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菏泽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10

一、单选题

1.

法国学者勒内在《亚洲简史》中,将亚洲历史归纳为五个阶段。图1为该书的目录,其中第三章合适的主题是(  )

第一卷古老时代

第二卷东方的形成

第三卷四大帝国

第一章中华帝国

第二章波斯帝国

第三章……

第四章印度帝国

第四卷征战与融合

第五卷亚洲的谢幕

图1

A.亚述帝国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2.

拜占庭帝国十分流行罗马时代常见的丘尼卡外衣,直至11世纪左右,仍保留着罗马帝国时代的甲胄样式。更有甚者,拜占庭知识界还通过追溯服饰的历史来寻找自身的 罗马人 身份。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

A.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B.力图恢复罗马帝国领域C.推崇古罗马政治制度D.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3.

10世纪以后,日本中小庄园领主为保护其土地不受豪族干涉,纷纷将土地 寄进 给中央更有实力的贵族。寄进者担任起一种 庄官 的责任,进行经营管理,并把土地收入的一部分作为 年贡 贡献给受寄进者,这一现象(  )

A.易导致地方势力的膨胀B.促进了幕藩体制的形成C.扩大了天皇的统治基础D.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4.

1521——1600年,从美洲运到西班牙的白银有1.8万吨,黄金200吨,西班牙国王借此偿还了巨额外债,并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1500——1650年,由美洲流入的金银使欧洲黄金总存量增加了5%左右,白银总存量几乎增加了50%。这一现象(  )

A.确立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B.带来了欧洲 商业革命 C.提高了欧洲人民生活水平D.引发了空前的通货膨胀

5.

1576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布 船只结伴航行条令 ,规定同一船队中的船只和人员,必须结伴航行、互相保护、集体合作,不能擅自离开,直至抵达目的地。该法令的实施,(  )

A.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需要B.激化了殖民国家的矛盾C.践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D.确立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6.

马克思强调: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他指的是(  )

A.但丁B.马丁·路德C.牛顿D.伏尔泰

7.

法国大革命发生后,英国辉格党人柏克于1790年出版《法国革命论》,书中把巴黎人民称为 暴民 ,把没收教会财产称为 掠夺 ,甚至把法国大革命看成是人类罪恶的深渊。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对私有财产保护程度不同C.革命方式的认识分歧D.英法两国文化背景的迥异

8.

19世纪上半叶,人们围绕奴隶制的存废展开了激烈争论。1833年,英国通过《废除殖民地奴隶制法案》,从此英国奴隶贸易现象逐渐消失.英国废除奴隶贸易主要是由于(  )

A.世界废奴运动的高涨B.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C.人道主义精抻的弘扬D.本国生产方式的转型

9.

18世纪以前,英国能源主要以木材及木炭为主;18世纪以后,英国的煤炭工业则完全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和原料。这一变化(  )

A.得益于新技术的推广运用B.缘于政府的政策支持C.使生产摆脱自然条件限制D.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运动时指出,若将农民阶级共同组建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 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 。这说明(  )

A.马克思指导了巴黎公社的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C.巴黎公社的根本败因是没有建立工农联盟D.农民阶级己经认识到与工人联合的重要性

11.

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在实施粮食税、恢复商品流转的同时,也改变了对合作社的政策,恢复其商业政策。这一做法旨在(  )

A.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获取农民的广泛支持C.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D.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

12.

1870年,非洲大陆仅有10%的土地处于欧洲列强控制之下;到1900年,则仅剩10%的土地还处于独立状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非洲的资源优势更突出B.探险家发挥了主要作用C.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便利侵略D.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争夺加剧

13.

1896年,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二世在领导人民取得埃意战争胜利后,用赐封的办法笼络皇亲贵戚,分给贵族、将领、僧侣的土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5%,广大人民继续过着食不果腹的贫苦生活。这反映了埃塞俄比亚(  )

A.已经产生新的经济因素B.国家统一成为其首要任务C.内部权力斗争较为激烈D.统治者存在其阶级局限性

14.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概况,由此可推知亚洲(  )

表1

国家

概况

印度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伊朗

19051911年,发生了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中国

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A.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民族民主意识觉醒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15.

一战后,美军为争夺太平洋区域霸权,定期举行舰队登陆演习。1941年6月至8月,美军在北卡罗来纳州纽里弗举行了太平洋战争前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演习。据此可知美国(  )

A.长期奉行孤立主义政策B.军事战略立足称霸需求C.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准备D.致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拜占庭帝国——东西方交流纽带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处于欧亚大陆的交汇处,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正处在欧亚大陆的黑海与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上,扼守东西方交通陆桥和南北航道要冲,从5世纪到15世纪,君士坦丁堡一直扼守在古代的贸易交通要道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和船运中心。
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等大量的地域文化形态,都发生在这个地区。这些不同的古代文化或文明,在性质上各有特点,表现形态各异。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在拜占庭帝国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相互之间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加之帝国疆域内的很多民族,在漫长的时间内曾经受到过不同文化的反复浸染。
从君士坦丁一世起,到查士丁尼一世等,拜占庭就曾经历过大规模对外族的战争和领土扩张,先后征服了地中海周边的欧洲、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等大片区域。频繁的战争、多种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人们大规模的迁徙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低下情况下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通常方式。

——摘编自刘建军《拜占庭文化的历史价值新论》

材料二
拜占庭文化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陈志强《试论拜占庭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和东地中海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成为东西方交流纽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将材料二的观点。(6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斗争与妥协,改革法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
改革法把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中等阶级的多数获得了选举权,成了 有权的 阶级,但他们还不 掌权
工人阶级被排斥在改革成果之外,完全没有得到好处。这使他们对改革十分不满,因此在改革后不久,就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
改革法取消了一批衰败选邑,重新分配了143个议席,这些席位有许多分配给工业市镇,进一步加强了工业资产者的地位。
改革法修改了选举资格,使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但它把身份歧视转变成财产岐视,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仍旧在受歧视之列。
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它并没有造成更大的体制改革,贵族仍然掌握政权,土地的利益仍然占优势。然而,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主要协调了哪些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8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的城市化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欧洲占据首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工业革命带动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使城市逐步产生了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变化,加强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

图2 英国人口统计图

材料三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记载: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马克思指出: 一个工业城市或商业城市的资本积累得越快,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的流入也就越快,为工人安排的临时住所也就越坏。 城市卫生状况的恶化,也是早期城市病的重要方面。

——摘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1)根据材料一,对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的关系进行解读。(4分)
(2)材料二对研究英国的城市化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3分)
(3)材料三对我们研究英国的城市化有何帮助?谈谈你的看法。(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视角分析英国城市化的原因。(4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和会建立了凡尔赛体系,并筹建国际联盟,作为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工具。与此同时,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并使远东和太平洋的局势日益紧张。为解决该区域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华盛顿会议,在承认美国优势的基础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和解决中国问题等达成协议。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结果之一,就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美苏两强主宰世界大国霸权政治秩序,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随着美苏关系力量对比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发生相应的变化。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次世界大故后的国际秩序进行解读。(12分)

Baidu
map