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9 浏览数:186

一、选择题

1.

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已产生一定的葬俗,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粉末,并有许多装饰品。由此推知山顶洞人(  )

A.已掌握钻木取火技术B.能够缝制衣服C.有一定的审美意识D.仍在使用打制石器

2.

后人赞美商朝是 邦畿千里 的大国,考古工作者在今天的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文化遗存。这说明(  )

A.商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商朝的统治中心在长江流域C.商朝的统治区域已经十分广阔D.商朝统治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3.

左传记载,周武王在位时, 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一状况跟以下哪一制度有关?(  )

A.郡县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井田制

4.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认为理想的社会是 小国寡民 ,他既反对仁义,又反对法治,主张清静无为。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老子B.韩非子C.孟子D.墨子

5.

下图是战国时期一场大战的遗址,这场大战交战的双方是(  )

A.赵国、韩国B.秦国、赵国C.魏国、赵国D.秦国、魏国

6.

秦朝建立后,在攻打百越地区时,为解决运输问题,在今广西境内开凿了沟通湘水和漓水的水利工程,它是(  )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邗沟

7.

汉朝初期,诸侯王在封国内权力与皇帝无异。公元前164年,汉文帝重新分封齐国和淮南国时,用贾谊之策,将齐国一分为六,淮南一分为三。这一举措(  )

A.彻底解决了诸侯王问题B.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打下基础C.激起了 七国之乱 D.巩固了国家边防

8.

东晋以来,江南地区的劳动人民采用了低温控制蚕卵孵化技术,以增加蚕的饲养次数,甚至出现了一年 八熟 之蚕。这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  )

A.经济得到了明显进步B.经济水平超过北方地区C.手工业成为主要产业D.农业生产受到政府重视

9.

北魏孝文帝把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的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死后安葬洛阳,不得迁回北方。此举意在(  )

A.取代中原汉族势力B.加强对中原文化的学习C.放弃游牧民族习惯D.实现南北方疆域的统一

10.

历史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图是唐代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据此推知唐代(  )

A.女子社会地位低下B.社会氛围宽松C.娱乐活动丰富多彩D.交通工具单一

11.

隋朝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为一体,首次实现了南北贯通,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材料表明,大运河的影响是(  )

A.加强北部边防B.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C.巩固隋朝统治D.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

12.

唐太宗在位时常借用荀子的话比喻君主和百姓的关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下面体现这一观念的措施是(  )

A.加强君主专制B.完善科举制度C.减轻劳役负担D.拓展国家疆域

13.

《中华文明史》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 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这表明科举制度(  )

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官B.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C.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14.

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归纳,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繁荣与开放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5.

物理学科的 钟摆理论 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该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钟摆在10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的原因是(  )

A.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B.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C.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D.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

16.

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多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17.

小张同学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项目式学习,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

A.耕作方式的进步B.灌溉技术的成熟C.育秧技术的提高D.农业技术的发展

18.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意在说明活字印刷术(  )

A.产生背景B.使用方法C.具备优势D.需要改进

19.

行省的划界原则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原则,代之以犬牙相入,如将本属于四川盆地的汉中划归了陕西行省。这体现出(  )

A.行政效率的提高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中央集权的加强D.边疆治理体制的完善

20.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文化艺术昌盛B.民族交融发展C.江南地区开发D.中央集权加强

21.

《元史》记载: 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 由此可知,元朝设立驿站旨在(  )

A.防止唐末以来的地方割据B.推动政治中心的南移C.加强大一统国家内部联系D.扩大国家的疆域面积

22.

”李时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了《本草纲目》。 材料体现了《本草纲目》(  )

A.汇聚民间医学精华B.蕴含丰富实践经验C.在世界上广为流传D.全面总结前人经验

23.

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至清朝乾隆时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得到推广种植。清代官员陆耀因编写《甘薯录》而被晋升为湖南巡抚,乾隆帝多次劝谕百姓种植玉米,川、楚、陕、桂等省 延山漫谷,皆种玉米 。这体现出当时(  )

A.政府重视推广高产作物B.玉米甘薯成为主粮C.人地矛盾得到解决D.农业生产技术取得突破

24.

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明成祖时建立内阁;清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这反映出明清(  )

A.君相矛盾并未解决B.中央机构已经完善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政务处理效率提高

25.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开元末年以后,节度使专权,出现了 安史之乱 B.宋朝经商的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C.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造D.清朝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

——摘编自刘晌《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材料二
元朝在西藏地区,因俗而治,多制并举。对于民政,委托地方憎俗首领负责。同时,设立宣政院,具体实施元朝中央的各项政令,专管元朝驻藏军队,负责驿站。为了使各项政令及时通达地广险远的西藏边陲,元朝在西藏设大站28处,小站7处。

——摘编自胡小鹏《试论元代边疆民族政策》

材料三
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 屏藩 拱卫 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史实?(1分)这体现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治理西藏设立了哪些管理机构?(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清王朝对西藏 因地制宜 的具体措施,(1分)并简述其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提取与西藏历史相关的史实(至少三个),围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的主题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8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长安城布局图

材料二
早在10世纪末,四川地区就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四川的成都府路经济、贸易都相当发达,但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却是笨重而面额小的铁钱。重六十五斤的十贯小铁钱,其购买力才相当于重五斤的一贯小铜钱,如果要买一匹丝绸,铜钱只要两贯,铁钱却要二十贯,重达一百三十斤,交易过程中十分不便,这样的新的交易媒介应运而生。

——摘编自游彪《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
明清时期,跨地区贸易的商品品种大量增加,尤其是大众消费品,增加幅度最大。到鸦片战争前夕、以粮食、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盐、茶七大商品为代表,长途贸易量平均大约占到了国内贸易量的20%。由于商业活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自16世纪后期始,在地缘纽带基础之上的商人团体也形成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所示是哪一时期的长安城?(1分)图中的不同名称的坊是什么区域?(1分)请归纳这一时期长安城的布局特点。(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所说的纸币一般被称作什么?(1分)它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3分)结合所学请举一例材料所述商人团体的代表。(1分)
(4)综上,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2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汉武帝计划联络大月氏夹击▲,遂于公元前139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此行虽未实现初衷,但在西域传播了汉朝声威,并获得前所未闻的当地资料。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形成了著名的 丝绸之路 ,中西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随着海上航线的开辟,元朝与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规模超前。在宁波、广州等城市专门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大都等城市有许多来自海外的坐贾行商、传教士、外交使者,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202407181105189327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代表的内容是什么?(1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元朝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1分)请你举一例材料未提及的元代重要港口,(1分)分析元朝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2分)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2分)
(4)综上,谈谈你对于对外交流的认识。(2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202407181105189327
材料二
元杂剧目与宋代杂剧 大抵全以故事事物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 的内容相比,题材更为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日益挣脱封建专制统治的樊笼、按其自身规律运行的历史轨迹。因而,在戏剧的形式、内容上,日益显示出大众化和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材料三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摘编自程甲本《红楼梦》卷首,《红楼梦序》

(1)材料一中所示文物都属于(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1分)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文物,简述其历史价值。(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杂剧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红楼梦》作者。(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红楼梦》为什么受人们欢迎?(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学艺术与时代关系的认识。(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