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68

一、单选题

1.

国人 一词起源于西周时期,指的是居住在国都城内的人。 国人 有参与政治的传统,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建立B.国人参政决定了国家决策C.原始民主制约社会的发展D.分封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

2.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  )

著作

内容

《国语》

深耕而疾耰平整土地之,以待时雨

《庄子》

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

《孟子》

深耕易褥锄草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耕作理念比较先进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3.

东晋早期,北方南渡的侨居人口,被称为 白籍 ,无需承担赋役。东晋后期,白籍人口不断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被称为 土断 。这一变化(  )

A.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B.动摇了门阀士族地位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D.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

4.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官吏豪商在柜坊中存钱,少则数万贯,多则数百万贯。同时,还出现了有势力富商经营的 飞钱 ,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表明唐代后期(  )

A.坊市的界限开始被打破B.经济发展影响观念转变C.社会商业信用逐步形成D.商业流通出现根本变革

5.

宋代科举相较于唐代的 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变为 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这一变化说明了宋代(  )

A.选官权力收归中央B.选官更重真才实学C.录取人数大幅增加D.选官更注重公平性

6.

元朝实行 币同制 ,禁用金银,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确定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辅以少量银元宝、铜钱、铁钱等。该做法旨在(  )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缓解铜钱流通的不足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垄断地方的对外贸易

7.

下图为某一朝代赋税制度的结构图。据此可知,该项制度(  )

A.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C.沿袭了明朝的一条鞭法D.体现了藏富于民的观念

8.

明律规定: 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清律也有灾荒救济、老人赡养、流浪贫民收养等规定。这反映了明清(  )

A.重视社会救济维护政局稳定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C.落实仁政思想实行灾荒救济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9.

起义门 为今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清朝时称为 中门 ,武昌起义后改为现名。1913年,段祺瑞任湖北都督时直接改回原名,翌年接任的段芝贵更是拆毁城楼。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

A.武昌成为政治争夺重点B.民主共和之路任重道远C.政党政治问题日益突出D.革命遗址保护意识缺乏

10.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 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这一规定(  )

A.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B.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D.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

1954年10月,周恩来把资本主义国家分为三类:印度等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和西北欧国家为代表的 和平中立派 ,英、法等国为代表的 维持现状派 ,美国为代表的 主战派 ,并强调对这三类国家要加以 区别对待 。这一策略(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D.体现了全方位外交政策

12.

与其他古代文明不同,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

A.契约成为社会规范B.法律制度日益成熟C.手工生产相当落后D.商业贸易比较繁荣

13.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逐渐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反映出(  )

A.民族认同观念的强化B.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C.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欧洲语言呈现书面化

14.

18世纪初,小麦成为北美重要的经济作物,纽约率先成为小麦主产区,被称为 面包殖民地 。北美小麦由船队运往中美洲销售,那里的劳工和奴隶都喜欢吃面食。19世纪初,伊利运河被疏通后,北美西部的小麦产量逐年递增。这说明(  )

A.大西洋贸易促进非洲物种的传播B.物种传播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C.工业革命提高了粮食生产商品化D.现代交通工具助推小麦产业兴起

15.

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了一次美元危机,西欧、日本等国采取了如下举措:提高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认缴额度、调整和分摊军事防范费用、设立黄金总库等。这些举措(  )

A.体现了与苏联霸权的争夺B.促进了战后国际金融稳定C.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D.形成了多极化的经济格局

16.

英国进入1980年代后,在维修文物和文艺演出等事业中,常有私人单位的参与。不少私立学校和医院向公办学校及医院提供服务。在救治残障人和弱智者方面,不少市政当局使用了私人单位提供的资源。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政治民主化程度加深B.经济危机的日益严重C.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D.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两汉时期,汉承秦制,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边郡。前135年—前109年,西汉中央政府在今西南边疆共设置了犍为、益州等9个边郡,将西南边疆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系统。在边郡辖区,既设置太守、边郡都尉等流官,又设置侯王、将相等土官。边郡太守多由将军兼任,有的是由皇帝下诏征来,他们代表中央政府屯兵驻守于边疆民族地区,在防止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事变发生的同时还对边郡辖区采取一些 用夏变夷 的经济文化措施。边郡太守缴纳境内的田赋和口赋等赋税,可减可免。同时要求蛮夷君长解纳土贡,形成了边郡 以其故俗治,无赋税 的局面。

——摘编自《土司制度及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二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兴边富民行动 十三五 规划》,对中国边境的基层社会发展提出了 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 等六项工程的整体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要求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定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在边疆民族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摘编自李春晖、丁瑞雪《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汉边郡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 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的认识。(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都是以户口为调查对象,而掌握户口数的主要目的是征收赋役,因此政府在统计时只限于设置郡县的地区。普遍存在的户口隐匿和人户逃亡也降低了户数统计的准确性。明清时期,户籍与赋役逐渐脱钩,但百姓依然以少报或漏报为宜。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

材料二
1982年,《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提出:今后三年内,在对价格不作大的调整的情况下,应该改革税制,加快以税代利的步伐。这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而且将进一步改进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实行利税分流和分税制。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人口统计不准确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材料二对于研究新中国税制改革的史料价值。(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外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摘编自西塞罗《论共和国》

材料三
权利 权力 是政治学研究中常见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近些年来被我国政治学界所广泛关注的焦点。权利和权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权力的膨胀会压缩权利的空间;而权利的过度扩张将导致权力的萎缩,国家会陷入无政府的动乱状态。

——农冠军《和谐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与西塞罗法律思想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 权利 权力 互动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表述清晰。)(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工业(科技)革命,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钢铁、蒸汽与资本》《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延续、偶然与变迁:英国工业革命的特质》《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环境史》《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工业(科技)革命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工业(科技)革命 ,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书名,设计该书三个目录并分别说明理由。(要求:书名简洁,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