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南省名校联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03

一、单选题

1.

《汉书诸侯王表序》: 有逃责(债)之台。 唐代颜师古注: 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还,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 (注:周赧王是周朝最后一位天子)这反映了(  )

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B.周王室实力的衰微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2.

《盐铁论》中记载: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这些措施(  )

A.推动了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B.打击了汉朝地方豪强势力C.强化了西汉王朝的物质基础D.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危机

3.

公元422—423年,北魏向南朝宋发起战争,夺取了刘宋以金墉、虎牢、滑台、砺磝等河南四镇为核心的黄河下游以南地带,取得了战争胜利,即魏宋河南之战。这一战争客观上(  )

A.推动了民族交融B.奠定了对峙格局C.缓解了民族矛盾D.促进了江南开发

4.

下表为唐朝部分历史时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表。据下表可知(  )

时期

宰相总数

进士出身的宰相所占比例(%)

唐宪宗时期

29

586

唐穆宗时期

14

57.1

唐敬宗时期

7

85.7

唐文宗时期

24

75

唐武宗时期

15

80

A.世家大族已彻底衰落B.科举制的社会地位提高C.门阀等第观念已消除D.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5.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而《宋书》中记载的是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两个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趋势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C.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D.北方动荡的社会环境

6.

黄宗羲说: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体现了(  )

A.农业的发展已经停滞B.重农抑商观念已解体C.重农抑商 的思想D.工商皆本 的思想

7.

汉阳铁厂在1908年时,产铁六万六千吨,到1910年时已接近12万吨,增长了接近一倍。同时,1908年汉阳铁厂产钢两万二千吨,1910年增至5万吨,三年时间翻了一倍多。这些数据(  )

A.体现了洋务运动成就显著B.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改变了列强主宰市场格局D.折射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

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此规定体现了(  )

A.责任内阁制 原则B.天赋人权 的原则C.主权在民 的原则D.三权分立 的原则

9.

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进来了,工人阶级也进来了,女性也进来了。尽管五四运动中还没有农民阶级的广泛参与,但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农民阶级也参加到革命的洪流中来了,并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同盟军。 这充分体现五四运动(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D.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0.

1930年5月,《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于4月15日给该刊记者的信:在当时 农民运动的发展比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 的形势下,党应 暂时放弃城市 ,而以大部分力量甚至 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 。由此推论当时(  )

A.还没有找到 农村包围城市 的革命道路B.党内一部分人仍在坚持走 城市革命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得到广泛认同D.革命的 星星之火 已经形成 燎原之势

11.

下图反映的这场战争(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12.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先后制造了一系列惨案。1945年12月镇压昆明学生运动的 一二·一 惨案;1946年2月,国民党特务制造了 较场口事件 等。这些历史事件(  )

A.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败B.反映了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的出现C.表明国民党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破裂

13.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49年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1950年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社会商品批发总额中占76.1%,在零售总额中占85%。据此推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14.

下表是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选出来的国家领导人表,其中有下划线的领导人为党外人士,通过这一表格可以说明新中国当时(  )

主席

副主席

毛泽东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济深张澜、高岗

总理

副总理

周恩来

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邓小平(1952)

A.实行人民代表制度B.为新民主主义国家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D.新政权得到了巩固

15.

被誉为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 的陈光说: 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了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 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市场经济为社会共识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C.政企不分现象的存在D.所有制结构正发生改变

16.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2023年12月19日在阿联酋迪拜落下帷幕。此次大会期间,中方全面深入参与各议题磋商,与主席国及其他各方密切协商,就谈判关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各方聚同化异,为会议取得积极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了(  )

A.我国奉行 不结盟 外交方针B.我国实行 真、实、亲、诚 的外交原则
C.我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外交D.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为了便于统治,秦统治者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此后历朝大多如此。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贫民出身的明太祖认为: 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明史》

材料三
明朝内阁的职掌主要是:票拟章奏、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明代守成之君不够勤政,便命司礼监文书房接收并分检通政司章奏,然后送阁票拟。票拟之后,由司礼监太监照票代帝批红。内阁与司礼监彼此制约,内阁及外廷部院、科道等官互相牵制。

——《简析内阁制度在明、清两代的历史沿袭及其差异性》

材料四
由于乾隆的宠信,和珅的官职扶摇直上,军机大臣、步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太子太保、掌吏户刑三部及三库、理藩院、内务府、圆明园、茶膳房、造办处、上驷院、太医院及御药房等事,高官做遍,在清朝历史上空前绝后,无人能敌。

——《和珅评传》

(1)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为巩固统治分别建立或完善了什么制度?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人认为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种说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 一击 ,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标志

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91

德国突袭波兰

194558

苏德战场

1941622

德国入侵苏联

194558

太平洋战场

1941127

珍珠港事件

194592

中国战场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4592

苏联对日作战

194588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92

(1)材料一提及 民族凝聚力 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 凝聚力 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你从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上得到什么启示?

19.

国家政策是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军事工业进行了大规模内迁。1937—1938年内迁长沙是这次军事工业内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开始后,先后就有 中央电工器材厂(公司)筹备处,由南京迁往湘潭 。随后还有炮兵技术研究处、兵工学校、中央修械所陆续由南京迁往湖南。巩县兵工厂迁至长沙临时设厂,后迁至安化烟溪镇。中央修械所在南京沦陷后迁往湖南衡阳,汉阳兵工厂也迁至湖南省辰溪县。这次长沙内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前后历时不到2年,但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工业不合理的布局。由于政策为军事工业内迁保驾护航,但也导致大批普通民用工业破产倒闭灾难。

——摘编自《抗战时期(1937—1938)军事工业内迁长沙研究》

材料二
1964年中共中央作出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当时中央圈定的范围,湖南西部被列为西南大三线建设的范围,主要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邵阳、娄底、张家界、常德、益阳6市在内的43个县市区。从1965年起,国务院和湖南省调集大批建设队伍和物资,浩浩荡荡开进湘西地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1965年至1966年,全省三线建设形成第一次高潮:以国防工业为主的19个大、中型项目相继在沅陵、涟源、安化、娄底、新化等县动工兴建。1969年,三线建设再掀高潮:除了068、013等大型国防工业项目外,湘黔铁路、枝柳铁路、凤滩水电站、金竹山火电厂、浦沅工程机械厂和湘澧盐矿等一批重要民用工程也陆续开工建设。1971年,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又新上了湖南拖拉机制造厂、湖南维尼纶厂等10个项目。

——摘编自《湖湘潮,百年颂之68集:三线建设掀起热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选择军事工业内迁长沙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影响湖南工业发展的两大运动有何共同点。这对我们今天湖南工业建设有何启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