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35

一、单选题

1.

出土的秦简显示,秦代先由朝廷职掌手工业的官署统一制作各种度量衡标准器,并将其颁发给各地的郡县官署,再由地方官署根据标准器组织制造实用的计量器具。同时,据各地出土的秦量、秦权等实测结果,各地计量器具的误差最大值还不到1%。这表明秦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市场统一B.封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C.手工业生产服务于百姓生活D.度量衡制得到严格执行

2.

西汉时期,被地方官员推举到中央的 贤良 如名不副实,或不能胜任其职责,或在任期内犯罪,就要追究举荐官员的连带责任,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贬秩、罢官等处罚。这一规定反映出西汉(  )

A.选官程序公开公正B.重视选官纪律监察C.选官权被豪门控制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3.

西晋初年,北方民族大规模内迁,多者20余万,少者也有万余,内迁后遍布于并、雍、凉州等地,内迁的民族学习汉人的生活方式,与汉族形成小聚居、大混居的局面。这些现象(  )

A.推动了民族交融B.促进了西晋统一C.消除了民族隔阂D.加速了江南开发

4.

(隋朝)官员高颎建议说,租调虽是固定的,但逐年征纳,有些户被除去了,加上吏员作弊,户籍依据不准确,于是将体貌与户籍比对, 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近便……依样定户上下 。该建议要求(  )

A.借助黄籍登记户口B.对诸色户计定期进行核查C.实施白籍土断制度D.每年正月对貌阅进行编核

5.

据记载,宋代江南地区镇江府和秀州华亭县商税收入从熙宁十年(1077年)到嘉定年间(1208—1224年)分别由39502贯962文上升到206298贯298文,10618贯671文上升到48463贯774文。这说明宋代(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异变B.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C.江南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除

6.

康熙帝对明太祖褒扬有加,六次南巡中有五次亲奠其陵并作祭文: 惟帝天锡勇智,奋起布衣,统一寰区,周详制作,鸿谟伟烈,前代莫伦。 下列可以体现明太祖 周详制作 的做法是(  )

A.废除宰相B.增设内阁C.迁都北京D.宦官批红

7.

如表所示为1903年清政府颁发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  )

1

在普通中学堂五年毕业得有优等文凭者,给以拨贡出身,分别录用

2

在文部省直辖高等各学堂及程度相等之各实业学堂三年毕业得有优等文凭者,给以举人出身,分别录用

3

在大学堂专学某一科或数科,毕业后得有选科及变通选科毕业文凭者,给以进士出身分别录用

4

在日本国家大学堂及程度相当之官设学堂,三年毕业,得有学士文凭者,给以翰林出身

5

在日本国家大学院五年毕业,得有博士文凭者,除给以翰林出身外,并予以翰林升阶

6

游学生原有翰林、进士、举人、拨贡出身者,各视所学程度给以相当官职

A.已经统一全国学制B.确立了学堂选官制度C.全面学习日本官制D.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8.

1928年至1935年间,国民党实施统一财政、整顿税务、整理债务、再借新债的财政政策,并利用政权力量建立了国有的 四行两局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的金融体系。这些做法(  )

A.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经济基础B.逐步确立了官僚资本垄断地位C.有效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D.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9.

1908年3月英商电车公司经营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后,电车和马路上的汽车一样安排 男女杂坐 。这一现象的普遍化,使得传统的 男女授受不亲 观念随之发生变化。这说明当时(  )

A.交通技术的进步助推社会习俗变迁B.公路建设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C.汽车成为民众广泛使用的代步工具D.交通运输业具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10.

1949年12月,新中国代表在世界工会联合会亚洲理事会的会议上,公开号召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工人阶级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政府的武装斗争。1953年,毛泽东表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这是苏联提出来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口号。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并未践行 一边倒 方针B.推动亚非会议取得成功C.努力寻求改善外部环境D.认为两极格局趋于崩溃

11.

古罗马城市中出现了很多公共建筑,如中心广场、竞技场、浴场、剧院、大教堂等。中心广场最初是作为商业活动和公众集会的场所,后来成为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的场所。这反映了古罗马(  )

A.城市布局注重人文性B.城市发展深受宗教影响C.建筑功能的日益扩展D.城市规划进入了新阶段

12.

中古早期,土地耕种一年后休耕一年的二田制是西欧诸国最为典型的农业耕作制度。13世纪,重犁和马挽具的广泛应用使三田制得以在英国推广,大量村庄和庄园努力减少它们的休耕地。由此可知(  )

A.劳动工具进步助推社会生产力提高B.农业技术创新引发土地所有制变革C.庄园式劳作普遍存在于各文明区域D.中古欧洲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13.

某作物在世界的传播路径:埃塞俄比亚 阿拉伯半岛(6世纪) 欧洲(15世纪后) 锡兰岛(1658年)一爪哇(1690 1696年)一拉美(18世纪初)。该作物的传播(  )

A.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B.对拉美和亚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C.借助新航路探险传入了西亚D.催生了18世纪欧美社会生活的新习惯

14.

1804年3月,法国颁布实施《法国民法典》,其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民众在民法上是自由平等的。伴随着法国军队进入德意志、比利时、意大利北部等地,这部法典在欧洲得到大力推行。该法典的推行(  )

A.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C.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取得成功D.助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

15.

德国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和1889年,德国又相继颁布了《工伤保险法》和《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这三项法律于1911年合并为《德国保险制度》。德国政府的这些举措(  )

A.基本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B.顺应了工业化的发展要求C.促成福利国家的最终建立D.减轻了政府巨大财政负担

16.

新加坡医疗保健机构大多设有完善的国际病人联系服务部,满足病人从最初的询问、机场接机,到完成治疗回国之后的复诊。其中大部分医疗机构还为国际病人提供购物指导、退税等额外服务。这表明新加坡(  )

A.联合各国政府发展卫生事业B.全球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得到强化C.与多数国家开展国际医疗合作D.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居住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土内的居民,凡年满16岁,不分男女、宗教、民族,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体规定如表2所示:

表2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

符合一项即可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

符合一项即无

◎工农商及其他企业机关和组织的雇佣者、独立劳动者和一切不剥削他人的劳动者及他们的家属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海军、陆军、空军中服役的军人

◎以上两种人民中现时不能工作或失业的人

◎剥削他人的劳动力者包括富农在内

◎靠土地、资本的盈利为生,而自己不劳动者

◎商人资本家的代理人、中间人及买办

◎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牧师、僧侣、道士、风水阴阳先生及一切以传教为职业的人

◎国民党及其他反动政府下的警察侦探、宪兵、官僚、军阀及参加反对工农利益的反动派

◎神经病患者及经法庭判决有罪,而在服刑期间者

——摘编自张秀芬等《中国共产党建政史》

材料二
第三条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四条   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
◎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者。
◎犯神经病者。

——摘编自《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1937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早期的股份公司是今天跨国公司的雏形。这些新组织是进行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最有效的工具。伦敦的羊毛商、巴黎的零售店店主、哈菜姆的捕鲱鱼人、安特卫普的银行家或约克那的地主,均将他们的储蓄投入股份公司。于是,世界商业落入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以及荷兰和法国的西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手中。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铸币、拥有武器,同时还有对外宣战等特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垄断资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积累了空前庞大的资本。二战后,随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进一步加剧,垄断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1950年,美国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有700家,占公司总数的0.1%,其资产占全部公司资产总额的50.8%。到1968年,这样规模的大公司增加到2300家,占公司总数的0.2%,其资产竟占全部公司资产总额的63.9%。1960年,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有96家,到1971年就增加到289家,资产在10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公司有6家,到1970年增至15家,1971年又增至20家。

——摘编自任廷祚、王光振《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原因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股份公司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大型垄断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非洲城市化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 1950年非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4.4%,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28.4%)的一半左右。 19世纪60年代非洲城市化迅猛发展,此后20年间,非洲城市人口增长率居世界前列。1970年非洲城市人口达1000万人,是十年前的2倍,而到1980年已达7100万人。在此过程中,不少国家工业化战略促使大批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建立棚户区,占据大量城市土地,使城市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城市人口集中于为数不多但规模较大的城市。最大城市人口规模通常为第二大城市的两倍以上。据统计,加纳首都阿克拉城市人口有39万,而第二大城市库马西人口仅21.8万。非洲各地区、各国之间的城市化进展不一,其城市化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

——摘编自李晶、车效梅《非洲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等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实施,以城市为中心和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强化城市经济功能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1980年,国家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四大经济特区,其后又相继在沿海地区设立了14个开放城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1985年,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启动城市改革,重点是改革国有企业,打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此后,广大内地城市的改革也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创新,使城市充满活力,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启动期。

——摘编自何一民《新中国城市历史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城市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习俗和仪式的礼仪规范对古代社会的百姓影响甚大。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规范,特别是在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礼仪形式中规定了大量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以此实现在社会层面的教化,有力地塑造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儒家德治教化的社会路径还包括古代各类学校的教育与经典传习,以及家族宗族和乡绅的乡约教化等,这些社会化路径都体现了对人情、人义的塑造,构建了整体的社会文化网络,有效实现了政治与伦理的双向同构,达到了 化民成俗 的德治效果。

——摘编自沈小勇《以文化人化民成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围绕 德治思想与教化实践 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