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3 浏览数:100

一、选择题

1.

1949年9月30日,周恩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致词:“……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中的 会议 是指(  )

A.瓦窑堡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重庆谈判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下列图片中宣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的是(  )

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

3.

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左右,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9%。1951年棉花等工业原料作物的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年产量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B.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段文字讲述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A.召开的背景B.召开的内容C.召开的意义D.召开的过程

5.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选项中属于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历慎思同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联B.知乎论坛上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评说
C.人民网刊登的文章《为何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伟大胜利》D.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新厂牌的照片

6.

下面所示是史明辨同学在阅读教材时做的笔记,据此判断他阅读的内容是(  )

1.《论十大关系》

2.中共八大

3.社会主义总路线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八字方针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B.在探索中曲折前进C.人民生活方式变化D.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7.

下图是1978年12月《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次会议公报。这次会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

A.经济建设B.阶级斗争C.文化建设D.制度建设

8.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兴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

9.

《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2022年的高频词汇应该是(  )

A.中国梦B.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C.新发展理念D.中共二十大

10.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中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是(  )

A.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B.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彼此牵挂,风里雨里在一起,我们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
C.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D.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11.

2024年4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访问大陆的马英九一行时表示: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记载着历代先民迁居台湾、繁衍生息,记载着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光复台湾。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实现直接 三通 C.加强经济合作D.密切文化交流

12.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事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B.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C.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辽宁舰 交接入列D.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13.

中国举办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以上史事最能反映出中国(  )

A.出现了和各国建交的热潮B.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C.要建立睦邻友好外交关系D.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

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某班准备以 走向太空 为主题办一期展报,应该放入展报的资料是(  )

A.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C.我国神舟一号开启飞天之旅D.我国自行研制成功歼—20战机

15.

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在时长约8分钟的《山河诗长安》节目中,通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视角,将传统历史文化与辉煌时代风采虚实结合,诗乐相和,令人震撼。这种形式的节目体现了(  )

A.百花齐放 般繁荣的艺术B.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文化D.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

16.

历慎思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中以 红色精神 为主题绘制了一份表格。表格中划线处应是(  )

时期

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红色精神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

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等

精神核心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______、人民幸福

A.实业救国B.依法治国C.国家富强D.绿水青山

二、材料题

17.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注重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引领作用。八年级某班同学以 交通建设看国家现代化发展 为主题进行了调查。
资料一 交通成就

@@@303aa713—d51e-4e3e-b74d-ae59f99e3e5a

@@@7f5ca0bb-5422—4ea4—81f6—87c9e3f8277b

@@@7b0c0cbd-de25—424f-aaf6—4d9fb765eea0

图一2017C919大型客机首飞

图二1956年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图三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运营

@@@ce7f7725—3db6—4f0f-8f7a-d9d1603280fa

@@@d2a6ffae-67f3—4ffb-a1b8—f5d7e5d68381

@@@20b9900b-8273—4821—addf-2dcff5d93501

图四2018年港珠澳大桥开通

图五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图六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资料二 交通精神
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两路全长四千三百六十余公里,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同时通车拉萨。世界屋脊,地域辽阔,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两路,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江河湍急,峰岳险峻。十一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三千多万立方,造桥四百余座。五易寒暑,艰苦卓绝。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巍巍高原,两路贯通。北京拉萨,紧密相连。兄弟情谊,亲密无间。全藏公路四通八达,经济文化繁盛,城乡面貌改观。藏汉同胞,歌舞翩跹,颂之为 彩虹 ,誉之为 金桥 。新西藏前程似锦,各族人民携手向前。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碑文,1984年西藏人民政府立

资料三 交通展望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交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的中国交通,秉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要先强起来。把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先行官 ,坚持先行引导、适度超前原则,保持一定发展速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交通将更好履行经济社会发展 先行官 使命,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让交通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2020年12月

(1)结合所学知识,把资料一中的交通建设成就填入正确的发展阶段(填序号)。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根据资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川藏、青藏公路名片。
(3)根据资料三,指出新时代我国交通发展体现的原则。
(4)综上所述,请你写一段调查小结。

18.

文学是活着的历史,优秀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能让读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并对历史现象、问题、规律等有深刻思考,以下材料选自军旅作家王树增的某部纪实性文学作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录摘编(节选)

第一章打败美帝野心狼

……

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仁川登陆

艰难的抉择

……

第二章云山:中美士兵的首次肉搏

第三章三十八军万岁

第四章圣诞快乐

第五章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第六章血洒汉江

第七章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材料二
1950年10月初,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发动第二次战役,迫使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由进攻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在这场战役中,第38军第112师第335团3连,14小时的山路急行军近72.5公里迂回穿插至松骨峰打了一场惨烈的阻击战,以百人之力阻敌数个师,毙伤美军500余名,血战8小时仅剩7人,为我军主力部队聚歼敌人赢得宝贵时间。

——摘编自第一章、第三章

材料三 后记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 在经过三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部文学作品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并说出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的战略意图,并简要说明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战斗中面临的处境。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 最可爱的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三、填空题

19.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 铁人 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

【中国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____________,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1.

【稳定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____________”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_______” 爱国者治澳 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2.

【外交成就】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____________首次提出了___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时,他提出“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3.

【科技创新】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____________。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