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
学者及著作(部分)
|
主要内容
|
20世纪50年代
|
罗伊·尼科尔斯《马歇尔计划的起源》
|
分析了马歇尔计划出台的必要性,认为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主要是为了遏制苏联,防止共产主义势力在西欧的渗透和扩张,维护美国的安全
|
约瑟夫·琼斯《十五周:马歇尔计划起源的内部记述》
|
美国担心西欧国家的经济混乱与贫困将为苏联及东欧共产主义势力的势头打开大门,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
20世纪70年代
|
伊曼纽尔·韦克斯勒《重新审视马歇尔计划:经济视角下的欧洲复兴计划》
|
在对美国财政部、国务院外交档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定马歇尔计划目标是增加并扩大生产,稳定金融货币,实现自由贸易和推动欧洲一体化
|
罗伯特·伍德《从马歇尔计划到债务危机:世界经济中的对外援助和发展抉择》
|
将马歇尔计划置于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从对外援助角度分析了美国政府如何通过马歇尔计划解决国际收支问题和调整与盟国的经济关系
|
20世纪80年代
|
安东尼·卡鲁《马歇尔计划下的劳工:生产性政治与管理科学的市场化》
|
对英美生产率委员会的成立、英国劳工组织对技术援助项目态度的转变、马歇尔计划劳工政策的出台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精细的研究,认为马歇尔计划唤起了欧洲劳工接受美国先进生产方式的意识
|
迈克尔·霍根《马歇尔计划:美国、英国和西欧重建》
|
美国商业、农业、劳工等利益集团同政府合作,创造出了由专家管理社会的模式
|
20世纪90年代
|
马蒂亚斯·基平《欧洲商业的美国化:马歇尔计划与美国管理模式的移植》
|
探讨了二战后美国的管理模式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移植的机制和渠道以及这一过程对后来欧洲工业产生的影响
|
卡伊·佩德森在《对欧洲管理阶层的再教育:马歇尔计划对法国商业限制性行为的行动》
|
论述了马歇尔计划期间美国在法国开展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活动,使西欧企业管理阶层在接受美国现代企业管理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方式上的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