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43

一、单选题

1.

考古学证明,距今约五千年左右,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 万邦时代 。能反映这一时代的典型文化遗址是(  )

A.河姆渡文化B.半坡文化C.仰韶文化D.龙山文化

2.

孔子强调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指责 苛政猛于虎 。这反映孔子主张(  )

A.以法治国B.实行仁政C.以民为本D.提倡节俭

3.

西汉初期,统治者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取得显著效果。下列体现了这一时期 显著效果 的是(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元盛世D.大定之治

4.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关于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玄学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佛教社会影响力有限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D.道教在民间逐渐兴起

5.

隋文帝下令宣布废除 九品中正制 ,实行州县地方官举荐人才的办法。到了隋炀帝大业元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的办法选取进士。这一发展(  )

A.强化了士族特权B.消除了门阀政治C.固化了社会阶层D.扩大了统治基础

6.

宋朝时期,官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上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B.门第观念淡化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D.法律制度完善

7.

明朝中期之前,阁臣很少直接举荐各部要员;至明中后期,有的大学士广泛干预六部尚书的选任,尤其对吏部、兵部、礼部的干预格外突出。这一变化说明(  )

A.君权相权关系紧张B.内阁权势扩大C.中枢机构形同虚设D.皇权日趋衰落

8.

凌晋是清代一位典型的徽商,他以生员身份人商,不屑于 蒙混其数以多取之 伪与少予 的行径,而是以 诚信 不欺 为原则来进行贸易。凌晋的经商理念(  )

A.反映商帮介入生产领域B.顺应了社会转型的要求C.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D.体现商人逐利意识淡化

9.

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种规定(  )

A.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B.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C.表明清政府摒弃了闭关政策D.说明列强已控制中国外交

10.

1900年,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 东南互保 协议。地方大员寻求 自保 表明(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湘淮系集团崛起C.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D.清廷权威的式微

11.

据统计,1914年杭州通益公纱厂增添纱绽一万枚,还增加了布厂,至1917年又添设布机110台,职工达600人。1919—1920年布机增加到320台,工人数为1830人,共产棉纱10000件。材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

A.民族企业摆脱了对外依赖B.实业救国具有广泛社会基础C.国家的工业体系日臻完善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12.

下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大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3.

为了巩固中国革命胜利的果实, 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并且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睦邻友好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4.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旨在(  )

A.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B.落实中共八大确立的主要任务C.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推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目标

15.

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表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

世界排名

1980

4545.6

1%

2005

183217.4

5%

第四位

2021

114

18.5%

第二位

经济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改革开放不断深化B.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C.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16.

图片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历史图片反映了(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国旗方阵和国徽方阵

20212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2310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1)材料体现的是             时期             思想。(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思想的主要内涵。(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的主要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秦汉时代的徭役,大致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年15岁以上,受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妇女20亩,如果是二年休耕一次的地,则加倍受田,三年休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隋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受田农民除缴纳租调外,可以庸代役即以实物税代替劳役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开始推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万历九年(1581),在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下,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以县为单位,将所有赋税合并,征收货币。康熙五十二年(1713)下令,以康熙五十年各地所报人丁数作为丁银的固定税额,以后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摘编自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认识。(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大清王朝,唤起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顽强探索。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制定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方案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摘编自苏利娅《试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

根据材料,围绕 国家出路的探索 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80年代,陈云提出了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计划经济是笼子,搞活经济是鸟 的论断,同时他还指出 岗位责任制的实施,让劳动多的人享受较多的果实,劳动少的人享受较少的果实 。在环境问题上,陈云强调 在兴办工厂的时候,一定要将处理污染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要做到预防为先的原则,这是重大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陈云强调 农业经济必须计划为主。搞了生产责任制以后,并不是农业可以不要计划了。 此外,在改革开放方面,陈云还指出 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技术的引用重要,技术引进后,可自己制造设备。

——摘编自刘凤岐《陈云经济思想及其主要理论贡献》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