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4+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7 浏览数:77

一、单选题

1.

大汶口出土墓葬中,有的墓穴仅能容尸,空无一物;而大型墓中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这反映出当时(  )

A.墓葬规模大小不一B.私有制已普遍存在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D.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2.

周公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但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宗周灭亡,一旦崩散。这说明分封制(  )

A.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形成B.存在诸侯纷争潜在危险C.确立了贵族世袭的特权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格局

3.

有学者认为,秦人在技术方面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掩盖了自身文化储积、文化创造方面的若干不足,使得秦帝国的执政者沉浸在 以为自古莫及己 的虚幻感觉之中。该学者强调(  )

A.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B.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D.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

4.

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西汉刺史的设置(  )

A.促使地方行政效能提高B.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解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D.造成地方机构重叠加重负担

5.

东晋时荆州 田土肥美 ,交州一年两熟,, 恒为丰国 ……首都建康城中 贡使商旅,方舟万计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南方商业更加发达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6.

表1 不同时期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

706年崔融

《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

《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振之

《我国女权运动者武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表1可知(  )

A.学者素养制约历史研究B.历史评价难以形成共识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标准D.时代需要影响历史评价

7.

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官员 参知政事 的名号,给予一些资格较老的官员 平章事 同三品 的名号,以参与宰相事务。这一举措(  )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加强皇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D.避免了决策失误

8.

宋代,新兴的官僚和小地主、商人、读书人(平民士子)逐渐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 新阶层 ,他们更加务实、参政热情高涨、对财富的追逐大张旗鼓。 新阶层 的出现(  )

A.消除了士商之间的界限B.说明社会出现新的生产方式C.利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D.表明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9.

16世纪,明朝政府允许部分徭役折征银两,后来规定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白银的大量流入B.商业资本的集聚C.自然经济的解体D.经济政策的转变

10.

鸦片战争后,英国在清朝的官方文件中依旧有时被称为 英逆 ;当西方传教士在琉球定居的时候,清宣宗训示 佛(法)英二国,不应扰我属国 若不为之弭止惊扰,殊无抚驭外邦外藩之意。 这反映了(  )

A.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B.清朝有效维护了宗藩体系C.清政府未能主动应对变局D.中外爆发战争的根本原因

11.

1900年5月,朝廷宣战诏书下来后,两广总督李鸿章把它看成是个伪诏,不照办。上海道台余联沅加上张之洞、刘坤一委派的官员,组成代表团同各国领事和谈签约。后朝廷授命仍在上海的李鸿章为 全权议和大臣 。这一现象说明(  )

A.清朝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信息差B.李鸿章已全权掌控了清朝的外交C.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被严重动摇D.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12.

1915年古德诺称: 中国数千年以来……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 。杨度也将民国成立以来政治动荡、人民所遭痛苦,悉归罪于共和政体。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民主共和思想未深入人心B.袁世凯复辟帝制主要原因C.部分人对现实的客观评述D.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

13.

1917年,段祺瑞主张参加欧战,黎元洪和仍留任江苏督军的副总统冯国璋则不赞成。5月,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内阁总理之职,段祺瑞立刻唆使安徽等八省军阀宣告 独立 。处于险境的黎元洪求助于在徐州的军阀张勋。这些做法(  )

A.是造成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根源B.导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局势极度动荡C.成为孙中山组织护法运动的主要原因D.反映了帝国主义左右中国政局的走向

14.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 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的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15.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那样,……而必须首先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以下史实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

A.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B.红军的第五次 反围剿 C.开展游击战争与土地革命D.长征途中的 八一宣言

16.

日本学者所著的《太平洋战争史》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中国还两度派军入缅作战。这说明(  )

A.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B.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量的日军
C.日本侵略者深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D.中国坚定支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抗日斗争

17.

根据图1所示信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国共兵力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

A.1946年6月国共两党的军事力量相当B.反映出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军力此消彼长
C.1948年内国共双方军力尚未发生逆转D.194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18.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参加此次会议的各党派、区域、军队、团体及特邀代表共662人。费孝通感慨:不同着装的人在同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是我生平第一次见。由此可见,此次会议(  )

A.具有广泛代表性B.开启历史新纪元C.消除了阶级矛盾D.提高了工人地位

19.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以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为题。为此,黎冰鸿创作了宣传画(图2)。该图反映的 三项伟大任务 是(  )

图2

A.剿匪镇反、进行土地改革、三大改造B.剿匪镇反、 一五 计划、三线建设
C.争取抗美援朝胜利、进行土地改革、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争取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 计划、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 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据此可知,与此次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议C.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D.印度支那问题在会上得以政治解决

21.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张桂梅等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他们的共同精神品质是(  )

A.公平竞争B.英勇斗争C.勤俭节约D.求实奉献

22.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号召人们 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同年,《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使陈景润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楷模。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也迅速成为一个时代响亮的口号。这(  )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B.适应了工作重心转移的时代需要C.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D.推动了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3.

2006年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 告别田赋鼎 ,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 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告别田赋鼎 的铸造(  )

A.标志着农业税的取消B.反映了粮食产量提高C.记述了田赋征收历史D.传颂了国家惠农政策

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这一重要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果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神舟一号 成功发射C.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反分裂国家法》通过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由中国、菲律宾、日本三国发起的区域性体育赛事——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至1934年共举办了10届。在战乱频仍的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代表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几乎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马尼拉举行,由行政院拨款4.5万元,官员们也纷纷解囊相助。当然,这并没有改变中国体育水平落后的局面,比赛的各项冠军几乎被日本包揽,中国仅取得足球一个单项冠军。运动会结束后,日本强迫菲律宾解散远东体育协会而另立组织,将伪满洲国列入其中。中国愤而宣布退出,远东运动会遂成绝响。

——摘编自《中国档案报》(2023年10月13日第4046期第四版)

材料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军民同仇敌性,共赴国难。延安各界举行群众大会,声援平津抗战将士,敦促国民党立即下定抗战决心。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延安迎来了 八一 建军节。为了突出国共合作抗战,红军将每年都举行的庆祝建军节体育运动会改为 抗战动员运动会 。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连续4天以 特刊 的形式,全面、详细、生动地报道了抗战动员运动会的全过程。

——摘编自郑学富《1937年,红军在延安举行抗战动员体育运动会》

材料三
杭州亚运会以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 为口号,通过体育铺路架桥,为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人们搭建起和平与友谊的交流平台,奏响了 同爱同在同分享 的时代强音。时代召唤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以体育促包容,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共创亚洲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未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我国参与体育赛事遇到的困境。(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举办抗战动员运动会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所体现出的重要价值。(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 从上古时代起,就是由水稻、小米、牛羊多种生产与生活方式,由辽河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共同构成。到了春秋战国,更把这一文化拓展到黄淮江汉,形成一个共同体坚实的核心。到了秦汉时代,则以 天下格局 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终于奠定 中国共同体 。到了隋唐时代,新的大一统王朝吸收了南北两方面的新成分,又一次开启了具有 天下 格局的 中国共同体 。疆域更广阔、族群更复杂的蒙元时代,过去的宋、辽、金、西夏都已融汇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之中,因此蒙元时代可以把《宋史》《辽史》《金史》都算入 中国史 ,不分彼此,一起修撰。明王朝使得南北经济重心彻底逆转,带动了西南边远地区的开发,强化了中国核心区域的文化同一性。到了清代,台湾并入州县,西南改土归流,回部、西藏、蒙古等族群和区域重新纳入版图,使得 华夏/中国 真正成为一个疆域辽阔、族群众多、文化复杂的大帝国。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材料中提及的重要历史时期,概括其在 中国共同体 形成中的作用,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连贯成文。)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到战国中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井田制度已经败坏,公地私有化成普遍事实。当时的知识界对此分歧很大,道家、儒家都视之为 礼崩乐坏 的根源,强调要恢复井田制。商鞅则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废除井田制,允许民众开荒耕作、买卖土地,这自然大大激发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变法的 农本思想 更加得以光大。显然,在先秦时期,粮食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商鞅的一切变法都以此为根本,这可以说是典型的 唯生产力论 废井田,开阡陌 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

——摘编自崔光宇《商鞅的土地制度改革》

材料二
中共通过土改实现了 耕者有其田 的目标与理想,是一场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变奏。这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将约七亿亩土地均分给三亿多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将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土地制度和宗法关系中解放出来;第二,土改在剥夺地主阶级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也使其失去了在乡村社会的政治地位,由此国家政权在基层建立起新式基层组织。

——摘编自李康、邓宏图《土地改革、国家能力建设与工业化资本积累》

材料三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之前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 大跃进 背景下逐渐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严重地挫伤了社员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地破坏。党中央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纠正长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经营方式过分单调的弊端,从而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发挥劳动和土地的潜力。与此同时,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解体,党政分开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摘编自章宏楼、高雪萍、张予涵《我国土地改革历程与现状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土地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 土地改革 的异同。(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三次 土地改革 中得到的启示。(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