清末学堂选官制度也在各方面对科举选官的困境做出了修正。1905年停止科举后,学堂选官虽在形式上与科举考试相同,即均以试法取士,并给予相应出身,而且清廷自身也承认学堂奖励出身与科举无异。但是,学堂选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注重经史以外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历史因素,并简析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学堂选官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8分)

18.

明末清初,江南市镇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南浔镇是其中的典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南浔镇西距湖州府治六十一里,北距太湖口十八里,湖州至平望的运河穿越全镇,与南北相向的市河相交于镇中。它兴起于南宋,到明代中后期日趋兴旺,成为 烟火万家 舟航辐辏 的巨镇。南浔镇是湖丝的主要集散地,每当新丝上市, 商贾骈集,贸丝者群趋 ,既有 乡农卖丝争赴市 ,也有 客商大贾来行商 一日贸易数万金 ,既供应苏州杭州织造局所需上等湖丝以满足皇宫消费,也经由广东客商之手远销海外。但蚕茧原料不足,因此本地商人多前往嘉兴一带买茧进行缫丝,而嘉兴各市镇的商人则运送蚕茧前来南浔出售。民间机坊 雇人织挽 的现象蔚然成风,每日清晨都有许多工匠立于固定地点等待受雇,这些机坊对丝的整理极其讲究,对绸缎的花样也很考究,所生产的丝绸巧夺天工,广受青睐。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中国史》

材料二
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今苏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梁;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几何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醖,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者不知几何。彼以粱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苏杭之境为天下南北之要冲,四方辐辏,百货毕集,故其民赖以市易为生,非其俗之奢故也。噫!是有见于市易之利,而不知所以市易者正起于奢。

——摘编自陆楫《蒹葭堂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南浔镇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评作者的观点。(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宣传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发挥着 时代镜像 的重要功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幅或从整体上解读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和会建立了凡尔赛体系,并筹建国际联盟,作为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工具。为解决亚太地区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华盛顿会议,在承认美国优势的基础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和解决中国问题等达成协议。由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建立。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二战胜利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在战争后期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几个国际文书基础上建立的、以《联合国宪章》为最高国际准则的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和不干涉内政等,均已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是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准。

——摘编自钱文荣《战后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不能成为 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工具 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联合国宪章》为最高国际准则的战后国际秩序形成的原因。(6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个国际秩序建立的共同之处。(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