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22

一、单选题

1.

关于秦朝速亡的原因,汉高祖的总结是 孤立之败 ,于是他将秦朝已经废除的分封制和广泛推行的郡县制兼而用之,试图实现长久统治。汉高祖的这一做法(  )

A.准确地分析了秦亡原因B.正确吸取了秦亡的教训C.给汉朝的稳定埋下隐患D.是汉朝得以长寿的秘诀

2.

读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的地图。下列对两图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隋朝的粮食存储量远超元朝B.元朝开辟了中国的海运事业C.隋元开通运河只为南粮北运D.南方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凸显

3.

以下是由唐朝三省六部制到宋朝二府三司制的演变示意图,从这一演变过程可知(  )


A.宰相制度走向衰亡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官员数量日益减少D.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4.

明清时期的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呈现出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远超前代的特点。这一文学形式之所以高度发展主要是因为(  )

A.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精神需求B.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宋词元曲走向衰落,文艺创作数量不足D.传统儒学遭遇质疑,批判专制思想出现

5.

下列图表反映了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变化。从图表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  )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

8010

13220

1851

9919

23040

1853

10122

62896

A.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民众对外来商品异常喜爱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颇受欢迎

6.

据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所载,1900年6月,慈禧太后决定 招抚 义和团,对各国宣战。此时在广东的李鸿章接到宣战诏书以后,当即以为: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随后授意邮政大臣盛宣怀与东南各省的督抚刘坤一、张之洞等策划同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条款》。据此分析,李鸿章等人的举动(  )

A.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避免了中国东南各省遭列强侵略C.反映了东南各省督抚的卖国行径D.表达了对义和团运动的大力支持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约法规定: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这一规定的根本意图是(  )

A.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B.确立三权分立体制C.加强临时大总统权力D.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8.

陈独秀认为: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洗刷干净不可。 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的发动具有必要性B.复辟帝制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民意C.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反对帝制D.辛亥革命已使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9.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的议程(部分)。据此可知,该会议的召开(  )

时间

议程

第一天(612

大会开幕,陈独秀作大会报告,马林作国际形势报告。

……

第四、五、六天(61517

大会讨论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问题,并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总结了国民革命的失败教训D.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10.

下图反映了中共党员在不同时期的构成变化情况。从这一变化可以推知(  )

A.农民阶级已开始领导中国革命B.中共的斗争方式已经发生变化C.工人阶级遭镇压导致人数减少D.中共的革命道路有了新的方向

11.

下图是丰子恺先生在抗战时期发表的漫画《军民合作之胜券》(图中文字: 军民相合作,大家站起来,最后的胜利一定属吾侪(辈)”),虽只寥寥数笔,却笔笔如刀、字字如剑,叩击心灵,发人深思。这一漫画作品(  )

A.体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B.有助于坚定中国民众抗战的信念C.是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D.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12.

《辛丑条约》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2月3日,人民解放军在红旗的引导下走过前门箭楼,并右拐挺进东交民巷,现场百姓顿时雀跃欢呼。百姓对解放军的举动 雀跃欢呼 (  )

A.反映了对民族独立的强烈渴望B.是对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兴奋C.说明解放战争已取得最终胜利D.是为人民解放军的行动助威

13.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是经济上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说: 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 而毛泽东的回答是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为解决吃饭问题,中国政府的举措是(  )

A.进行抗美援朝,提高国际地位B.进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C.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D.进行和平外交,走向国际舞台

14.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们提出了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的口号,希望通过建立人民公社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但建立起人民公社后,社员下地劳动时却出现了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的现象。据此可知,人民公社体制(  )

A.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B.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践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5.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逐步建立经济组织。要尽快改变党不管党、政不管政和政企不分的状况。 这一措施(  )

A.有助于扩大生产者的经营自主权B.导致了政府对经济的完全放手C.使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现了政府管理上的科学高效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善于学习创新,使用他国经验B.追求更新迭代,体现特色发展C.不断发展完善,已经臻于完美D.植根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 的政治结构;以周王 授土授民 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了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 天下一体 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奉行 爱之如一 的民族政策,与它们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 开疆拓土 ,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在清朝的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摘编自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周王为 建立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 采取的措施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和清朝对边疆各族管理的异同。(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虽然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但是如果从它的主导方面来看,不得不说儒家的文化和价值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古往今来,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人们,他们身上的精神主要不是来自于佛教,也不是来自于老子或者庄子,而主要是由从先秦开始传承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一直发展到19世纪的儒家文化。

——摘编自陈来《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些介绍西方世界和西方文化的著作,1844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1845年姚莹写成《康輶纪行》,1848年徐继畬编成《瀛寰志略》,何秋涛著成《朔方备乘》,梁廷枏写成《海国四说》。这些著作,有些是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的,有的是关于中外关系的。这一时期中国人所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坚船利炮,因此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西方的意向也主要是仿造船炮。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器物层次探索阶段,那么戊戌维新使它开始进入制度层次探索阶段,而戊戌维新改良式的制度探索不成功时,则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暴力革命,破旧立新,继而进行制度改革,试图以此使中国尽快走上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陈星海《论维新变法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开眼看世界 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探索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民国建立后,中国现代工业经历了一波长达10年的较快发展期。中国现代工业在1914—1920年的总平均增长年率为13.8%,据统计,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公司,1920年比1912年增长了2.5倍。但美国学者费正清却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就是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53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 一五 计划,贯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一大批中国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比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无缝钢管厂等,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现代工业在民国建立后较快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费正清所下论断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一五 计划取得的成就呈现出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