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206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年代尺。①②处应填写(  )

A.夏、汉B.夏、魏C.西夏、汉D.前秦、魏

2.

《战国策》记载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由材料可知(  )

A.商鞅制定的法律得到了百姓支持B.商鞅侧重军事和经济改革C.商鞅变法损害权贵利益,难以推行D.商鞅严格执法,强力推行改革

3.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 是指使人民丰衣足食, 要术 是说重要的方法,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指百姓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这反映出作者具有(  )

A.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B.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C.注重实验分析的科学精神D.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4.

西汉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才出现了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的景象;而隋建立十二年时就已 库藏皆满 。西汉和隋朝财富积累所用时间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治国理念不同B.政治体制不同C.发展基础不同D.疆域大小不同

5.

研究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以下材料中最可信的是(  )

6.

谚语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据以下谚语判断,该朝代是 (  )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苏湖熟,天下足。

A.唐B.宋C.元D.明

7.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进行 一带一路 主题学习,已搜集到的素材有:张骞通西域、宋朝的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下面还可以入选的是(  )

A.开凿灵渠B.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驿站D.清军入关

8.

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万银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9.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形成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B.戊戌变法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C.戊戌变法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D.戊戌变法是一次制度变革的尝试

10.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指出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材料意在号召(  )

A.推翻清政府B.变法自强C.发展资本主义D.建立革命政党

11.

如表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由此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  )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五四运动的性质C.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

12.

毛泽东在总结1927—1930年各地农民武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要了解这一重要思想,可以查阅(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论持久战》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D.《论联合政府》

13.

历史叙述包含着史实和对史实的解释。以下历史叙述,属于解释的是(  )

A.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B.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
C.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4.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 保护自己,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权利。保卫世界和平,是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共同职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不能坐视不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 材料反映出中国研制原子弹是(  )

A.基于抗美援朝军事需要作出的决策B.基于国际形势和国防需要作出的决策C.基于经济发展需要作出的决策D.基于苏联的建议作出的决策

15.

1984年2月,邓小平发表谈话: 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西部大开发C.建立经济特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

外交活动要应对世界形势的变化,营造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环境。下列历史阶段与外交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参加万隆会议
C.改革开放初期——中美正式建交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

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都位于北纬20度至40度的大河流域。究其原因,在于相关区域适合(  )

A.农业耕作B.游牧生活C.海外贸易D.发展手工业

18.

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于实践。 这里的 文化思想渊源 是(  )

A.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D.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19.

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新一轮的物种交流,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  )

A.地圆学说得到普遍认可B.破坏了各地区生存环境C.欧洲成为国际贸易中心D.出现了全球性物种交换

20.

如图历史线索图的名称应是(  )

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法国大革命

21.

1895年,列宁评价一份纲领性文件时说: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该文件是(  )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

A.蒸汽机B.发电机C.电报机D.内燃机

23.

如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可知(  )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

A.交战双方是英法俄和德意奥B.德国多线作战C.同盟国占绝对优势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24.

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二者起因都是经济危机导致的生产过剩B.二者都侧重重工业的发展
C.二者都为其他国家经济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D.二者都长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是(  )

A.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C.欧盟和联合国D.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联盟

二、材料题

2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17分)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选择其中一项说明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中国考古学家对古代都城遗址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通过对这些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民族所建立的都城布局形制的一致性,其中蕴含着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政治文化认同。

——摘编自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与国家认同》


(2)概括材料二文本的观点。从《元大都平面图》中找出能论证此观点的信息,并予以简要说明。
材料三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疆域图(1820年)》绘制


(3)清朝疆域示意图中A处应填写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疆域的形成过程。

27.

某中学开展 探寻身边的历史 主题实践活动。(17分)
活动一参观滨州市博物馆——追寻先民足迹
材料一

菁优网:http://www.jyeoo.com

菁优网:http://www.jyeoo.com

石磨盘、石磨棒粮食加工工具

北辛文化距今约2500年—6100

1985年邹平苑城西南庄出土

红陶钵盛器

北辛文化距今约7500年—6100

1985年邹平苑城西南庄出土

(1)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说明滨州先民在该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
活动二走进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致敬先烈英模
材料二

马耀南,长山县北旺庄今属淄博周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19397月,马耀南等率领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与日军激战,遭到敌军的伏击,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渤海区革命烈士英名录碑刻·局部

韩秀贞,博兴县辛集村人。1942年,韩秀贞带头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纺织互助组,组织生产供应抗日部队。淮海战役开始前,她接受并完成了动员常备民工和加工24万斤粮食的紧急任务,又亲自押运粮食到淮海前线。

——资料来自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李象润等主编《滨州通史》

(2)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渤海老区人民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中所作的贡献。
活动三查阅数据、文献——发现家乡变化
材料三 重要年份滨州市主要经济数据表(节选)

粮食产量万吨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人均储蓄存款

1978

87.01

3.57

8

1984

115.56

10.00

26

1995

230.42

120.48

1871

2015

334.92

7188.56

29138

2022

375.26

8728.06

67572

——摘编自滨州市统计局官网《2023滨州统计年鉴》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滨州大事记(节选)

时间

事件

1979年春

滨县单寺公社包产到户试行

19967月至2008年底

先后有8家公司上市

1997

首次公开考选干部

200412

确定新时期滨州精神为:奋斗、和谐、超越

2018

实现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2023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实现全省三连冠

——摘编自滨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滨州简志》、《2024年滨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等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自拟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语言通顺,逻辑清晰。)

28.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的历程。(16分)
材料一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系列杰出人物。

(1)将以上人物按活动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序号)。选择其中一位人物,仿照示例为其撰写小传。
示例纳赛尔,埃及政治家,领导 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建国后,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最广泛地动员了各国人民,包括各殖民地人民,在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极大地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这种觉醒了的民族主义在打败法西斯后自然地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传统殖民大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缩水,权势从英法和较小的欧洲殖民国家相对地转移到两个新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美苏向来有反殖民的传统,并且各以自己的方式来加速去殖民化的进程。

——摘编自(挪威)盖尔·伦德斯塔德《战后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发达资本主义大国恃强凌弱,利用已有的各种优势,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发动侵略战争。……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高端,不断获取高额利润;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讲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处于受剥削的地位。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

(3)依据材料四,指出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列举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努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