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4 浏览数:96

一、选择题

1.

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  )

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

2.

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 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

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

3.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表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  )

企业名称

地址

后世发展

汉阳铁厂

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

武汉钢铁公司

江南制造总局

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4.

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4月,广东、湖北举人数百名上书,要求变法,各省举人相继跟进;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建议;就连被称作 老顽固 的大学士徐桐也上奏对闲员 痛加删汰 。这表明当时(  )

A.变法诉求日趋强烈B.革命形势逐渐成熟C.阶级矛盾渐趋激化D.革命思想逐步形成

5.

某历史探究小组基于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 等要求,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相关叙述展开讨论。其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

B

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C

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三民主义

D

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A.AB.BC.CD.D

6.

北伐开始后,广东、江西等地的农民协会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工人成立敢死队、组织罢工配合北伐军攻城;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这反映出(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传播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C.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D.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7.

如图是20世纪三十年代流传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种百姓易于接受、直观性、感染力强的宣传漫画,该宣传漫画的创作(  )
202407200919426438

A.标志着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B.有利于动员广大民众参加革命C.表明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D.鼓舞了抗日义勇军的斗争士气

8.

张海鹏在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谈话中说:“(甲午中日战争)50年后,中国终于一雪前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国自身的努力。 中国自身的努力 主要在于(  )

A.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坚持全民族抗战C.反法西斯同盟援助D.解放区土地改革

9.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由此可见(  )

A.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B.罗马法制建设奠定欧洲法学渊源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文化交汇D.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10.

有学者认为: 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革命改变了欧美的社会。 材料中的 改变 在政治方面的主要体现是(  )

A.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B.欧洲文化传播到其他地区C.资本主义制度相继确立D.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

11.

自1948年联合国发起维和行动以来,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共有71次。截至2023年9月,联合国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12项,轨迹覆盖了非洲、亚洲、美洲和欧洲。该材料旨在强调联合国(  )

A.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B.助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C.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快速发展D.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2.

下组图片是某同学在假期完成主题特色作业时搜集到的素材,该组素材意在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B.技术进步助推人类社会发展C.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加速D.人类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二、材料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时期

事件

出处

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再次遣使求婚,太宗以宗女文成公主许之

《旧唐书》

长庆元年,唐穆宗与吐蕃赞普商议,订立盟约

《长庆会盟碑》

至元六年,忽必烈封吐蕃八思巴为帝师。在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西藏通史》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谕理藩院,给以印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清圣祖实录》

雍正五年,雍正帝发布敕谕,正式任命驻藏大臣,设立驻藏大臣衙门,留川陕兵丁1000名驻藏

《清世宗实录》

乾隆五十七年,清军驱逐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尼泊尔阿沙王朝军。次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条文固定之

《清高宗实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唐代促进唐蕃关系的方式以及元代、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有效管辖的措施进行归纳。
(2)请为该组材料确定一个主题名称。

三、小论文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开始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在国家的主导下,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仅用10年完成了欧洲数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各类工业生产部门建立起来,钢铁、石油等工业基地建成,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等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工业化初步基础。1956年,在吸取苏联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探索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进入新时代以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不断攀升。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通史纲要(新编)》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进工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发展与苏联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