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宋代社会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其社会管理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一面。宋代文官成为皇权的代言人和地方社会管理主体。……在封建商品经济和对外弱势的双重冲击下,宋代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官僚贵族和富商豪强疯狂兼并土地,宋代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
“双刃剑
”效应,人们为了利益的争夺,都慢慢撕去了
“温情的面纱
”。士大夫整夜宴饮,丝竹歌舞不断,富商大贾穿戴奢靡,僭越成风,连普通百姓也跟风效仿,相互攀比。在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面前,宋代士大夫阶层充分发挥了管理才能,通过宗族建设、家风塑造、宗教教化等主要手段,辅之以朝廷律法诏令,最终形成重德、至孝、诚信、修身的社会管理氛围。
——摘编自韦玉潇《宋代社会管理及其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材料二
建国后国家农村治理政策(部分)一览表
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置乡镇政权、取消行政村建制。合作化期间形成村社合一局面
|
1958年
|
全国各地纷纷撤销乡政府,建立党、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
1983年
|
撤销人民公社、重建乡镇政权
|
199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村民自治进入发展快车道
|
2002年
|
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
2005年
|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2006年
|
国家取消农业税
|
2008年
|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2012年
|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
2018年
|
国务院发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023年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
——摘编自孙正、王玉坤《从“绅治”“统合”走向“数治”:乡村治理情景演变审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治理独具特色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国后国家乡村治理的特点,谈谈对我国乡村治理的认识。(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